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巖
嗜血反擊勒布朗·詹姆斯
文/劉巖
自從三年前回到家鄉之后,勒布朗·詹姆斯改變了自己的公眾形象,他打了三年最好的總決賽,并且幫助騎士獲得了四十多年來唯一的一次總冠軍。最重要的一點是,從他加盟熱火的那一天開始,就從來沒為常規賽的事情擔心過。
這是理所應當的,除了總決賽,詹姆斯確實沒有理由去關心其他事情。由于東部球隊的實力太弱,詹姆斯幾乎可以以夢游狀態打完季后賽前三輪,只要在東部決賽中稍微發力,就能輕松晉級總決賽了。當然,這樣做的副作用也相當明顯——詹姆斯不再是常規賽MVP的競爭者,他把這個位置拱手讓給了其他年輕的巨星。
毫無疑問,詹姆斯并沒有刻意用MVP獎杯捍衛自己“全世界最好的運動員”的頭銜,因為他的等級已經到達了不用在乎這些虛榮的程度,他可以放任82場比賽,在賽季開始前就考慮季后賽的事情。
但是,現在他已經無法如此淡定了,在過去兩個月內發生的事情已經讓他“聯盟第一人”的位置搖搖欲墜,在內憂外患之下,詹姆斯必須重啟競爭力,為了復仇,也為了證明。
在騎士與勇士的第一次交手時,庫里捧走了常規賽MVP獎杯,也奪走了總冠軍獎杯。第二次交手,庫里全票當選MVP,但詹姆斯卻是最后的勝者,他讓勇士隊的73勝成為了一個“不光彩的紀錄”,也讓自己在克里夫蘭體育史上留下了最偉大的印記。我們可以猜想出這樣的情景——每當詹姆斯的地位受到挑戰或威脅時,他就會爆發出強大的反彈力,讓自己的偉大更上一層樓。
現在,詹姆斯就已經到了職業生涯最“屈辱”的時刻。人們都在討論,凱文·杜蘭特已經超越他成為了聯盟第一人,勇士隊的球員公開嘲笑他,而他最好的幫手凱里·歐文也表示想要離開克里夫蘭——他的理由是不想再在詹姆斯的陰影下打球了。
在這些事件發生后,詹姆斯不再像總決賽結束后那段時間一樣保持沉默。他堅持在自己的個人主頁上發布個人生活的視頻,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積極態度,同時表示自己對身邊發生的事情都不在意。一旦賽季開始,詹姆斯的狀態肯定不同于以往——或許我們會看到他在常規賽中斗志十足的表現。
新賽季的騎士隊可能會表現得很極端,他們可能會由于歐文的離開徹底崩潰,失去在東部的統治力。也有可能會在逆境中爆發,在保留詹姆斯的情況下徹底洗牌。如果真是后一種情況,那詹姆斯很可能在常規賽結束時拿到自己的第五座MVP獎杯。
如果我們理性判斷,詹姆斯很可能不會為了要得到MVP獎杯改變自己的打法和態度——在過去的幾個賽季中,他一直在為季后賽保留體力,避免受傷。但現在,他已經被逼到了墻角,如果不能逆勢上揚,那他的名聲將會受到空前的影響。
詹姆斯在總決賽中拿到了場均三雙的數據,但這并沒能讓質疑者們閉嘴,誰也說不清這是為什么。或許是他在關鍵時刻的傳球讓人覺得懦弱,或許是一直以來被質疑的“決定性表現”不夠,即便他的球隊在紙面實力上完全不如勇士,人們還是認為他應該為失敗負責。
人們盡管肆無忌憚地對詹姆斯開炮吧!凱文·勒夫也想要被交易,在各種專家的排行榜上,凱文·杜蘭特已經占據了頭名,歐文最好能在新賽季中率領他的新球隊殺進季后賽——這些都是讓詹姆斯重新找回統治力的最佳理由。
在此前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們都看不懂詹姆斯到底在想什么,他是個成功的商人,但在球場上的表現卻有點缺乏應有的霸氣。他依然可以對對手和裁判怒吼,卻在輸球后表現得心服口服,絲毫沒有復仇的意愿。他有驕傲的理由,卻心甘情愿地把統治地位讓給對手。這在以往的超級巨星身上是不多見的。試想一下,喬丹或科比有可能對擊敗自己的對手贊不絕口嗎?他們會因為獲得了總冠軍就心甘情愿地扮演“陪跑者”的角色嗎?NBA在文明進化的同時也失去了血性,這是公認的事實。與其喋喋不休地抱怨,不如做好自己的本分,全力爭取每一場比賽的勝利。“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東部的競爭環境不足以讓詹姆斯在整個賽季都保持高強度的競技狀態,這也直接導致了他的隊友受到影響。如今,來自球隊內外的刺激讓詹姆斯的職業生涯陷入混亂,同時也讓他產生了巨大的動力,到底這次劇變會不會成為詹姆斯職業生涯又一個轉折點?新賽季將會給我們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