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林梅
(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四川德陽 618000)
BIM對工程結算的影響及應用初探
湯林梅
(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四川德陽 618000)
工程結算作為工程造價控制的重要環節,一直是造價控制的重點和難點,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的推廣使用,將給工程結算帶來極大的便利。文章結合BIM技術,分析了BIM技術給工程結算管理帶來的影響,研究了BIM在工程結算中的實施流程及信息交換方式,使工程竣工結算管理更加科學化、精準化。
建筑信息模型(BIM); 工程結算; 實施流程; 信息交換
工程結算直接關系到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的切身利益,但由于建設工程的復雜性和多變性,以及工程結算本身作為一種事后控制的手段,使發承包雙方經常出現扯皮、工程項目經常出現結算超預算的現象,工程結算也因此耗時長,成為造價管理中一個老大難的問題。而BIM的出現,可以將項目在實施過程中的各種變更簽證及時反饋到相應的系統中,避免了結算時紙質資料不全帶來的弊端,同時,在結算時,施工單位直接提交BIM竣工模型,工程量將歸于統一,將有效解決現有的工程結算中最麻煩的對量問題。文章將BIM在工程結算中的應用予以細化,研究了基于BIM的工程結算管理流程及各參與方之間的信息交換方式,以期使得BIM模式下的工程結算管理更加高效、規范、便利。
工程結算是指施工企業按照合同要求,完成合同規定的所有內容,向建設單位取得最終工程價款結算的一項工作。工程結算是一種動態的計算,是按照工程實際發生的量與額來計算的,其涉及范圍廣泛、專業要求高、是一項技術復雜的綜合性工作,直接關系到業主的投資效益和承包方的經濟利益。由于建設工程項目施工周期長、涉及的關系復雜、受自然條件及客觀因素影響大,導致項目實際施工情況往往與招投標時有一定變化,工程變更、簽證索賠的出現均是普遍現象,這使得工程項目在實際結算時會出現很大難題,發承包雙方很難快速地就結算價款達成一致。在實際工作中,工程結算往往存在以下問題。
我國采用的工程價款結算模式為實際完成的工程量乘以合同約定的綜合單價,而施工圖紙只是對工程項目的預期反映,傳統的二維圖紙由于設計人員疏忽等原因,容易出現差錯,使得項目在實際施工時需要對原設計進行修改,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往往會出現設計變更及經濟簽證,這就使得實際結算時的工程量與投標報價時有一定差距。但在傳統的手工算量或軟件建模算量模式下,由于發承包雙方造價人員的主觀因素,雙方計算出的工程量往往有一定出入,這就使得工程結算時工程量的確認成為一大難題,雙方往往會因為對量問題影響工程結算的準確性及效率。
在工程結算中,新增項目綜合單價的確定及合同內項目調價亦是一個難題。在現階段的工程結算管理模式下,若由于工程變更等原因導致新增項目,且已標價工程量清單中沒有類似于變更工程項目的,則需由承包人根據變更工程資料、計量規則和計價辦法、工程造價管理機構發布的信息價格和承包人報價浮動率提出變更工程項目的單價,并報發包人確認后調整[1],但發承包雙方卻難以就該價格達成一致。其次,對于合同內項目,由于物價變化導致工程材料、設備價格波動超過合同約定幅度時,需對原價格進行調整,此時造價員需要根據造價管理部門發布的價格信息及市場價逐個找出材料及設備的現價,并計算確認其價格波動是否超過合同約定幅度,從而計算出新的綜合單價,這又將是一個費時費力的過程。
目前,我國的工程結算資料大多以紙質載體或WORD、EXCEL形式存在,保存于檔案柜或硬盤中,他們孤立存在,調用不便,且容易遺失。特別是隱蔽工程驗收記錄和設計變更及經濟簽證單,是隨著工程項目的修建而逐步形成的,在保存和管理中極易丟失。在實際工程中,設計變更與經濟簽證是普遍現象,但由于目前我國大多數企業施工管理意識淡薄,對變更與簽證單不夠重視、管理上不夠科學規范,變更簽證單格式不符合要求、內容模糊不清、簽章不完整、紙質文檔歸檔不及時或遺漏,造成結算時證據不足或缺失,使發承包雙方在結算時引發爭議和扯皮。
其一,BIM技術的推廣使用,使以往的二維施工圖變成三維立體模型,BIM的3D效果能有效幫助設計人員表達出設計效果,且由于建筑、結構、水電各專業之間的協同作用,避免了由于結構碰撞引發的設計變更,極大地減少了由于設計變更造成的工程量計算問題。同時,通過 BIM 模型及時發現“缺少及不合理”的構件,及時添加缺少的構件,剔除不合理的構件,大大降低了缺項、漏項、重復項目[2]而帶來的工程量爭議。其二,MIB模式下,承發包雙發不再依靠二維的竣工圖紙手工或建模來計算工程量,而是直接根據施工單位提供的BIM竣工模型自動生成工程量,提交竣工模型等于提交工程量,可以說對量環節將不再存在,建設(審計)單位人員審核工程量直接變為審核竣工模型。
在BIM模式下,模型內的每個構件皆可含有構件類型及規格、材料價格等諸多信息,定額信息與市場價格皆可儲存于模型中,也可將類似工程數據輸入模型,存儲相關信息,將所得工程計價儲于 BIM 模型[3]。在工程結算時,可直接調取相關定額或造價主管部門頒布的價格信息,避免了造價人員逐條查找材料價格所帶來的繁瑣工作量,使工程計價變得簡單方便。
BIM模型所具有的參數化屬性,使得建筑構件即具有幾何屬性又具有物理屬性,每一個構件都被賦予了幾何參數、工程數量、材料品種及用量、材料價格信息、項目進度等信息,且這些信息都是隨著項目的進展而不斷更新完善。工程合同、設計變更、工程簽證、經濟索賠、計量支付、材料管理等信息都已在施工過程中陸續錄入BIM系統,將 BIM 與文本信息進行集成,利用信息領域文本挖掘的方法,將非結構的文本信息結構化,以便于排序、檢索,并基于 IFC 數據標準,與BIM 模型關聯[4],將傳統的紙質文檔轉變為集成后的電子文檔,方便管理和調用,避免了文檔缺失及文檔不規范的現象,使工程結算的每一項內容都有據可循,發承包雙方不再因為結算證據不足或缺失而發生爭議。
總的說來,BIM模式下的工程結算使工程計量變得標準化,對量環節不復存在,工程計價也趨于簡單化,結算資料管理變得科學規范,避免了施工單位在結算中投機取巧、弄虛作假,減少了結算中發承包雙方的扯皮現象,能夠縮短結算周期,提高施工單位資金周轉率。
BIM模式下的工程結算管理基于BIM全壽命周期造價管理信息系統[5],該系統能夠將BIM模型與文本信息有效集成。項目開始前,將招投標文件、施工合同、施工組織設計、開工報告等錄入系統。隨著項目的進展,模型的相關信息也在不斷更新,如設計變更、經濟技術簽證、各類現場記錄、會議紀要、材料清單等都陸續錄入系統,與此同時,模型中的相關構件參數及屬性也隨之更新,完整地詮釋了項目的實際情況。例如將設計變更導入建筑信息模型中,模型支持構件幾何運算和空間拓撲關系,能夠快速匯總工程變更所引起的工程量變化、造價等變化。項目完工后,可直接根據系統中的相關數據及文本信息進行編輯并生成工程竣工驗收報告、竣工結算書等(圖1)。

圖1 基于BIM的工程結算管理流程
同時,基于BIM的工程結算管理也為業主或審計單位對工程結算的審計工作帶來了便利,傳統的工程審計需要專業人員對工程結算書逐條進行審核,包括逐項計算工程量并核對綜合單價。而在BIM模式下,審計人員可利用軟件系統快速地審核工程竣工模型,調取設計變更、經濟簽證等電子資料,并核對工程量及綜合單價,雙方不再因為對量問題而僵持不下,也不會因為變更簽證等證據不足而引發爭議,使工程審計工作中的許多難題也迎刃而解。圖2展現了基于BIM的工程結算管理過程中項目各參與人員之間的信息交換方式。

圖2 基于BIM的工程結算管理信息交換方式
在BIM技術的推動下,工程結算管理也趨于信息化和智能化,運用BIM的智能化技術,將BIM竣工模型、BIM信息及造價管理系統集成,可有效解決竣工結算中的對量難題,竣工模型即項目實體反映,軟件自動化算量使得工程量成為一個定值,不再因為造價人員的主觀因素而出現工程量爭議。其次,在BIM技術下,模型中的構件都被賦予了價格信息,定額信息及市場價格也可以存入系統,方便了結算過程中價格提取及調整。同時,BIM信息管理系統能有效儲存施工過程中的各類文檔信息,設計變更、經濟技術簽證單等都完整地保存在系統中,避免了結算時證據缺失而帶來的困擾,為工程結算工作帶來了極大地便利之處,使發承包雙方從工程量、價、證的紛爭中解脫出來,可有效縮短工程結算周期,為雙方贏得充分的時間及經濟效益。
[1] 胡曉娟,侯蘭,陳建立.工程結算[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5:55.
[2] 方芳,劉月君.基于BIM的工程造價精細化管理研究[J].建筑經濟,2014(6):59-62.
[3] 楊建坤.油氣田工程造價精細化管理的途徑——以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為例[J].天然氣工業,2012,11(1):108-112.
[4] 姜韶華,張海燕.基于BIM 的建設領域文本信息管理研究[J].工程管理學報,2013,27(4):16-20.
[5] 王英,李陽,王廷魁.基于BIM的全壽命周期造價管理信息系統架構研究[J].工程管理學報,2012,26(3):22-27.
TU723.3
A
[定稿日期]2017-05-11
湯林梅(1989~),女,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為工程造價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