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通國
中圖分類號:D2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9-0234-01
自2014年國家實施精準扶貧建檔立卡,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以來,在干部培訓上,縣級黨校發揮了干部教育培訓的干部培訓主陣地作用,成為縣、鄉鎮、村扶貧攻堅干部培訓的 “練兵場”,在教學上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脫貧攻堅系列講話精神和“生態脫貧、綠色發展”為主題,圍繞國家扶貧政策有計劃、有重點、有組織地對各級干部開展扶貧培訓,全面提高了各級干部的素質,為打贏扶貧攻堅戰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本文就新形勢下縣級黨校在脫貧攻堅干部培訓問題進行探討。
一、加強組織領導為脫貧攻堅干部培訓提供組織保障
1.成立縣級脫貧攻堅干部培訓領導小組
按照“十三五”脫貧攻堅干部培訓工作規劃,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領導小組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培訓工作,對各鄉鎮、村培訓開展脫貧攻堅培訓工作進行專項督查,提出意見和建議,將脫貧攻堅培訓工作納入鄉鎮、部門目標考核,與領導干部實績掛鉤,與干部年終績效考核掛鉤。
2.明確培訓主題
脫貧攻堅培訓主題要以習近平總記關于脫貧攻堅系列講話精神和“生態脫貧、綠色發展”為主題,以中央、省、州、縣關于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有關文件以及易地扶貧搬遷、創業就業、教育扶貧、醫療衛生扶貧、生態扶貧、“特惠貸”等扶貧政策為培訓主要內容。
3.建立工作聯動機制,整合優勢資源,形成培訓合力
按照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干部人才支持計劃、精準扶貧專項教育培訓方案,在縣委的統一領導下,由組織部門牽頭抓總有關部門共同參與,分領域、有計劃、有重點地開展縣、鄉、村干部培訓,根據貧困村產業布局、勞務技術需求等情況,開展對口培訓,落實到脫貧攻堅一線所涉及的駐村隊員、包村干部、村干部和黨員群眾身上,組織部門要督查培訓情況及時通報培訓進展,保證培訓工作有序進行。
4.抓住關鍵的重點集訓
發揮縣級黨校在干部培訓上政治優勢,集中舉辦黨政主要領導、精準扶貧分管領導、駐村工作隊員、村兩委負責人和致富帶頭人專題培訓班。在師資上邀請專家和縣內領導干部、技術人員、鄉土人才和產業大戶作為授課人員,為全縣干部脫貧攻堅教育培訓提供教學保障。
5.健全考評機制,提升培訓效果
組織人事部門把脫貧攻堅培訓納入各級領導班子和黨政正職脫貧攻堅實績考核指標體系,靠實工作責任,制定嚴格考核辦法和教育培訓登記管理制度,保證了培訓工作有序開展。
二、縣級黨校在開展脫貧攻堅干部教育培訓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對村干部的培訓深度不夠
扶貧攻堅工作,歸根結底要靠基層干部尤其是村干部去抓落實,就現實而言,對提升村干部扶貧攻堅能力的教育培訓還很滯后,轉變思想觀念方面的教育培訓新辦法、新舉措不多。
2.產學結合培訓效果不夠明顯
從實際來看,有些鄉村干部對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相關政策吃得不夠透徹,如何在政策的框架內把各項扶貧政策與所在村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運作的不夠到位,對相關產業政策、產業技術如何運用到實際發展過程中思考的不多,指導的不夠深入規范,學習與實踐結合不夠緊密,培訓效果不夠明顯。
3.師資力量需進一步加強
扶貧攻堅培訓涉及面廣,領域龐雜。但就縣一級來說,培訓師資隊伍有限,專業人員少,且能力素質有差異,只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才能滿足脫貧攻堅干部培訓的需要。
4.扶貧培訓的經費投入不足
就縣級財政,投入脫貧攻堅教育培訓的專項資金是有限的,開展的教育培訓經費基本上由有關培訓項目補貼,在此條件下,只能有計劃地舉辦一些短期培訓班,中長期、系統性的專題教育培訓無法開展。
三、對下一步縣級黨校開展脫貧攻堅教育培訓工作對策建議
1.強化“四個”保障
一是強化組織保障。建立健全黨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抓總,農科教等職能部門和各鄉鎮分工配合、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開放型、多元化的脫貧攻堅培訓網絡體系,凝聚培訓合力。
二是強化師資保障。采取引進、兼職、聘用等多種途徑,選聘優秀兼職教師進入黨校師資庫,解決黨校師資隊伍人員緊缺、素質參差不齊、知識更新緩慢等問題。
三是強化資金保障。把保障脫貧攻堅教育培訓投入作為財政優先保障方向,建立專門的脫貧攻堅專項教育培訓經費,管好用好項目資金,引導和鼓勵企業、民營組織等社會力量參與培訓,推動脫貧攻堅培訓市場化、社會化。
四是強化責任保障。加大對各鄉鎮、職能部門黨政一把手抓脫貧攻堅培訓工作的考核問責力度。強化質量評估,定對工作不力、質量不高的單位主要負責人進行約談,督促各項培訓任務落到實處。
2.創新培訓渠道和內容
在培訓渠道上:一是集中黨校培訓,提升集中訓的效果;二是開展現場教學培訓,依托縣內干部教育培訓以及人才實訓基地,開展現場教學,請當地致富能手、土專家現身說法、傳授技術、交流經驗,在面對面講、手把手操作的過程中提高致富本領;三是外出考察學習培訓,通過學習先進的農村發展理念和發展模式,為農村發展注入新活力;四是網絡學習培訓,滿足干部多樣化學習需求。
在培訓內容上抓好“四個突出”:一是突出政策培訓。始終把教育引導廣大干部掌握和運用政策作為扶貧攻堅的利器,吃透中央、省、州政策,樹立全面打贏扶貧攻堅戰的信心。二是突出素質培訓。重點加強新常態下發展理念、發展方式的培訓,提升干部綜合素質。三是突出觀念培訓。針對當前基層干部思想觀念上存在的因循守舊、創勁不足等問題,培訓上突出對干部在新思想、新信息、新知識的觀念轉變。四是突出技術培訓。圍繞當前農村發展、農民致富急需的實用技術開展培訓,增強基層黨員干部引領脫貧致富的本領。
3.針對培訓對象,實行“量體裁衣”
一是對鄉鎮及部門主要負責人,主要突出理論武裝、黨性教育和能力提升,樹立堅定扶貧攻堅信心、強化責任擔當,以精準的視角、思維和措施來審視、謀劃、推進扶貧開發,凝聚精準扶貧的領導力量。二是對駐村幫扶工作隊干部,要以完善知識結構、掌握富民產業、提高扶貧技能、吃透村情民意為重點,學習國家扶貧政策,研究推動精準扶貧、加快發展的有效途徑,確保各項政策發揮最大效應。三是對貧困村干部,要圍繞解決貧困村最基礎、最迫切以及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民生問題,促其掌握扶貧政策實時動態,加快提升致富帶富能力,當好推動貧困村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的“領路人”。四是對其他科級領導干部,要突出夯實理論基礎、錘煉過硬本領、培育優良作風,通過示范培訓、集中輪訓、專題學習培訓等方式,增強落實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任務的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