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蕾
摘 要:土木工程專業開設的工程軟件教學課程旨在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應用型人才,而今工程認證和成果導向教育理念盛行,教學效果以及教學活動結束后學生最終獲得的能力成為整個教學過程最關注的部分。本文基于人才培養的目標,力求探索出一套健全完善的軟件教學體系,通過改進教學模式、改變傳統教學方法、建設模型庫和題庫、開發有效的考核評價體系等措施使學生能夠熟練地掌握基本操作技巧,切實提高實踐能力。
關鍵詞:工程認證 成果導向 軟件教學 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9-00-01
土木工程是實踐性極強的專業,為保證學生畢業后具備適應工作崗位需求的基本技能,很多學校在本科教學階段開設了工程軟件教學課程,旨在進行學生基本操作技能的培養。然而在以往的教學實踐中發現了諸如學生操作技能不熟練,不能將所學操作技能合理地運用到實踐中去等問題,教學效果與預期存在一定差距,為此必須開展教學改革,在工程認證和OBE(成果導向教育)理念指導下,著眼于學生通過教育過程最終所獲得的能力,采取積極措施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一、教學模式改革
1.集中開展上機培訓
鑒于以往軟件教學課時較少,時間稍顯分散,為保證教學效果,應修訂培養計劃,適當增加學時。依據土木工程專業方向劃分,選定合適的軟件版本,安裝軟件并進行測試,為工程軟件教學提供硬件設備和軟件設備雙重支持。與機房協調,保證學生完成本專業理論課學習的前提下安排集中上機培訓時間。根據教師的學緣結構和學科專長安排相關教師做好工程軟件教學的準備工作,教師依據自身教學任務修訂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趹眯腿瞬排囵B的要求,在成熟的理論專業知識教學的基礎上,進行工程軟件教學,對學生進行集中上機培訓。
2.教學模式改革
以往的教學過程中,往往采用灌輸式教學,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狀態,教師無法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有針對性的教學,有些學生為此喪失學習興趣甚至缺席課程,教學效果欠佳?;谏鲜鲈?,培訓過程中,應嚴格考勤制度,采用講授-練習-答疑的教學模式,開展“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教學方法,教學過程完全圍繞學生展開,保證學生與教師充分互動,給予學生足夠的課上練習時間和豐富的練習內容,制定鼓勵措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二、開展教學研討,拓展教學內容
軟件教學不能獨立于專業理論知識而存在,它是基于理論知識的重要工具,故教學研討必不可少,探究蓋專業理論課及某些實踐內容與工程軟件教學的緊密聯系。軟件教學不能局限于集中上機培訓,還應依據理論課特點將電算方式滲透到如材料力學、結構力學等計算內容頗多的課程中去,從而加強軟件教學與理論課程的交叉融合;此外在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過程中,系統地實現手算電算相結合,手算作為電算基礎,電算檢驗手算內容,相輔相成。
三、加強實踐操作環節,建設題庫
以往的軟件教學中,雖然教學內容較為豐富,但在后續電算操作中顯得不夠熟練,為豐富學生操作練習的內容,應創建囊括多種題目的題庫,題庫創建遵循“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原則,題目從基本的模型建立,荷載添加逐漸等過渡到較為完整的結構計算,為有效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題庫中還應盡可能多的加入工程實例。題庫建設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從創建開始,考慮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及操作技能獲得情況不斷對題庫進行修改和完善,并積極與設計施工等企業聯系,使學生所做的訓練達到或接近工程實際水平。題庫的建設可為學生操作練習提供更廣闊的空間,也可以為上機考試提供素材。
四、創建有效的考核評價體系
與以往的理論教學不同,工程軟件教學要求兼有理論知識的掌握和操作技能的獲得。為了在整個教學環節中,對學生的操作能力、理論聯系實際能力、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創新能力等進行測評,對于工程軟件教學應避免采用傳統的單一考核方式。創建有效的考核評價體系,該體系應由多元化考核方式構成,從而反映學生的真實水平,真正改變以往“重結果輕過程”的考核方法,重點關注學生的真實學習效果,有效測評操作技能獲得情況,并在很大程度上保證考核的公平。最終成績將由出勤情況及課堂表現情況+電算課程設計+上機考試三部分按比例構成,具體實施措施如下:
1.出勤情況及課堂表現情況(比例20﹪),將出勤和課堂表現列入考核范圍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課堂教學效果;
2.以本專業方向開設課程設計數據為基礎,完成電算內容,校核手算結果,并提交電算設計說明書作為成果(比例40﹪),真正實現手算電算相輔相成,既考察理論又考察技能;
3.學期末采用上機考試方式,考試題目從題庫抽取,學生現場上機操作,現場打分(比例40﹪),通過上機考試方式實現過程控制。
五、教學成果應用
基于教學研討結果,對學生創建的模型進行修改調整后匯總整理,分門別類,建立小型模型庫,應用于相關專業課程中抽象內容的教學,實現教學改革中的階段性成果為后續教學工作所用的可持續發展。學生畢業設計的階段,學生依靠前期操作訓練中獲得的熟練技能,順利有效地完成畢業設計中的電算任務,實現手算電算的綜合運用。畢業設計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也能為電算題庫建設提供反饋。
六、階段性總結完善
教學方法改革和創新是無止境的,工程軟件教學也應與時俱進,在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在軟件學習過程、模型創建、結構計算、題庫使用及上機考試等環節中反饋出的問題,不斷進行階段性總結完善。通過與專業課教師進行教學研討,總結經驗,發現上升空間,積極改進后續的軟件教學工作將,還可以將工程軟件教學改革經驗嘗試運用于某些課程中。
結論
本文以高校工程軟件教學為研究對象,在成果導向教育理念的指導下,提出了改革教學模式、拓展教學內容、建設題庫、加強理論與實踐的交叉融合、創建有效的考核評價體系等措施。本文指出,教學應與時俱進,不斷完善教學過程,真正培養出高質量的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李遠瑛. 地方性院校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探索與改革[J].山西建筑,2009,17;
[2]舒雅靜.完善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監控與評價體系的研究[D]. 哈爾濱理工大學,2016;
[3]楊劍.橋梁工程軟件教學的應用研究[J]. 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
[4]郝麗,劉梅芳,覃民武.工程造價軟件課程教學的問題與思考[J]. 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