吳小文
活動目標
1. 領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敬業”的內涵;
2. 尋找敬業模范;
3. 從平時的學習和生活做起,用實際行動踐行敬業精神。
活動安排
第一周:中隊委在收集隊員的活動建議后,經過商討,確定活動主題和活動方案:采取集體活動(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小隊活動(培育和踐行敬業精神)的方式進行。中隊成員觀看習近平總書記參觀北京海淀區民族小學時的視頻資料,初步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二十四字的內涵;誦讀有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歌謠,加深理解。
第二周:中隊委進行“小公民談敬業”的討論活動,輔導員指導中隊委開展“假如不敬業,各行各業將會怎么樣”的頭腦風暴活動,隨后引導中隊委思考討論“如何成為一名敬業的中隊委”,并在這個問題上達成共識,最后中隊委分工帶領四個小隊進行活動。
第1小隊:理論剖析,感知敬業。收集關于“敬業”的古今中外人物故事或書籍,形成書面材料布置中隊隊角《敬業伴我行》,讓隊員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敬業”的內容,并收集相片、撰寫通訊稿。
第2小隊:情景創設,認知敬業。隊員自編自導自演《比比誰更敬業》,通過對醫生、教師、警察、司機、清潔工等職業的工作狀態的親身詮釋,讓隊員們更好地理解敬業的含義。同時,讓隊員認知作為一個少先隊員,應該要做到學習上的敬業,應該認真學習各科知識,為自己的全面發展努力奮斗。收集錄像、相片并撰寫通訊稿。
第3小隊:深入研討,領悟敬業。尋訪身邊能很好地詮釋“敬業”精神的模范人物,通過以“我與敬業親密接觸”為主題的調查或訪談,領悟“敬業”對個人成長和集體發展的重大意義。收集相片并撰寫人物訪談錄。
第4小隊:快樂學習,品味敬業。隊員聯系社區共建單位或父母,開展“周末去上班”的職業體驗活動,利用節假日到不同單位進行跟崗學習;感受各個崗位的艱辛與責任,品味并踐行“敬業”,增強隊員的社會責任感。收集相片并撰寫心得體會。
第三周:四個小隊分別對各自負責的內容進行成果匯報(口頭匯報或文藝表演),輔導員對這四個板塊進行輔導與點評,引導隊員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更加注重培育和踐行“敬業”這一核心價值觀。舉辦以“敬業,你我同行”為主題的成果展示活動,擴大活動的影響力。在中隊委的帶領下,四小隊分別整理出活動的相片及文字材料,在教學樓前的小操場舉行“敬業”主題的圖文展示,并設置一塊“我心目中的敬業”心愿墻,讓隊員和同學參與活動,弘揚“敬業”這一核心價值觀。
第四周:中隊委總結本次活動的開展情況,并對活動的得與失進行反思,記錄總結與反思的結果,并做好這次活動各項資料的歸檔,輔導員輔導;整理出“心愿墻”的內容,寫成演講稿,用于國旗下講話;系列活動通訊在校刊校報刊登。
專家點評:“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顆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你的崗位。”這是雷鋒日記里的一段話。它告訴我們,無論在什么樣的崗位,都要發揮最大的潛能,做出最大的貢獻。這就是敬業精神。
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敬業是一個針對公民個人行為的重要價值要求。這一要求看起來離少先隊員的生活實際較遠,但在少先隊教育實踐中卻可以將它豐富成形式多樣、輕松活潑、隊員們喜歡的活動。
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少年兒童的寄語中希望隊員們做到“記住要求、心有榜樣、從小做起、接受幫助”,少先隊組織可以通過隊課隊會、隊實踐活動,引導隊員認識愛崗敬業模范、學習敬業精神。
融入生活的核心價值觀教育最得人心。上述三個案例中,都采用不同的形式尋訪身邊的愛崗敬業模范,使隊員認識到敬業榜樣的偉大,激發向榜樣學習的美好愿望。活動中引導隊員們聯系自身,認識敬業,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在新的教育形式下,少先隊活動要善于挖掘學校、家庭、社會各個方面的資源,拓展隊員視野,形成教育合力。在進行“敬業”這一主題活動時,輔導員要鼓勵隊員們走出校門,通過了解各行各業的勞動者,真正領悟敬業精神,讓隊員們感到“敬業”對于他們來說是具體的、可行的。
(廣東省教育研究院 廣東省少先隊教研員 姚軼潔)
(本欄圖片由作者本人提供)
本欄責任編輯 王思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