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張敏嬌
國際刑警組織大會親歷
文/本刊記者 張敏嬌
得知我要參與國際刑警組織第86屆大會,感興趣的朋友叮囑我一定要幫他們探一探國際刑警組織到底有多酷,是不是跟大片里一樣每次都是神兵天降。其實,盡管做公安記者已有四年,每個月都會關注國際刑警組織官方網站的信息,挑選出來在雜志的“國際刑警組織動態”欄目刊登,但近距離接觸國際刑警組織還是第一次。因此,于我而言,這個組織是多少也有些神秘的。時隔22年,國際刑警組織大會再次在北京舉行,而我能夠有幸親歷,想到這里又多了一份期待。

本刊記者專訪丹麥警察總署署長高山

菲律賓國家警察總長德拉羅薩與本刊記者交流
在進入會場時,門口一位路人突然攔住了我,問道“外國警察在會議中心開會呢?”得到肯定回答后,她說:“嗯,他們討論的可都是大事。”朋友和路人的想法使我明白了,在普通人心中,警察,尤其是國際刑警的形象大多在銀幕上。雖然警察們做的都是離平日生活有些距離的事,但他們明白這些事會影響到自己的生活。
開幕式上,習近平主席的講話成了很多代表在會上談論的熱點。在跟這些外國代表接觸時,我也很直觀地感受到了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在采訪加拿大皇家騎警副總警監米肖時,他專門把中加兩國國旗的胸針別在了胸口。而在談及菲律賓和中國的警務合作時,菲律賓國家警察總長德拉羅薩更是將中菲關系比喻成了兄弟關系。非洲的代表更不用說,在談及中國政府給予他們的幫助,以及兩國合作時都充滿了親切感。
在會場上我見到了許多曾經“面熟”的執法界官員,比如國際刑警組織主席孟宏偉、秘書長斯托克等。關于他們的報道經常見諸各大媒體,然而,在我與他們有近距離接觸的機會時發現,報道中只是他們的一個側面。大會的最后一天,我在菲律賓前任駐華警務聯絡官李旺的推薦下得以與菲律賓國家警察總長德拉羅薩交流。在見他之前,由于看到太多關于鐵腕掃毒的報道,我以為我會與一個強硬的人物對話。然而,讓我意外的是,德拉羅薩私下交流時聲音很柔和。采訪時間短暫,只能在會場進行,他還特意選了不打擾其他代表的角落進行。我告訴他,他與我印象中完全不一樣,他笑了說,面對一位女士,我怎么能表現出強硬呢?這個回答讓我感受到一位警察總長的平和與幽默。
在互聯網時代,各國參會代表也不甘落后,開幕式上舉起手機,會議期間也不放過任何合影機會,記錄下參會的每一個值得記錄的瞬間。據說還有不少代表樂于分享這些內容到自己的社交媒體賬戶上。我想這也是時代帶給執法界的一個變化吧。警察即時分享自己的工作環境和內容,也許在幾年之后,公眾對于國際刑警組織的印象就不止于酷了。這更多的要歸功于社交媒體的普及和各國警察對公共關系的重視。
四天的跟會報道安排非常緊湊,幾場采訪下來午飯經常要等到兩三點才吃,有時候一塊茶歇點心就湊合過去了。但回憶起來這段跟會報道的日子卻感到充實和自豪,因為作為一名公安記者,我見證了中國國際警務合作的又一座高峰。
最后,對公安部籌辦這次大會的同事、會場的志愿者表示感謝,沒有他們的辛勤工作就沒有這次成功的大會,也不會留下我這些回憶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