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普林格—自然集團(Springer Nature)是一家全球領先的從事科研、教育和專業出版的機構。集團旗下匯聚了一系列備受尊敬和信賴的品牌,以各種創新的產品和服務,為客戶提供優質的內容。施普林格—自然集團是世界上最大的學術書籍出版公司,此外還出版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期刊,在開放研究領域也是先行者。集團全球員工1.3萬人,遍及50多個國家。施普林格—自然在2015年由自然出版集團、帕爾格雷夫·麥克米倫、麥克米倫教育、施普林格科學與商業媒體合并而成。
關于國家納米科學中心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于2003年12月成立,由中國科學院與教育部共建,定位于納米科學與技術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將重點放在具有重要應用前景的納米科學技術基礎研究上。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主任負責制,目標是建成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研究基地、面向國內外開放的納米科學研究公共技術平臺、中國納米科技領域國際交流的窗口和人才培養基地。
中心現有3個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分別是中國科學院納米生物效應與安全性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納米標準與檢測重點實驗室和中國科學院納米系統與多級次制造重點實驗室。另外設有納米技術發展部,負責公共儀器設備的開放共享和管理運行服務。國家納米科學中心還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中國科學院直屬單位等科研院校共建了19個協作實驗室。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現有凝聚態物理、物理化學、材料學和納米科學與技術四個博士生培養點,并設有博士后流動站。截至2016年末,發表第一作者科學論文1699篇,申請專利868項,授權專利393項。在中國科學院2014年組織的國際評估中獲得國際同領域專家高度認可,并被認為是“迄今中國最優秀的納米科學研究機構”。2016年公布的自然指數表明,國家納米科學中心進入中國科學院各研究所前十行列。
2015年10月,中國科學院決定成立中國科學院納米科學卓越創新中心(CAS-CENano),加速建立有利于重大科研產出的科研活動組織新模式。中心的任務是匯聚和培養納米領域優秀人才,聚焦納米科學前沿,率先在納米領域的重大科學問題上取得突破,成為國際知名的納米科學研究機構。
關于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
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NSLC)立足中國科學院,面向全國,主要為自然科學、邊緣交叉科學和高技術領域的科技自主創新提供文獻信息保障、情報分析、研究情報管理、數字圖書館開發、科學出版(目前擁有17本學術及專業期刊)和科學交流與傳播服務。
同時,該中心還積極推動共建共享國家科學信息基礎設施。作為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的重要成員,中心除了在全國范圍提供STM信息外,還組織研究與培訓活動,對STM圖書館、數字圖書館標準、知識組織系統、數字保存技術和實踐,以及開放獲取政策進行戰略規劃。該中心也與國內外圖書館合作,進行資源共享,并開展圖書館與信息服務的研究。
該中心在中國科學院大學的支持下,擁有圖書館學和情報學兩個學科的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授予權,每年招生50名左右,并常年接收高級訪問學者和組織專業繼續教育。該中心是中國圖書館學和情報學專業發表論文數量和被引次數最多的研究機構之一,同時也是中國圖書館學會專業圖書館分會的掛靠單位。
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的目標是發展世界一流信息服務能力,引領國內圖書館的發展,并大力強化資源,改進系統,創新服務,以最大程度地滿足用戶需求。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上海新聞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