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以德 高艷艷 王曉蓮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居民生活品質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生活質量要求不斷提高,一定程度上,對農作物無公害栽培技術發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無公害作物,就是沒有被污染,無農藥殘留,安全優質的食物。目前,我國無公害農作物栽培技術是農業發展的重要課題之一,基于此,本文主要論述了農作物無公害栽培管理技術相關知識,希望對我國農作物無公害栽培管理能夠提供參考。
關鍵詞:農作物;無公害栽培;管理
中圖分類號:X503.23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1032024
引言
無公害農作物,就要沒有農藥殘留,一種未受污染的健康綠色食物。社會經濟發展的同時,居民有了新的生活品質要求,更加關注食物品質,尤其是衛生與安全健康,由此為農作物無公害栽培管理技術提供了新的發展契機。而這種技術的發展,也是農業發展與滿足社會綠色、衛生產品需求的趨勢,在農作物栽培生產中應用此項技術,使得農作物品質與衛生安全性得到提高,對農業發展與優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 農作物無公害栽培技術必備條件與發展現狀
1.1 必備條件
無公害栽培技術,就是在種植與培養農作物時,盡可能采用無公害物質替代化學物質,要注意病蟲害防治與施肥。施肥時,施加有機肥與底肥非常重要,掌握土壤實際情況,根據作為實際生長需求施加與調節廢料。病蟲害防治方式有很多,主要以生物防治為主,一定程度上避免使用農藥。另外,土地質量管理也非常重要,為了確保農作物的安全與產量,就要確保土壤質量與環境的無公害話。采用無公害栽培技術時要注意很多問題,從根本上提高作物產量與質量,從而滿足人們對健康與綠色作物的根本需求。
1.2 發展現狀
近年來,我國農業部及部分農業研究人員,深入研究農作物栽培管理技術,但目前取得的研究成果與效益還不客觀。同時因我國土地面積大,農作物種類豐富,因而在實際農作物無公害栽培中還存在很多客觀問題,且我國人口多,農作物日需求量大,但農作物無公害栽培技術還沒有得到廣泛推廣,因而在實際生產中,該技術并沒有創造明顯的經濟效益,基于此,農作物無公害栽培管理技術的發展受到了嚴重的影響。
2 農作物無公害栽培管理技術創新
2.1 加大無公害栽培技術質量管理與推廣
建立標準產業園,全面提高農作物產量與品質,實現產銷一條龍服務目標,提高產業基礎能力,凸顯區域發展優勢,創造品牌效應,利用規?;瘍瀯?,推動區域農作物無公害生產進程,為后期市場品牌價值、知名度與市場占有率的提高創造基礎。在技術推廣中,以蔬菜為例,積極建設集約與規模話蔬菜育苗場地,做好集約化育苗關鍵技術與設備的財政支持,加大集約化育苗場地中央財政資金扶持,從根本上提高無公害蔬菜優質種苗的生產覆蓋與自給率。此外,因無公害栽培管理中具有一定的市場與自然災害風險,應采取有效措施應對此類風險,盡可能降低其對農作物帶來的影響。對無公害農作物生產,加強氣候、市場變化等方面預警監測力度;積極推進政策性保險行業的發展,提高無公害農作物栽培管理技術的風險抵御能力,為無公害農作物健康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2.2 做好農作物的增質提效
在農作物無公害栽培管理中,為了做好增質提效,給予溫室、大棚等項目加大政策優惠支持力度,完善設計,實現標準化建造,以此提高生產設施的性能,促進作物增產增效,實現標準與流程化技術管理目標,提高農作物市場供應與風險抵御能力,建設規?;a基地與園區。根據各地區實際情況,依照特色、規模與品牌等農作物產品開發原則,重點開發生產條件優越、產業基礎好、擁有廣闊市場前景的特色農作物產品,打造地區特色品牌產品,提高產品市場綜合競爭力與份額,促進本地區無公害農作物的穩定發展,從而為本地區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推動本地區經濟發展。
2.3 合理選擇栽培場地,改善土壤污染情況
在農作物生長中,種植環境對其生長質量有決定性作用,所以合理選擇種植場地顯得尤為重要。相關政府行政部門要對農村地區污染大、建設不合理的工廠加大處罰力度,栽培場地及其周邊地區,嚴禁排放廢水與廢氣等污染物,從源頭上控制污染。違規工廠整治完成后,有效改善土壤污染情況,盡可能降低對農作物造成的危害。對于所選場地,要做好全面選擇,盡可能選擇無污染或污染不大的區域,為無公害農作物創造優良的生長環境,促進栽培質量的提高。
2.4 科學施肥,對栽培方式進行創新完善
作物生長中,如果長期使用化肥農藥,就會對生長土壤與水質帶來很大的危害,直接破壞土壤內部固有的生態平衡性,影響作物產量與質量,所以,推行無公害農作物栽培技術,必須要科學控制肥料用量,不能為農作物隨意增施肥料,要嚴格依照現代科技有效控制添加劑量。因長期使用肥料,嚴重危害土壤,當前在實際生產活動中,嚴格掌控肥料劑量,條件允許情況下,對作物盡量不施肥,以防污染土壤,降低其承受力。如果施加輔助原料,必須要施肥時,也要盡可能選擇有機肥。
2.5 品質選取有優質,農藥用量控制合理
作為技術管理人員,要通過學習更好的掌握無公害栽培管理技術,深入了解技術要點,明白不同生長階段,農作物呈現的不同特點,有效控制病源。病害發生后,要選用人工捕捉物理防治法,如果病害較為嚴重,就要利用農藥進行控制,但必須要嚴格控制藥物用量,以防量大影響作物生長。另外,在農作物栽培前,種植品種選擇必須要科學合理,如果作物品種好,作物產量就會提高,更好的抵御病害侵襲,作物自身也會具有更好的病害抵御能力,降低農作物病害影響,藥物用量也會相應減少。
2.6 建立健全農作物無公害栽培產業體系
無公害農作物栽培技術從成熟,到園業化規模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的,這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對于無公害栽培產業來講,應先從產業化基地的建設進行,逐漸朝向園區化規模轉型,最終提高效益。針對農作物選取,不但要突出當地特色,還要根據經濟市場發展方向,對當地環境進行改善時,比如溫室大棚與工程的建設等,當地政府要全面做好資金支持,打造一體化生產規模,增強無公害農產品品牌效應,從根本上提高產品市場份額與綜合競爭力。
2.7 對無公害農作物新型經營主體加強開發力度
無公害農作物栽培管理中,要想促使其與社會發展接軌,不僅要采用傳統的農作物栽培方法,還要在此基礎上不斷優化栽培技術。技術優化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技術優化,合理規劃項目,向規?;l展轉型,推動傳統個體化發展轉為集約化發展。目前,我國無公害農作物發展推廣還不夠廣泛,對相關管理部門來講,要不斷完善相關管理機制與政府幫扶政策,加大宣傳與推廣力度。另外,對栽培管理技術加大科研力度,研究出更多的優質無公害農作物產品。
3 結束語
隨著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的提高,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無公害農作物栽培管理技術的推廣與應用。因而在實際生產中,要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推動無公害農作物實現集約、規模與高效化生產目標,推動農業生產改革步伐,確保居民無公害農作物消費需求得到滿足的同時,推動社會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謝會群,胡勇義.農作物無公害栽培管理技術探討[J].現代園藝,2016(21):52-53.
[2]寧寶峰.淺析農作物無公害栽培的管理技術[J].農業與技術,2017,37(3):116-117.
[3]程喜.農作物無公害栽培管理技術分析[J].農民致富之友,2017(8):139.
[4]張亞軍.淺析農作物栽培無公害栽培的管理技術[J].農民致富之友,2017(11):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