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素梅



摘 要:我國大中城市軌道交通的建設規模不斷壯大,要達到快捷、安全運營的目的,需要不斷優化軌道交通車輛的檢修管理。從而提高檢修效率、降低車輛維修成本,滿足運營的需求,達到社會經濟效益最大化,履行地鐵運營的企業使命。
關鍵詞:軌道交通 檢修制度 優化
中圖分類號:U27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9-0-02
一、檢修管理基本流程
運營公司根據網絡化線路特點(分段、全線),不同時段、節假日及客流分布特點、列車滿載率情況,考慮所在線的車輛運用情況,確定列車運行圖。
根據車輛檢修計劃、正線車輛運用計劃、綜合考慮車輛臨修、車輛停扣、車輪鏇修、維修人員培訓等情況,并結合實際委外廠家維修作業、信號、車載部分的維修計劃,車輛計劃負責人員最終電動客車檢修計劃,下達車輛維修調度安排車輛日運用計劃。
1.運用計劃
運用車數量根據高峰小時行車密度的要求由行車組織專業計算提供,備用車數量可根據運用車數量的一定百分比計算。
2.檢修計劃
2.1工作目標
由于在城市軌道交通網絡化下,對于車輛的投放需求量不斷增加,在后續車輛增購計劃落實前,應在保障車輛安全性、可靠性的基礎上,減少欠修、過度修,從而降低車輛的停放時間,提升列車投放量,完成地鐵運營的企業使命。
2.2分類
當前城市軌道交通地鐵車輛最常見的維修方式:計劃性維修、故障修、委外維修。
現已逐漸過渡到車輛前期設計招標階段的預見性防范,車輛投入運營后的基礎本性狀態修或雙周檢,少數單一來源的委外修的模式。
二、車輛各階段檢修模式
1.目的
逐步通過延長檢修周期,減少車輛年檢修工作量;通過升級檢修設備和改進檢修方法,來減少車輛檢修庫停時間,達到企業降低生產成本,增加列車投放量的目的。
2.介入
2.1檢修計劃時間范圍
按照運營年限為95年,電客車的設計使用壽命為30年,計算95年/30年=3次(大約需要換新車),按照電客車使用壽命30年,電客車的架修期為5年
計算30年/5年=6個(計劃調整周期),進行維修計劃的調整。
2.2選擇時機
2.2.1車輛前期設計
2.2.2部件檢修周期統計
2.2.3檢修設備升級、改進
3.實施步驟
3.1車輛籌備階段
3.1.1車輛段
根據路網規劃和實際的運用情況,優化車輛維修模式,合理確定車輛段的規模。以《地鐵設計規范》為標準,提高維修檢測水平,降低維修成本,優化檢修模式。
3.1.2實現前提架構
為減少物資運送造成的檢修時間占用,建議每個車輛段設置有物資庫。檢修計劃由車輛中心負責具體執行。
3.1.3人員招聘
根據檢修計劃、設備使用情況,編制人員招聘計劃,滿足設備更新、技術改進的需要。為盡快降低上崗適應時間,進行入職培訓、安全教育等。
3.1.4前期控制
招投標文件的編制應在優化車輛檢修方式采用部件互換修,保證品質的基礎上采用國產化部件。
3.2車輛運營階段
3.2.1計劃性維修為主,委外修相配合,建立狀態預防修維修方式
對定修以下修程(如月檢A、B類)采用均衡修的模式完成。建立在線智能監測體系,對車輛主要部件進行趨勢化狀態監測,建立完善的具有智能檢測、存儲、通信等功能的檢測設備。
3.2.2計劃性維修為輔,逐步自主修替代委外修,狀態修為主
編制時改變為狀態維修、設備改造項目。增加計算機診斷,自主修需要保障車輛維修物資供應到位、急需部件供應不及時、到貨周期長等風險和問題,轉變車輛部件采購方式。
3.2.3優化自主修、狀態修,進入“低維護”
在執行,發掘新工藝、加強新技術的研究,優化延長檢修周期。
三、檢修計劃
檢修計劃方面,建議采用PDCA模式要求對任何過程和活動進行閉環管理
1.檢修計劃的編制
1.1生產作業計劃編制
1.1.1生產能力核算
技術能力:班組培訓演練
人的能力:人員數量(考慮初期的人員入駐)、實際工作時間、出勤率、技術水平
生產設備:面積:水平、開動率、完好率,扣除設備未校驗所需時間(約半年),.注意是否設備維護、改造會影響架修的檢修計劃,如地坑式架車機。
管理能力:管理經驗成熟程度、應用管理理論與方法的水平、科學態度與能力
固定資產計算:數量/工作時間/生產效率、、物資到位情況、
車輛狀態:車輛整備情況、車輛段設備安裝、
1.1.2工作量核算
以實際公里數為依據,重新核對下維護工作量(比較)
年平均 工作日
*定修工作量:=列數*每列工作日=每年 列定修*6節編組車需要12個工作日
*架修工作量:=列數*每列工作日=每年 列架修*6節編組車需要35個工作日
損耗量
(1)定修: 正線突發維修,工時/月修作業時發現問題需定修維修/臨修占用(如車拆轉向架并落車占用5天)
(2)鏇修:變動頻繁,占用月修、定修時間
(3)定、架修工作量飽滿度,是否維修率為最大效率
技術進步給車輛檢修帶來了幾個主要的變化,即定檢公里、檢修范圍和停修時間的變化endprint
1.1.3列數核算
由行車組織專業計算提供,備用車數量可根據運用車數量的一定百分比計算。出合理的檢修工作量和檢修列位數。
1.1.4輔助設備檢修計劃
1.2班組作業計劃編制
根據電動客車公里數、檢修計劃、專項作業、車輛故障、車輛停扣、電動客車計劃運用、車輛技術管理的技術改造、檢修規程的優化情況統計數據等綜合情況。綜合編制安排車輛日運用計劃
2.檢修計劃的執行
車輛的運用和檢修工作由車輛部門統一管理。
3.檢修計劃的檢查
檢查、監督、匯報,總結,檢修考核指標體系。
4.檢修計劃的調整
針對實際執行情況,對檢修計劃加以適宜調整,優化檢修規程編制,完成PDCA的閉環管理。
4.1設備方面
4.1.1檢修計劃完成曲線圖
將上年度同期各修程的統計數據與本年度同期各修程的統計數據進行對比分析。
從圖中可以看出2016年月修、架修數據類型紅色線在上方,表示其同期執行率好。反之,定修、設備計劃執行率較差。
4.1.2故障分析
按照故障周期,采用月報、季報、年報的形式,對于電客車各個系統的故障情況進行分析,在不斷總結的基礎上,摸索出故障分布的規律、發生的特點,掌握故障處理的有效方法。從設備管理的角度,進行及時維護。
4.2公司方面
及時掌握公司車輛檢修指標的動態,下年度重點工作計劃,及時調整檢修計劃。
四、總結
城市軌道交通的車輛檢修,應根據運營的發展,不斷優化,有效降低企業生產成本。抓住機遇期,實現城市軌道交通更好發展。
參考文獻
[1]何宗華,汪松滋,何其光.城市軌道交通車輛運行與維修.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高爽.地鐵車輛構造與維修管理[M].中國鐵道出版社,2003.
[3]鐵道部專業設計院主編 機務段設計手冊.中國鐵道出版社
[4]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工程項目建設標準.建標.104-2008.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5]何宗華.城市軌道交通工程設計指南.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6]張振淼.城市軌道交通車輛.中國鐵道出版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