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宅巍
國共兩黨對南京大屠殺的共識
□ 孫宅巍
面對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的暴行,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這兩個有合有分、有打有和、政治觀點異多同少的政黨,各自抱有何種看法?這一問題,一直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日本右翼勢力為了達到否定侵略歷史、翻歷史定案的目的,更不惜歪曲史料,任意編造,誣稱國共兩黨早期均未提及南京大屠殺,何應欽在軍事報告中“未曾提到‘南京大屠殺’”,“中國共產黨政府當初也曾采取不介入的態度”。可是,事實證明,國共兩黨在抗戰期間及戰后,雖有摩擦,甚至發展為彼此血戰,但在關系民族榮辱的南京大屠殺問題上,卻有著驚人的一致與共識。
侵華日軍的南京大屠殺暴行,最早通過英美記者向國際社會發出快訊,立即引起國內外一片震驚。身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的國民黨和共產黨,從團結民眾、抗日御侮的大局出發,都運用了各種手段,深刻揭露日本侵略者罪惡本質,嚴厲譴責日軍暴行。
國民黨的中央通訊社及時報道了發生在南京的慘劇。該社1937年12月22日發出電訊:“日軍入城,聽任軍隊從事有組織的劫掠,并任意強奸婦女,繼復大事屠殺,四日中被殺者約五萬人。日軍并侵入難民區,而將所有壯丁借口謂系中國士兵,悉數加以槍決,目前尸骸堆積如山。”1938年2月該社報道說:“自12月13日南京城陷后,十余日內,每日均有十余卡車,滿載非武裝人民向城外駛去,總計不下萬人,慘遭屠殺。以后遇有市民在街中行走,或在房屋內發現,敵兵認為形跡可疑者,立即驅至新街口廣場上,一律以機槍擊斃。倘被捕市民,地近河池,則敵兵必推溺河內”,“兩月間,我市民被屠殺者約有八萬人之多,迄至今日,其摧殘暴行,尚無休止?!睍r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兼行政院長的蔣介石,在1938年1月22日的日記中痛陳:“倭寇在京之殘殺與奸淫未已,似此獸類暴行,彼固自速其滅亡,而我同胞之痛苦極矣!”1938年春,國民黨中央宣傳部秘密派遣4名外籍人士,攜帶有關日軍在南京及其他各地暴行的英、日文宣傳品,馬吉牧師在南京現場拍攝的日軍暴行影片400尺,以及第三國人與日人自己拍攝的日軍暴行照片,去到日本,分別贈送、傳閱,給東京各使館人員及開明之日本紳士演映影片,并向各駐日使館人員、各駐日通訊社記者、日本工商界領袖、日本基督徒、日本政黨要員及機關公務員等,作個別談話,“告以日軍對華作戰之不智,若何破壞其自己之市場,若何毀滅其自己之戰斗力量”,取得“相當收獲”。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于1938年6月出版的《日寇在華暴行記略》一書中,即收入大量有關南京大屠殺的暴行事實,內稱:“寇軍占領南京后燒殺奸擄,無所不為,把那動人懷想,發人詩思的歷史上名城,變成了一座人間的地獄?!?/p>
1938年1月剛剛創刊的中共機關報《新華日報》,多次以醒目標題報道了侵華日軍在南京的血腥暴行。3月9日,該報以《日寇在南京獸行》為題,系統揭露了日軍在南京殺、燒、淫、掠的野蠻行徑。報道稱:“十三日晨,敵大部入城,全市悲慘黯然,頓陷恐怖狀態,初則任性燒殺,繼則到處奸掠”,“在城內有大批保安隊約4000余,以及每日搜捉之壯年民眾,被認為戰士者,每日必有數千,均押赴下關,使其互為束縛,再以機槍掃射,不死者益擲以手榴彈,或以刀刺迫入地窖,或積疊成山,聚而焚之。城內之各池塘及各空宅,無一不有反縛被殺之尸體,每處數十百計不等。綜計旬日之間,死者六七萬眾?!?月30日,該報又以《南京同胞慘遭蹂躪》為題,指出:“倭敵自侵入首都以來,其對我軍民之種種殘殺淫掠行為,可謂窮兇極惡,慘絕人寰?!痹搱蟮肋€歷數日軍虐殺傷兵,殘殺難民的暴行,并舉例說:“12月22日,敵軍用大號卡車數十輛,裝難民數千,至郊外掘壕,掘就即以繩捆縛,迫令下壕,以刺刀亂刺至半死,即以泥土活埋之。”《新華日報》還在1月23日、25日分別以《恐怖的南京城/大火卅九日未熄》《南京紫金山下殺人競賽/寇軍暴行慘絕人寰》為題,詳細報道了南京大屠殺的真實情景。當時以民主人士身份出現,擔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廳長,而實際由中共領導人周恩來直接領導開展工作的郭沫若,于1938年6月親為田伯烈所編著《外人目睹中之日軍暴行》一書中文版作序。該序針對日軍在南京的暴行尖銳指出:“說到屠殺與奸淫的手段之酷烈,尤其有令人發指者。已經解除了武裝的士兵,被誑騙了去集團地加以掃射或焚燒。十一二歲的女孩子,五六十歲以上的老嫗,均難免于淫者的魔手。有的在奸淫之后還要繼之以殘殺,繼之以死后不可名狀的侮辱。這罪孽,在人類史上,實在是留下了不能洗刷的污跡的?!敝泄差I導下的延安時事問題研究會于1939年編輯出版了《日寇在淪陷區的暴行》一書,書中特地輯錄了由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記錄、公布的日軍暴行12起,內容涉及燒、殺、淫、掠等各種暴行。該書稱:“敵人在淪陷區燒、殺、淫、掠,罄竹難書”,“是可忍,孰不可忍!血債是要用血來還的”!
面對侵華日軍的南京大屠殺,南京軍民和中國人民并沒有沉默,也并非全都引頸就戮、逆來順受。大量歷史資料證明:南京軍民在南京大屠殺中,人數不等、程度不同、形式多樣地進行了力所能及的抗爭。他們在城陷時有戰斗,屠殺中有反抗,慘案后有斗爭。其中,特別應指出的是,國共兩黨面對日軍的血腥暴行,都采取了有組織的、持久的頑強抗爭,針鋒相對地打擊日軍和日偽政權,為在南京大屠殺中死難的30萬軍民報仇雪恥。
南京淪陷后,國民黨與國民政府繼續采取各種形式,在南京地區開展旨在對付日偽政權及其軍隊的軍事行動與暗殺行動。
1938年1月2日,正值日軍瘋狂進行南京大屠殺的恐怖時期,根據中蘇兩國空軍共同商定的計劃,蘇聯志愿航空隊轟炸機大隊從漢口起飛,空襲日軍控制下的南京機場,炸毀日機20余架。1月26日,中蘇飛行員再次駕機成功地轟炸了南京機場,“從機場上升起了巨大的火舌和一團團黑煙,響起了猛烈的爆炸聲,停機坪上激蕩著爆炸的氣浪,機場周圍籠罩在一片煙與火之中。這是加過油的日軍轟炸機、油庫和彈藥庫在爆炸和燃燒”。在轟炸后的空戰中,又一舉擊落4架日機,有1名中國飛行員在空戰中犧牲。
1939年6月10日,日本駐南京總領事館的員工詹長麟、詹長炳兄弟,受軍統指令,利用總領事館舉行宴會的機會,放置毒酒,致兩名日人斃命,日外務省政務次長清水和日本駐南京總領事堀公一也昏迷不醒,使日本侵略者震驚不已。詹氏兄弟在逃離南京后途經上海時,致函日總領事堀公一,痛斥日軍在南京的暴行,慷慨表示:“我們親眼看到了日本兵在南京燒殺奸淫的一切獸行”,“我們既然做了此事,就不怕死,如果被你們捉住,愿為多數被你們蹂躪的人們報仇雪恥,死而無憾”。此外,國民黨、三青團等組織,還在南京陸續建立了地下組織,秘密開展抗日活動。
在南京淪陷和南京大屠殺暴行發生后,中共江蘇省委和活躍在蘇浙皖地區的新四軍,十分重視在南京建立秘密黨組織,開展各項發動群眾、打擊敵人的工作。最早來到南京的情報人員,是日籍中共黨員西里龍夫。1938年3月,當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的尸體還沒有掩埋、處理完畢的時候,西里龍夫便到達南京,擔任日本同盟社南京支社首席記者。經過他的安排,另一名中共黨員、情報人員陳一峰被錄取為“中聯社”首席記者。西、陳二人憑借他們所處的重要崗位,經常可以獲得十分有價值的情報。
在開展秘密工作的同時,中共領導的新四軍深入蘇南敵后,活躍在金陵城下,發動群眾,宣傳抗日,打擊日本侵略者。新四軍于1938年4月底組成先遣支隊,在粟裕的率領下,挺進蘇南敵后。5月4日,毛澤東致電新四軍副軍長項英,要求“在廣德、蘇州、鎮江、南京、蕪湖五區之間廣大地區創造根據地,發動民眾的抗日斗爭,組織民眾武裝,發展新的游擊隊”。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新四軍與當地游擊隊在南京附近不斷打擊敵人,為大屠殺中死難的同胞報仇。7月10日,新四軍成功地組織了湯山附近新塘伏擊戰,炸毀日軍汽車2輛,斃傷日偽軍40余人。7月14日,又搗毀京蕪鐵路板橋車站,擊斃日軍30余人。9月20日,新四軍偵察人員化裝進入南京城,張貼布告,抓捕敵探,迫使日軍宣布南京全城戒嚴。11月26日,新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