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忱

近日,山東出臺《關于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的十條意見》(以下簡稱《十條意見》)。《十條意見》提出,加快推動國有資本向十大產業和對新舊動能轉換具有支撐保障作用的重要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領域集聚。
此外,山東還提出,要建立支持資產證券化的工作機制,省屬國企資產證券化率提高到60%以上。目前兗礦集團、山東高速集團分別在煤化工、金融保險等領域擁有大量未上市資產,旗下上市公司的多元化發展前景頗受市場關注。
省屬國企上市提速
“為推動國企國資改革,山東省已先后出臺了29個國企國資改革文件。但仍然存在國有企業體制機制活力不足、國有資本布局結構調整不快、國有經濟運行質量效益總體不高等問題。” 山東省國資委副主任樊軍說,“在這種背景下,山東出臺包括推進國有資本布局結構戰略性調整、推動國有企業技術創新、實施人才強企戰略、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等在內的10條意見,進一步深化省屬國有企業改革。”
樊軍表示,山東將堅持以“四新”促“四化”,推動國有資本向高端裝備制造、高端化工、信息產業、能源原材料、海洋經濟等十大產業及其他領域集聚;統籌省內機場、港口等基礎設施領域國有資源,加大國有資本投入力度,打造大型企業集團,建設現代交通體系;推動國有企業行業領先企業開展合資合作,建立健全信息發布、工作推進和激勵保障機制。
樊軍還透露,山東將建立支持資產證券化工作機制,在2020年年底前新增3家以上省屬國有企業整體上市或主營業務上市;鼓勵國有企業對新投資項目實施項目團隊跟投;將市屬經營性國有資產全部納入統一監管體系;探索建立省屬國有企業“國資云”平臺等,在新時期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
《十條意見》還制定了國有資本投資負面清單,嚴控新增投資項目進入產能嚴重過剩行業、高風險業務和低端低效產業。堅定不移推動國有資本從劣勢企業退出,2018年年底前,山東省屬國有企業處置“僵尸”企業任務全部完成;2020年年底前,山東省國有企業處置“僵尸”企業、劣勢中小國有企業優化整合和改制退出任務基本完成。
山東交運混改落定
山東以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為突破口,優化國有企業股權結構,允許非國有資本控股。今年9月22日,山東省交通運輸集團有限公司召開股東會,審議確認混改產權交易結果,通過了新公司章程,產生了新一屆董事會、監事會成員。這標志著山東交運本輪混改正式完成。
“剛剛交上錢,幾萬塊錢,算是定金。”山東交運集團李先生告訴記者,參與認購股權心里也有顧慮,畢竟企業面臨的形勢很嚴峻,主業這幾年都在下滑。“企業近幾年受高鐵競爭沖擊很大,不改更不行,認購了股權以后就得好好干,畢竟自己的利益和集團利益捆綁在一起了,其實就是拼一把,希望通過轉變體制機制增加新動能使集團能有更好的發展。”有著二十年工齡的李先生是山東交運集團的一名中層員工,對集團有著不尋常的深厚感情,近幾年目睹企業利潤收入呈逐年下行趨勢,但他仍充滿信心,權衡之下決定購買股權。
“現在客運受高鐵、航空等沖擊很大,盈利能力面臨嚴峻考驗,但大家對未來發展還是充滿希望。”山東交運集團負責人介紹,“最終符合條件的員工都參與了認購,主要還是對企業有感情有信心,希望借助改革能有跨越式發展。”
山東交運集團混改項目是山東省首例省管二級國企混改,其混改方案顯示,集團混改完成后,山東國惠投資有限公司持股37%,多家戰略投資者合計持股33%,員工持股平臺持股30%,國有資本處于相對控股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合伙企業出資人中,除央企長城資管下屬多家企業,山東國贏、濟南投資控股等省市兩級國有企業外,普洛斯、建信投資、大地財險等也現身其中,其中物流巨頭普洛斯的身份引人關注。
普洛斯是全球知名度最高的現代物流設施提供商。而山東交運集團混改后,將現代物流、網約車、汽車服務等新業態轉型,兩者主業有一定的契合度。
同時,股東會上還透露一個重要信號,就是山東交運集團正在謀求登陸資本市場。本次混改是通過“存量+增量”的方式進行A輪融資,在混改后、上市前,將再擇機啟動B輪融資并購優質標企業,經過3至5年的培育發展,將會實現資產證券化。
“改革目前已經到了深水區,必須要打攻堅戰。”一位關注山東國企改革的專家稱,山東交運集團這樣資產情況復雜、權屬企業眾多,需安置員工眾多、行業萎縮的省管企業,被列入全省58家試點混改企業名錄,并作為省國資委直接組織實施整體混改的第一單進場掛牌,充分反映了國資部門推動混改的決心。
“先啃硬骨頭”,為58家試點企業打造個樣板,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山東交運集團的混改已經把自己擺在了只能成功不能失敗的位置上。
省管企業利潤創新高
山東省國資委主任張斌介紹山東前三季度經濟運行情況時說,今年以來,山東省管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總額、資產總額、所有者權益、上交稅費等主要財務指標均實現較大幅度增長。其中,前三季度省管企業累計實現利潤311億元,同比增142%,創5年來新高。
張斌說,截至9月底,全省21戶省管企業資產總額22667億元,所有者權益總額603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0%、32%。上交稅費總額453億元,創歷史新高。省管企業盈利面提高,盈利額增加。1434戶各級子企業中,盈利企業982戶,盈利面68%,同比上升5個百分點。
從行業來看,前三季度,全省各行業全部實現利潤同比增長;除投資行業外,其他行業利潤增速均保持兩位數以上。其中,煤炭行業盈利突出,利潤同比增長超過4倍,增加額達82億元,占省管企業全部利潤增長額的45%。重點行業呈現價量雙升的良好態勢,山東能源煤炭價格同比增加235元/噸、增長80%,銷量同比增加849萬噸、增長14%;山鋼集團鋼材價格同比增加1054元/噸、增長51%,銷量同比增加32萬噸、增長2%;重工集團發動機、重卡銷量同比分別增長74%、79%。
在降本節支方面,1-9月份,全省省管企業百元收入成本費用96.64元,同比降低1.98元;期間費用867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為10%,同比下降3個百分點。“兩金”占用增速放緩,“去庫存”成效顯著,截至9月末,“兩金”占用余額1140億元,同比增長11%,增速較年初降低6個百分點;庫存商品余額433億元,較年初下降8%。經濟發展新動能不斷壯大,1-9月份,省管企業新產品產值684億元,同比增長104%,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為17%,同比增長6個百分點;研發費用支出64億元,同比增長37%。
數據統計顯示,前三季度,山東省管企業實現收入、利潤在全國省級監管企業排名中雙雙列第四名,其中實現營業收入較去年同期前移3位,實現利潤總額較上年同期前移8位。在重點增利企業中,山東能源、山鋼集團、山東重工和兗礦集團分列增利額第5位、第16位、第17位和第27位。在全國國資系統重點監測的前15戶效益下滑和虧損企業中,沒有山東企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