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逸飛
摘要:自20世紀以來,精品酒店的概念在國內開始起步,之后迅猛發展。隨著近些年建造數量的不斷增加,一些精品酒店在設計上很難做到對“精品”二字的真正詮釋和定位,沒有顯著的特點,往往都是千篇一律的形式,同質化現象嚴重,缺乏對其文化本質進行深層次的考究和定位。本文通過研究酒店“在地化”設計的特征,通過國內外優秀精品酒店案例的分析,探索如何將“在地化”的設計手法融入精品酒店中,為我國精品酒店的良好發展提供借鑒方法。
關鍵詞:精品酒店 在地化 地域性 文化元素
中圖分類號:TU-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17)09-0124-02
一、國內精品酒店的發展現狀
精品酒店的理念于21世紀初引入國內,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都市陸續登上舞臺,如北京長城腳下的公社、北京東升凱萊酒店、北京頤和安縵酒店、上海新天地88、上海衡山路十二號豪華精選酒店、深圳木棉花酒店等。它們大多集中于國內經濟高度發達的城市,以及一些著名旅游景點如麗江、張家界、三亞等。然而目前國內精品酒店的建設中仍有諸多不足之處,例如酒店設計大部分缺少創意和個性特色,而文化和風格上定位也不夠準確;一味地追求豪奢的品味,將“精品”二字簡單地定位成奢華的氛圍,或者僅有空洞的文化理念,設計表達上不夠到位。在文化復興、觀念更新、設計創新的今天,更多的酒店設計師意識到,設計若能與周圍環境發生密切聯系可以增加酒店的獨特性和創新性,融入地域文化特色,創造屬于酒店自身的風格和個性,才能更好地滿足人們的體驗需求。
二、關于設計“在地化”的概述
通常來說,一個地區在漫長的過程里所形成的建筑風貌、文化形態、社會習俗、生產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特征便是其“在地化”的特征。可以理解為某一地域內文化沉淀的表現,每個地區也正是具有這些特征才顯現出獨特的地域文化。“在地化”的設計手法應用于酒店設計中,往往指建筑室內外環境設計吸收了當地民族、民俗的風格,將地方風格、傳統文化、民俗風情適當融入設計中的一種潮流和趨勢,呈現出獨特的文化屬性。避免陷入同質化的趨勢,設計主體必須適應所處區域的地方環境,能夠被地域所接納,尊重地域的文化性。酒店的獨特性對于賓客來說是巨大的吸引力,對酒店的經營質量至關重要。真正有個性、沒有可復制性的設計,應當來源于對設計主體本身及周邊環境的認真考量與把握。
三、設計“在地化”應用于精品酒店的意義
“在地化”所包含的地域性、人文性特征都與精品酒店的建立、設計有著密切聯系,它們之間相互促進、相互契合。“在地化”的設計手法應用于精品酒店設計之中,能夠更好地使酒店融入地域環境中。
(一)設計中“在地化”的表達符合了精品酒店的發展趨勢
現今設計“在地化”的發展已經成為地域社會經濟發展中不容忽視的部分,它既是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的窗口和品牌,也是招商引資和發展旅游度假的一個重要途徑。因此,精品酒店在設計中如果沒有注重地域性特征的表達,就不太可能吸引消費大眾。所以從社會發展、經濟發展的方面來說,精品酒店在設計中表達“在地化”,尊重地域性文化特征,是符合其發展趨勢的。
(二)設計中“在地化”的表達推動了地域文化的發展
在這個現代化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里,國家、民族、地域間經濟文化交流更加密切,發揮著積極作用的同時,各個國家地域間的文化也開始趨同,互相借鑒、融合最終造成了“同質化”的現象。例如每一個地區都開始出現“國際式”的現代建筑,喪失了地域本身應有的文化屬性,地域性、民族性的傳統也被忽略。如果此時“在地化”的精品酒店可以作為地域文化傳播的媒介,批判繼承于設計作品中,這必定是一種對地域文脈的保護與發揚。
四、精品酒店設計中“在地化”的表達
在精品酒店的設計中,為了更好地融入“在地化”特征,凸顯其地域的獨特風情,呈現豐富的文化內涵,引起人們精神上的共鳴,并不是簡單地停留在對當地文化符號、特征的拷貝、復制、加工,或者是拿當地材料大量地隨意堆砌建筑的外立面等,關鍵是要在內在氣質上、所提供的生活方式上與當地文化習俗、意識形態接軌。
(一)設計前提
以地域性的歷史文脈作為“在地化”設計切入點,深入了解本地歷史傳統,文化特色,剖析當地人民的生活方式、生產方式、習俗信仰以及性格特征。而這些特征與地域風情、審美水平、情感愛好息息相關,與歷史、自然、環境要素組成了當地的文化內涵,同時也是進行“在地化”設計的文化基石。
(二)設計原則
1.時代性原則
精品酒店“在地化”設計中,尊重歷史文脈的同時也需要與時俱進,推陳出新,不能盲目地把以往的建筑形態照搬照抄。時代發展的步伐不斷向前,科學技術的水平日益更新進步,是否可以運用先進的技術和現代的材料表達出地域建筑的獨特意境是我們所推崇的。人們總期望在距離自己不遠處有一個原生態的環境,能有效緩解壓力,舒緩身心,而杭州九里云松精品酒店便是這么一個所在(如圖1)。地點位于西湖名勝千年古剎靈隱寺旁,隱匿于山水之間,其優美的自然環境與幾百年的古建筑風格相互融合,賓客置身其中可以感受到一種優雅與靜謐的情調。在當地風景秀麗的地方特色基礎上,融入古樸禪意,將人文情懷與自然景觀恰到好處地結合在一起,同時每個細節的設計也充滿了濃厚的地域性文化特征,特別是江南風情的呈現,濃郁的大自然情感回歸,處處彰顯出一種復古的靜謐感與舒適感。
2.歸屬感原則
人們在不同場景里會有不同的感受,所以也就不同程度地在大腦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象。“在地化”的場景,是利用有限的空間給體驗者帶來強烈的歸屬感與依托感,使人們的靈魂暫時棲居于生活的“別處”,從而引發人們情感上的共鳴。營造歸屬感于精品酒店之中,讓身處異地的人們也能感受到溫暖,這也是精品酒店自身的獨特魅力與存在意義。這種氣氛的渲染需要對精品酒店空間里的每一個細節仔細推敲,不僅需要通過空間造型、圖形符號、材料工藝、色彩搭配以及陳設藝術的運用,將地域文化特征的魅力表現出來,進而感染賓客的心理感受,引起他們與精品酒店之間的情感共鳴。上海衡山路十二號豪華精選酒店的整體設計上注重東方傳統文化與西方現代經典的完美糅合(如圖2),這樣的設計迎合了上海這一都市地域的特征風貌,帶有傳統燈籠式的吊燈、嵌著絲綢花鳥圖案的玻璃幕墻、古典庭院花草樹木花紋的地毯等精心的裝飾布置,力圖營造返樸歸真、溫馨適宜氛圍的同時,完美傳遞了“中西合璧,古今交融”的意蘊。endprint
3.設計手法
精品酒店“在地化”設計時,首先要對場地內部和外部、顯性和隱性的各種資源與條件進行分析研究,以及項目設計需要解決的問題,這樣才能把握好設計的方向,也才能真正體現設計的針對性和“在地性”,最后呈現出設計的獨特性。
(1)引入地域性符號
“在地化”的設計要求客觀地融入自然,意味著要對當地文脈進行真實呈現。而非簡單的符號使用,客觀融入也不意味著全盤復制當地元素。通過對傳統地域性符號的轉譯和再編輯,能夠真實地反映出建筑環境的“在地化”特色,為賓客帶來十足的體驗。優秀的精品酒店設計,一定會選擇適宜的材料表達項目所在地的文化符號,一般來說地域性的鄉土材料是理想的選擇,有助于加深對地方文化符號的認知,讓賓客體驗到更強烈的地方性格調。
麗江悅榕莊精品酒店位于風景秀麗的玉龍雪山腳下(如圖3),坐擁得天獨厚的高原風民族風情。建筑風格上繼承了悅榕莊酒店的一貫優雅浪漫,同時將麗江古城納西族的建筑風格融會其中。設計師運用納西族當地建筑的主要材料五彩石、納西灰磚等,完美重現了納西式建筑風格。五十多棟納西式的別墅均朝東北向,奇妙的大自然景觀盡收眼底。在這里,遠離了都市的紛繁喧囂,脫離了奢華的裝飾,只留下當地納西族最樸實的風情。
(2)再現傳統經典
傳統經典的再現絕不等同于復古、仿古,而是將傳統元素提取再創作,重現地域文化中的精髓,這種手法在當今設計中亦比較常見。通過挖掘與分析同自身文化基因相適應的元素特征,并由此進行總結與探究。在作品中,一方面體現出現代設計的風格理念,一方面又不失傳統經典的影子,重新賦予精品酒店空間新的生命與活力。
高端精品酒店品牌“花間堂”將自己定義為“文化精品度假酒店”,一貫地將高端精品酒店理念滲透于地方建筑、民俗文化中,“周莊花間堂”就是典型的案例(如圖4)。三幢獨立的明清風格古建筑成功修復后,合并改建成擁有20套客房的精品酒店,優美的自然環境與歷史悠久的古建筑融合共生。設計師通過修復改建的方式來保留原有建筑空間結構和風貌的最初印象,傳承歷史意義的同時,也是一次法國浪漫主義與神秘東方風情的激情邂逅。
結語
精品酒店作為全球酒店業發展的一種新趨勢,對我國引入其概念與快速發展提供了契機。然而國內的精品酒店才剛剛起步,從長遠發展的趨勢來看,需要我們做進一步的研究與探索。“在地化”所包含的豐富理念和內涵可以成為設計的思想源泉,提取其中的文化元素進行加工,以符號形式融入于精品酒店的設計創作中,傳達一種“在地化”的獨特精神內涵,不僅增加了酒店品牌的識別性,還可以提升酒店的價值競爭力,同時讓人們休憩之余享受地域的魅力,更貼近人的生活體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