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翡翡
摘 要:我黨自1949年黨的七大正式建立黨組制度以來,除了黨章用3個條文做了原則性規定之外,一直未出臺專門的黨內規范規范法規來約束黨員行為。加強和改進黨組工作制度作為新實施《中國共產黨黨組工作條例(試行)》的重要體現,是我黨建黨以來首次為黨組織定規立矩,是黨組織進步的重要體現。面對新時期我黨面臨的間距使命和任務,就需要各級黨組織全面從嚴治黨,充分認識到加強和改進的黨組織建設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堅持嚴格、認真、規范、實事求是的做好黨組工作制度改革相關工作。
關鍵詞:黨組工作 制度保障 黨建改革
中圖分類號:D2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9-0-01
一、前言
《中國共產黨黨組工作條例(試行)》(以下簡稱“條例”)經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于今年6月11日起正式實施。該種條例的推進是黨的制度改革一項重要成果,有利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黨組織的領導,提高我黨的執政能力,更好的發揮黨組織統領全局,協調各個方面的核心領導作用。
二、加強和改進黨組工作制度的重要意義分析
1.是堅持制度治黨規范治黨的內要求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高度多次指出了治國必須先治黨,要從嚴治黨,堅持用制度治黨,用規范約束黨員干部的行為。良好的制度基礎是促進黨組織更好發展的重要前提。堅持用制度治黨的前提是要建立健全黨組織內部的法規制度體系,提高黨組織法規制度建設的科學水平。從最近幾年的黨建情況來看,隨著全面從嚴治黨思路的不斷推進,黨內制度和法規系統性和合理性不足的問題逐漸暴露出來,黨內基礎的法規薄弱問題日趨明顯,迫切要求我黨將制度建設放在重要位置。
2.規范了黨組織內部的決策程序
加強和改進黨組工作制度對黨組織落實機體領導原則,完善議事決策程序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提出了黨組織內部實行機體領導制度,強調了凡是黨組織職責范圍的工作都必須按照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由所有黨組織機體討論決定。在國家機關、人民團體、重要領域、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中設立相應的黨組織,是確保我黨的先進理念和方針政策得以落實的重要體現,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政治、組織和制度優勢。加強和改進黨組工作制度是我黨結合國家發展情況和黨組織內部發展規律對制度進行大膽的創新,在黨組織革命、建設和改革方面都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通過這次 《中國共產黨黨組工作條例(試行)》的實施,首次為黨組織設置了制度和規定,填補了黨組織內部法規不完善、不系統的空白。整個條例對黨組織建設的方方面面都做出的全面的規范,提出了重要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措施,確保黨組織今后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據可循,確保當組織工作更加規范化和制度化。
三、加強和改進黨組織工作制度的對策分析
1.加強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創新
首先,規范推薦形式。制定出臺推薦干部工作辦法,明確干部自薦、個人推薦和組織推薦3種推薦形式,以制度形式將干部推薦工作加以固化。其次,規范選任程序。制定了縣(區)及市直部門干部全程嚴實化選任程序,完善處級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流程,使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干部選任工作的規范性。再次,規范考察方式。在完善常規考察方式基礎上,出臺了后備干部隊伍建設管理意見,對后備干部考察方式統一改為專題調研,分為談話聽取意見、深入調研了解、提出建議人選等3個階段。最后,規范管理措施。出臺關于加強和改進優秀年輕干部培養選拔工作的實施意見、掛職鍛煉干部管理辦法等文件,暢通基層干部成長路徑,提高規范管理水平。
2.積極推進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制度改革創新
首先,書記管黨帶動。研究制定黨委(黨組)書記常態化管黨履責清單,明確書記管黨的多項工作內容,落實了書記管黨責任。其次,“五型”黨建牽動。制定了關于推進“五型”黨建工作的指導意見,加快以“創業型班子、擔當型干部、服務型組織、雙帶型黨員、開放型黨建”為主攻方向的“五型”黨建工作載體建設。再次,常態建設促動。制定了基層黨建常態化工作意見,明確了工作要求,建立支部常態黨建聯絡員、指導員、督查員“三員”管黨隊伍,充實了基層管黨力量。再次,后進整治驅動。制定整頓轉化工作指導細則和推進辦法,對排查確定的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分類建立整頓工作臺賬,實行市、縣、鄉三級包保責任制和督辦指導機制,保證了整頓效果。第五,網絡傳媒推動。利用互聯網、PC端和移動終端等新媒體的傳播優勢,搭建開放型黨建平臺,進一步增強宣傳指導效果。最后,黨群共建聯動。樹立大黨建意識,制定了黨群共建實施意見,打破組織工作體內循環、封閉運行的固有模式,做到組織聯建、活動聯搞、服務聯網。圍繞堅強基層黨組織,全面推行“城鄉黨組織結對共建”“村企結對”“村村聯建”等黨組織設置方式,動員引導縣內企業結對幫扶貧困村,形成了支部聯建、產業聯營、項目聯管、黨群聯培的黨建引領片區精準脫貧“四聯”模式。
3.系統化推進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
首先,全方位“聚才”。制定關于集聚鼓勵人才創新創業的實施意見,變管理人才為服務人才,不斷加快人才智庫建設,著力打造“高端拔尖人才、重點產業人才、高技能人才、實用人才和優秀大學生后備人才”五個人才群體。其次,精細化“育才”。制定以改善知識結構、提高綜合素質、增強創新能力為目標,多方位、多渠道培養人才的具體措施,大規模開展優秀人才培養工程和在職培訓工作。再次,科學化“用才”。制定人才招聘、流動、選拔、使用等具體政策,深入開展人才專家服務行等人才品牌活動,充分發揮各類人才在促轉型、惠民生中的獨特優勢和作用。最后,動真格“助才”。制定促進人才創新創業的具體政策,每年由伊春市財政出資100萬元、縣區和有關部門出資20萬元設立人才創新創業發展基金,為各類人才創業提供資金扶持。
參考文獻
[1]48次中央政治局會議關注的九大議題[J]. 周清印. 黨的建設. 2007(09)
[2]對遵義政治局擴大會前舉行過中央政治局會議的探討[J]. 曾景忠. 黨史研究與教學. 1989(02)
[3]三中全會的歷史沿革與全新展望[J]. 領導決策信息. 2003(31)
[4]增強“四個意識”特別是核心意識和看齊意識[J]. 李君如.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17(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