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磊 梁敏璐 趙秀蘭 榮文笙 徐韜
大連開發區3歲兒童乳牙齲病患病狀況及相關因素分析
劉磊 梁敏璐 趙秀蘭 榮文笙 徐韜
目的了解大連開發區3 歲兒童乳牙齲病患病狀況及影響因素。方法采用多階段、整群隨機抽樣方法,抽取15 所幼兒園里全部3 歲兒童進行口腔健康檢查和兒童家長的問卷調查。參照世界衛生組織推薦齲病診斷標準,問卷內容包括兒童的基本信息、口腔衛生習慣、飲食習慣,家長的口腔健康知識及口腔健康態度以及社會經濟因素。使用SPSS 16.0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算乳牙齲患病率和齲均。采用卡方檢驗,獨立樣本t檢驗和單因素方差分析以及Logistic回歸分析比較組間差異及齲病的影響因素。結果共有1 220 名3 歲兒童完成口腔健康檢查,其中964 名兒童家長(79.8%)完成問卷調查。3 歲兒童乳牙齲病患病率為62.8%,齲均3.40,齲面均7.34,男女間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兒童攝入甜食和含糖飲料的頻率(P<0.05),父母的最高學歷水平(P<0.05)與兒童是否患齲相關。結論大連開發區3 歲兒童乳牙齲病患病狀況較嚴重,患齲與進食含糖食物和飲料的頻率及家長的教育水平有相關性。
齲病; 乳牙; 發病率; 影響因素
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我國 5 歲兒童乳牙齲患病率 66%,齲均3.5[1]。我國兒童乳牙齲有著患病率高、發病早、范圍廣、進展速度快的特點,但自覺癥狀不如恒牙明顯,往往容易被家長忽視。本研究目的是調查大連開發區3 歲兒童的乳牙齲病患病狀況及相關因素,為乳牙齲病的預防提供信息。
1.1 調查對象
大連開發區共有79 所登記的幼兒園。本研究采取多階段、分層、整群抽樣的方法抽取幼兒園和調查對象。第一階段,把79 所幼兒園按照規模劃分為大、中、小3 層,每層采取簡單隨機抽樣的方法各抽取5 所幼兒園,對入選幼兒園(共15 所)的所有3 歲兒童家長召開家長會,說明調查的內容和過程,并請家長簽署知情同意書。只有簽署知情同意書的兒童才進行口腔檢查和家長的問卷調查。
1.2 口腔檢查
齲病的診斷參照WHO《口腔健康調查基本方法》(第4版)齲的診斷標準[2]。使用帶光源口鏡、CPI探針,兒童躺在小桌上完成檢查。兒童在進行口腔檢查之前刷牙清潔牙齒。
1.3 問卷調查
調查問卷主要包括兒童的人口統計學信息、口腔衛生習慣、飲食習慣、家長的口腔健康知識及口腔健康態度、家庭社會經濟狀況等。問卷調查由幼兒園老師發放給兒童家長,家長填寫之后收回。
1.4 統計分析
所有數據使用Excel 2007進行錄入及核查,使用SPSS 16.0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算乳牙齲病的患病率、齲均和齲面均。齲病患病率之間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齲均之間的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和單因素方差分析。以是否患齲為因變量,以問卷統計的各項分組為自變量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齲病的影響因素。顯著性水平設為 0.05。
2.1 調查兒童的齲病患病狀況
15 所幼兒園共1 220 名3 歲兒童完成了口腔健康檢查,平均年齡為3.45 歲。其中男生614 人,占50.3%,女生606,占49.7%。
本調查人群乳牙齲病患病率為62.8%,齲均為3.40,齲面均為7.34(表 1)。男女兒童患齲率、齲均、齲面均間的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從齲齒的分布來看,82.0%的齲齒集中在1/3兒童中,這部分兒童的齲均為(顯著性齲均指數SiC)高達8.26。
據《新劇史》記載,丙年(1905年)春正月,李叔同主事的“群學會”中出現了演劇“籌款”活動:“群學會則以經費支絀,乃藉劇籌款。事屬創舉,名貴異常,故售券甚易易。統計售券所得,達四百金以上。自是素人演劇,漸成市道”[2]51。

表 1 調查兒童的齲病患病狀況
注: *為獨立樣本T檢驗, #為卡方檢驗
不同牙位的乳牙患病狀況不同(圖 1),不同牙位的乳牙齲病患病率,由高到低依次是上頜乳中切牙、下頜第二乳磨牙、上頜乳側切牙、下頜第一乳磨牙、上頜第一乳磨牙、上頜第二乳磨牙、上頜乳尖牙、下頜乳中切牙、下頜乳尖牙、下頜乳側切牙,左右分布基本對稱。
2.3 問卷調查
2.3.1 兒童口腔衛生習慣 “開始刷牙時間”、“刷牙頻率”、“家長是否幫助刷牙”這3 個問題應答率均大于90%,“含氟牙膏的使用”應答率為87.0%。刷牙頻率不同的兒童齲均間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每天刷牙2 次以上的兒童齲均最低。沒有發現兒童開始刷牙的時間、家長是否幫助兒童刷牙以及是否使用含氟牙膏等因素與兒童的齲病患病率和患病程度間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2 兒童飲食習慣 兒童的飲食習慣的問卷調查

圖 1 不同牙位的齲病患病率
包括而攝入甜食、含糖飲料2 類食物的頻率,是否有睡前進食的習慣。頻率分為4 個等級,分別為大于等于2 次/d、1 次/d、小于1 次/d、從不,分別記為3、2、1、0 分,通過將2 類食物的得分相加,總得分范圍為0~6,得分越高表示進食這2 類食物越頻繁。不同飲食習慣得分的兒童齲均間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攝入2 類食物越頻繁,齲均越高。75.3%的幼兒有睡前吃零食或喝牛奶飲料的經歷,其中27.4%的兒童養成了睡前吃零食及喝牛奶飲料的習慣,但睡前進食習慣不同的兒童齲均、齲病患病率間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3 家長口腔健康知識及口腔健康態度 口腔健康知識包括四道題,回答正確記1 分,不正確記-1 分,不知道記0 分。得分越高表示家長的口腔健康知識水平越高。家長口腔健康知識得分不同的兒童齲均、齲病患病率間的差異并無統計學意義(P>0.05)。口腔健康態度包括3 個問題,調查了對口腔健康的重視程度,選項分為“同意、不同意、無所謂”,分別記為1 分、-1 分、0 分,得分越高表示對口腔健康越重視。家長口腔健康態度得分不同的兒童齲均、齲病患病率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3.4 家庭社會經濟狀況 調查兒童中,低收入家庭(月收入小于4 000 元)占30.3%,中等收入(月收入介于4 000~8 000 元)占44.2%,高收入(大于8 000元)占15.1%。家庭月收入高的兒童齲均低于較低收入組兒童(P<0.05)。母親學歷不同的兒童齲均間的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 而齲病患病率間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父親學歷高的兒童齲均低于父親低學歷組的兒童(P<0.05)。

表 2 齲病患病狀況的單因素分析
注: &: 單因素方差分析; #: 卡方檢驗
2.4 齲相關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
以是否患齲為因變量(0=無齲,1=有齲),將兒童刷牙頻率、飲食習慣得分、父母的最高學歷水平、家庭月收入4 個自變量,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最終有2 個自變量進入方程(表 3),分別是飲食習慣得分、父母的最高學歷水平。兒童攝入甜食和含糖飲料越頻繁,患齲的風險越高(P<0.05,OR=1.16),父母最高學歷水平高的兒童比父母學歷水平低的兒童患齲風險低(P<0.05,OR=0.59)。

表 3 齲病相關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
3.1 大連開發區3 歲兒童患齲病狀況嚴重
根據2005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遼寧省的5 歲兒童的乳牙患齲率為73.86%,齲均為4.38,均明顯高于全國平均水平[3]。各地開展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4-8],3歲兒童的患齲率為47.0%~68.3%,齲均為2.17~3.69,不同地域的差異較大。本部分調查顯示大連開發區3 歲兒童的患齲率為62.8%,齲均為3.39,在全國范圍內亦屬于較高的水平,說明大連開發區兒童乳牙齲病發病早,程度重,有必要實施早期的預防和干預措施。
第三次全國流調顯示,5 歲兒童的齲病患病狀況呈兩極分化,近80%的齲齒集中在1/3的兒童中[2]。本次調查的3 歲兒童中亦有類似的結果,81%的齲齒集中于1/3的兒童中,這部分兒童的齲均(即顯著性齲均指數)高達8.26。在口腔醫療保健資源相對匱乏,人力、物力尚不足的情況下,進行乳牙齲齒預防時,早期預測并發現齲病的高危兒童,將有限的資源應用于高危兒童,可充分提高口腔公共衛生措施的成本效果。
本調查人群齲齒最好發的牙位為上頜乳前牙。嬰幼兒齲的好發與不良的喂養習慣關系密切[4][5]。嬰幼兒從出生后,其飲食多以含糖量高的乳品、流質食物為主,并且家長以奶瓶進行喂養,在孩子入睡的時候亦以奶瓶進行安撫,上頜乳前牙由于周圍唾液量較少,長期浸泡在乳汁和含糖液體當中,較其他部位更早、更容易患齲。除了頻繁的夜間奶瓶喂養以外,1 歲以后仍進行頻繁的母乳喂養亦會增加嬰幼兒齲的患齲風險[4]。本研究中超過60%的兒童在3 歲入園時已患齲,說明齲齒的預防應從更早的時間開始,從兒童牙齒萌出,甚至母親開始懷孕時開始。
3.2 齲病的相關因素分析
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對于齲病的預防至關重要[9],在第一顆乳牙萌出家長就應幫助兒童清潔牙齒,有利于兒童從小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本問卷調查中,大部分幼兒在2 歲以后才開始刷牙。鄧輝等[10]在2006 年針對1~4 歲的兒童進行調查發現,在1~2 歲兒童齲病患病率為29.8%。同時,調查結果亦顯示,僅有10%的兒童每天刷牙2 次,且只有少部分家長做到每天幫助孩子刷牙。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可以有效地預防齲齒[11][12],兒童使用含氟牙膏有一定的風險性,需要家長幫助使用。本調查的兒童中每天刷牙2 次的比例和含氟牙膏使用率都比較低,說明家長尚未接受或對低齡兒童實施這些有效的口腔清潔衛生措施。
高糖的飲料或食物在餐間頻繁地攝入增加兒童的患齲風險[4,13]。在本研究當中亦發現,齲病的發生與含糖的食物及飲料的攝入頻率具有相關性,攝入含糖食物或飲用含糖飲料越頻繁,更容易患齲。控制餐間的飲食及飲料攝入對于預防乳牙齲齒非常重要。
Marcos 等[13]在巴西的調查中也發現在收入差距大的地區,兒童齲病的患病率更高,患病程度也更嚴重。本研究中,家庭收入低的兒童齲均與家庭中高收入的兒童相比具有統計學差異,家庭收入低的兒童患齲程度更嚴重。在相關性分析中發現兒童齲病的發生與父母受教育程度相關,父母受教育程度低的兒童更容易患齲。這可能與受教育程度較高的父母一般擁有較好的口腔保健知識,對于口腔健康的重視程度亦更高,其子女亦更容易建立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及飲食習慣有關。
總之,大連開發區3 歲兒童齲病患病率高,患病程度重,乳牙齲病分布呈兩極分化,齲病的嚴重程度與兒童飲食習慣、父母受教育程度相關。有必要通過加強家長的口腔衛生宣教,及早采取有效的公共衛生措施,預防并控制兒童乳牙齲病的發生和發展,提高兒童的口腔健康水平。
[1] 齊小秋. 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報告[M].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8: 3.
[2] WHO.Oral health surveys: Basic method[M]. 4th Ed, 1997: 40-44.
[3] 詹福良, 程睿波, 張穎, 等. 遼寧省5歲兒童齲病流行病學調查十年對比分析[J]. 口腔醫學, 2010, 30(2): 109-111.
[4] 張凱強, 張穎, 張思宇, 等. 沈陽鐵西區3歲兒童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結果分析[J]. 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 2012, 5(10): 604-605.
[5] 文萍, 劉壽桃, 郝高峰. 深圳市1008名3歲兒童患齲狀況抽樣調查[J]. 口腔醫學, 2011, 31(10): 620-621.
[6] 李楊, 張曄, 鄒靜, 等. 廈門市3-6歲兒童患齲危險因素分析[J]. 國際口腔醫學雜志, 2009, 36(6): 635-636.
[7] 曹新明, 許世挺, 馮靳秋, 等. 上海市3歲兒童嬰幼兒齲患病現狀和特點分析[J]. 廣東牙病防治, 2010, 18(12): 530-531.
[8] 張蓉, 林煥彩, 支清蕙, 等. 高發齲和無齲兒童的口腔健康行為及相關因素分析[J]. 中華口腔醫學雜志, 2007, 42(5): 298-299.
[9] 鄧輝, 徐征. 北京市1-4歲兒童齲流行情況調查及其危險因素的初步分析[J]. 現代口腔醫學雜志, 2006, 20(4): 418-421.
[10]Harris R, Nicoll AD, Adair PM, et al. Risk factors for dental caries in young children: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literature[J]. Commun Dent Health, 2004, 21(1 Suppl): 71-85.
[11]Carey CM. Focus on fluorides: Update on the use of fluoride for the prevention of dental caries[J]. J Eviden Based Dent Pract, 2014, 14 Suppl: 95-102.
[12]Tinanoff N, Kanellis MJ, Vargas CM.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epidemiology mechanisms, and prevention of dental caries in preschool children[J]. Pediatr Dent, 2002, 24(6): 543-551.
[13]Pattussi MP, Marcenes W, Croucher R, et al. Social deprivation,income inequality,social cohesion and dental caries in Brazilian school children[J]. Soc Sci Med, 2001, 53(7): 915-925.
Prevalenceandrelatedfactorsofdentalcariesin3-year-oldchildreninthedevelopmentdistrictinDalian
LIULei1,LIANGMinlu2,ZHAOXiulan3,RONGWensheng1,XUTao1.
1. 100081Beijing,DepartmentofPreventiveDentistry,PekingUniversitySchoolandHospitalofStomatology,China; 2.DepartmentofEndodontics,GuangdongProvincialStomatologicalHospital,Guangzhou; 3.DepartmentofDentistry,DalianEconomic&TechnologicalDevelopmentAreaHospital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and related factors of dental caries in 3-year-old children in the Development District in Dalian.MethodsA multi-stage, randomized, cluster sampling method was used in the cross-sectional study. All 3-year-old children in the selected 15 kindergartens were invited to take part in the oral health examination conducted by 3 calibrated examiners. The WHO recommended caries diagnosis criteria were used. The structured questionnaire including the information of children's oral hygiene habits,dietary habits, parents' oral health knowledge and socioeconomic status was completed by the parents.Results1 220 3-year-old children completed the clinical oral examination and 964 children's parents(79.0%) finished the questionnaire. The caries prevalence in 3-year-old children was 62.8%, and the mean dmft and dmfs scores were 3.40 and 7.34, respectively. No differences in the prevalence of caries, mean dmft and dmfs scores were found between boys and girls(P>0.05).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frequency of sweets and sugar-containing beverages consumption(P<0.05), parents' education level(P<0.05) we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the caries prevalence.ConclusionThe prevalence and severity of dental caries in 3-year-old children in Dalian Development District were high and the frequency of consumption sugar-containing foods and beverages, parents' education level were related to the decay prevalence.
Caries;Primaryteeth;Prevalence;Relatedfactors
100081, 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口腔醫院口腔預防科(劉磊榮文笙 徐韜); 廣東省口腔醫院牙體牙髓科(梁敏璐); 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醫院口腔科(趙秀蘭)
榮文笙 E-mail: rongwensheng@vip.sina.com
R780.1
A
10.3969/j.issn.1001-3733.2017.04.012
(收稿: 2016-12-26 修回: 2017-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