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金
2016年9月,“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框架”正式發布,并且闡明了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即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筆者通過研究發現,就實踐層面而言,具體到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可以從雙基層、問題解決層和學科思維方式層三個方面把握。而這些與語感閱讀教學的“問題與概念、方法與思想、工具與人文的從外到內的多重結構”相一致。因此,語感閱讀教學自然就成為通往學科核心素養發展的有效途徑和方法。
一、以《典范英語》為語感閱讀教學的載體
《典范英語》是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一套家喻戶曉的英語母語學習材料,聞名英國,享譽世界。
英國有80%的學校用它教學生學習母語,全球有133個國家用它作為外語學習教材?!兜浞队⒄Z》原版引進,語言鮮活生動,純正地道,內容豐富有趣,引人入勝,圖文并茂,貼近學生生活,講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配有詳盡注釋和原聲錄音。因此,它融故事性、趣味性、知識性、科學性、權威性于一體,讓中國學生直接體驗和感知英國學生學習母語的情景和氛圍。
《典范英語》語感閱讀不僅能大幅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而且能夠發展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顯示出了語感閱讀的優越性和先進性。北京外國語大學的中國外語教育研究中心原主任劉潤清教授指出:“《典范英語》采用全新的教育理念,倡導‘在故事中輕松、快樂、自然習得英語,強調激發興趣、培養語感、開闊視野、啟迪心智、陶冶情操、奠定基礎,符合語言教育規律,是我國中小學生不可多得的一套英語經典學習材料。”這套教材充分體現了語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打破了“教死書,死教書”“灌輸式”“唯句型知識論”等套路。
二、語感閱讀教學的基本理念
為了發展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為學生的未來學習奠基,語感閱讀基于中國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總體框架,憑借語言教學理論的語言觀、學習觀、課程觀、教學觀、學生觀和教師觀等相關內容和語感的生成特征,以秉承“學文化、啟心智、愛生命”的英語教學觀為前提,本著核心素養階段性養成原則和語言教育教學規律,凝練了幾大鮮明的教學理念。
第一,真實性。我國的外語教學在很長一段時間,乃至當下,仍以“模仿”為奠基來“再現”生活,發展出了“典型”論的龐大體系。原版的文學作品著眼于以“情志”為基石來“表現”生活,發展成了“意境”核心的潛在體系,可以從意識和意志形態上規避形式與內容的割裂、工具與人文的分割,將形式與內容和諧統一。
第二,整體性。這里的“整體”體現在“文化基礎”和“自主發展”上,即“整體輸入、整體感知、整體輸出”,凸顯語言學習的“意(意義)”,弱化語言學習的“言(形式)”。正所謂“言多必失”,功利地以言為目的,無疑是遏制意的彰顯,這里有一種“有意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的自然美學在里面。
第三,人文性。原版的語言材料本身就有著較強的人文性和可讀性,能夠折射出人類的普世價值觀,對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和跨文化意識大有裨益。另外,人文性也體現在課堂上。啟發、引導、鼓勵成了教師教學的主要形式;在評價上采用動態評價方式,強調評價與教學相結合,用“過程取向”取代傳統評價所關注的“結果取向”,側重對學生個體認知策略的培養和潛能的開發。
第四,量變到質變?!兜浞队⒄Z》所提供的語言材料講究完整的故事性,且稍微高于他們的語言理解水平,講究有趣、有意和有理三個原則,很好地把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發展與思維能力的發展結合起來。大量的語感故事反映著西方孩子們的生活,也體現著濃濃的英國文化。語言能力的積累和文化的積累同時產生了質變,直接作用于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
三、語感閱讀教學的有效途徑
語感閱讀教學給學生提供浸潤式的體驗,即浸潤式的課堂體驗和浸潤式的故事情境體驗。要確保語感閱讀教學的順利開展和實施,取得兩方面的支持非常重要。
1.家校合作,形成合力
實驗啟動前,通過一些具體的形式,如家長會、家委會等,向家長介紹《典范英語》,并說明語感閱讀教學的具體思路,對家長的不解答疑解惑,取得家長的認可和支持。只有這樣,接下來的實施階段,家長才會與學校一起共同關注學生的情況。因為家長輔導孩子的能力有差異,為了緩解這種疲軟的狀態,可以向家長說明,只監督不輔導,關注孩子持續朗讀。家長認真聽孩子念書,這是良好的親子交流的機會,也是見證孩子進步、幫助孩子養成良好閱讀習慣的機會。
2.專家指導,且行且思
筆者所在學校是九年一貫制的學校,從小學三年級到九年級都將《典范英語》作為課外教材,并作為地方課程開展實驗,保證每周一課時的課堂教學時間;北京外國語大學課題組的專家多次來到我校指導課題實驗的開設,多位專家走進一線課堂,聽老師們給學生上《典范英語》,并精彩點評和做專題報告;全體英語教師圍繞《典范英語》開展研討,開設公開課,撰寫教學案例和實驗報告,達成了許多共識,形成了濃厚的語感閱讀教學氛圍。
3.培養語感閱讀教學的有效途徑
培養語感閱讀教學的途徑有很多,筆者基于語言學習初級階段將其總結概括如下。
第一,以讀為本,拼讀領先。讀作為語言學習最基本的方式,同時也是開展一切語感閱讀教學的基礎。正所謂“書讀百本,其義自現”。西方課堂廣泛采用并證實其實效的“自然拼讀法”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能為綜合語言素養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它與詞匯教學一樣,遵循“意義教學”“自上而下”。在《典范英語》中我們可以發現,故事教學與拼讀教學相結合,讓本來生澀難記的詞匯變得易理解、易記憶。
第二,聽讀結合,形成語感。聽和讀在語言學習的初期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出聲朗讀是很好的讀聽結合過程,學生通過大量的出聲讀會逐步形成語感。語感閱讀教學主張在接觸一個故事之初,理解其大意后,通過聽高品質、帶有戲劇化的故事錄音,大聲地模仿跟讀,再通過課堂上豐富多樣的形式再讀,如集體朗讀、分組朗讀、分角色朗讀、個人讀、接龍讀等,讓學生把帶有戲劇化的朗讀內化為自己的語音語調。
第三,聽說讀寫,促說帶寫。輸入達到一定的程度,輸出隨之而來。聽讀作為輸入,讀寫自然為輸出。實踐中,意識到輸入的量和質將直接影響輸出的質量。沒有高質量的輸入,良好的輸出只是緣木求魚,而良好的輸出又會促進理解不斷深入,促進輸入水平不斷提升。《典范英語》的故事聲情并茂,生活化的故事情節,有助于學生通過表演等形式再度重現生活,也易于拓展讀、說、寫等活動。例如讀故事做筆記、發表評論、寫后續,甚至展開辯論,這些都是可以重復采用的有效活動。
第四,分級加量,養成習慣。語感閱讀教學主張質高量大的語言輸入,不論是哪個階段,語感閱讀的前提保證都是輸入量。典5相較于典4篇幅和難度明顯提升,可以滿足學生語言發展、情感發展和心智成長的需要。隨著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提升,其閱讀興趣會越來越濃厚,讀英文原著和文章的習慣也會逐步養成。在分級加量的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方式逐步由指導、引導轉向自主學習。自主學習能力的高低就取決于之前的每一級走得是否穩健,語言的輸入和輸出是否共生共長。
第五,多元評價,核心素養發展的催化劑?!兜浞队⒄Z》的一大特點就是具有動態的、開放的多元評價。尤其是在初期,評價決定著學生讀得怎樣、模仿得怎樣、自學得怎樣、表演得怎樣等等,是強有力的催化劑。更為重要的是,語感閱讀指向學科的核心素養,即縱向發展,這些都是教師在初期要親力親為的評價內容。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采用家長評、組評、互評等多種形式。
語感閱讀教學一定是將重要的教育價值元素滲透到教學活動之中,而非刻意增加貼標簽式的說教內容,也不是專門占用教學時間,而是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將知識分為“程序性知識”和“策略性知識”,自覺地將這些價值元素滲透到教學之中,做到文以載道,情景交融,回歸教育內容、形式與策略的本源,去偽存真地發展學科的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