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其鼐
那是1999年秋高氣爽的一天,我降生在東北阜新這個物阜民豐、社風淳厚的小城市。那時我們的祖國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全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過20多年艱難的改革和不懈的奮斗,我們的國家正蒸蒸日上,物質財富日漸豐富,精神文化生活也越來越多彩,政治生活更加開放和民主,全國老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小康。
我的家庭也算是小康之家,父母都是工薪階層,可保證衣食無憂。從小我就在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的細心呵護下安寧、快樂、幸福地成長。如用顏色來形容我的生活,那一定是鮮亮的紅色,沒有任何灰黑色的痕跡。然而那一天我從阜新萬人坑死難礦工紀念館回來,我的心便再也無法平靜。強烈的震驚刺痛著我的小心臟,很長一段時間我被痛苦和憤怒的情緒籠罩著、包裹著揮之難去,從此在我生命里深深地注入了這種讓人深感不安、恐懼、憤怒、痛苦的黑色記憶,再也無法抹掉。
阜新萬人坑死難礦工紀念館坐落在遼寧省阜新市太平區孫家灣兒街道新園街一號。這里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是青少年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
蒼松翠柏中的阜新萬人坑死難礦工紀念館莊嚴肅穆。“抗暴青工遺骨館”與“死難礦工遺骨館”東西相對。此遺址形成于1936年—1945年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時期,共有遺骨七萬具。這七萬礦工有病死的、餓死的、被打死的、活埋的……總之都是被日本侵略者折磨致死,無一例外。據史料記載,礦工的生活極其悲慘,沒有任何人身自由,住處是高墻鐵絲網圍著,上下班被押送,強迫在沒有任何安全保障的礦坑內超強度的勞動挖煤,卻挨餓受凍,吃發霉發臭的食物,住的是四面透風的工棚,工錢也被侵略者及其走狗層層盤剝、克扣。還要經常遭受劊子手的錘子、鎬把、榔頭、洋刀的毒打、殘害。日本侵略者為了侵奪負心的煤礦資源,施行慘無人道的“只要煤不要人”的人肉開采政策,礦工們的生命似螻蟻,只是侵略者挖煤的活工具,每天掙扎在死亡線上九死一生,病了干不了活就被推進死人與活人摻雜在一起臭不可聞的死人倉庫,湊夠了數就一車一車地拉到萬人坑扔掉。
在遺骨廳中,有以求生的本能張著口向上爬姿態的遺骨,有捆綁著鐵絲的遺骨……這七萬具遺骨以各種不變的姿勢無言地控訴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瘋狂掠奪煤炭,殘暴奴役中國勞工的滔天罪行。鐵證如山、不容狡辯和否認。
每當眼前浮現那累累白骨,我的心就一陣陣發緊,一股刺骨的冰冷直叫人手腳發麻,隨之而來的是滿腔的憤怒。為什么日本鬼子敢在我們的家園橫行霸道、肆無忌憚地掠奪資源、殘害我的同胞?答案就是落后就要挨打,贏弱就要被欺辱!當民族國家不強大就必然受到侵略,亡國奴的命運注定是如此悲慘!
阜新萬人坑是留在中國人生命里的黑色記憶,我們要永遠記住這段恥辱痛苦的歷史。記住不是為了仇恨,是為了牢記落后就要挨打的沉痛教訓,是為了告誡人們受到侵略的歷史不能重演,是為了激發愛過激情、凝聚力量、振興中華。
今天我的祖國和人民經過近四十年改革開放的艱苦創業歷程,已經擠進了世界大國的行列,國民生產總值已達世界第二位,高科技、軍事實力及綜合實力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我們已經徹底地改變了建國初積貧積弱的歷史事實,如今我的祖國已經成為世界影響力巨大的民主國家,以自己的巨大成就向全世界人民的發展提供著國智慧和中國道路。
作為中華兒女的我們真是為我們的國家能取得這樣的巨大成就感到無比的自豪和驕傲。但我們也不能盲目樂觀,我們深知前途光明、道路曲折的大道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我們一代代中華兒女沿著馬克思主義指引的人間正道堅持不懈地銳意進取和不懈的努力。
身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子,我立志一定要刻苦學習知識,努力鍛造意志品格,日益增長智慧本領,堅定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理想信念,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涵養精神、錘煉心智,努力為國家民族的富強而多做貢獻!
為了讓后代子孫永遠安寧、和平幸福地生活,永遠遠離苦難的黑色的記憶,讓我們在以史為鑒中奮發有為、砥礪前行,為早日實現中國夢而艱苦奮斗!頑強奮斗!不懈奮斗!
我們要牢牢記住:
勿忘國恥!圓夢中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