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稻葵
應該向美國學習什么
□ 李稻葵
美國作為當今世界的超級大國,其實力的基礎毫無疑問是創新。那么,美國創新活力的基礎是什么呢?基礎就是其開放、包容和多元的精神。只有包容才能使那些看上去離經叛道的思想最終發展為創新的火花;而包容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其文化和種族的多元性;文化與種族的多元性又來自于其制度的開放性。開放能夠保證不同思想的人群得以融入到主流社會之中來。在美國,那些極具創新的天才型人物,他們都有各自行為方式、思維方法上的怪異性。如果這些偉大的人物生活在其他國家,或許其創新思維在成才之前就會被扼殺掉,最終不可能成為改變社會的巨子。
學習開放、包容與多元的精髓的切入點應該是教育體系。固然美國的高等教育備受全球各國推崇,但是應該看到美國最具創造性的是一大批有特色的中小學。最近幾年我接觸過的一些美國中小學,它們給我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是,入學第一天學校就反復強調,學生們必須有包容、平等的心態,不許因為同學們的長相、膚色、智力水平、家庭背景等任何原因而歧視,要尊重每一位同學。這種包容性的氛圍,使得每一個同學能夠自由地在學校發揮和成長。
未來二十年,中國的確能夠涌現出一批躋身全球一流大學行列的高等院校。但令人擔憂的是,我們的中小學教育有沒有足夠的包容心、開放度和多元化的氛圍,從而讓中國未來各種各樣的人才能夠泉涌般出現。這一點是我們最應該向美國學習的。
(摘自《改革內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