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小玲
(南通科技職業學院,江蘇 南通 226000)
江蘇省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現狀分析與對策
艾小玲
(南通科技職業學院,江蘇 南通 226000)
隨著社會經濟日新月異的發展,居民對物質生活的品質要求不斷提高,隨之帶來了快速增長的生鮮農產品需求。農產品冷鏈物流的效率和質量直接關系著消費者對生鮮產品的滿意度。首先對農產品冷鏈物流進行概述,然后對江蘇省農產品冷鏈物流現狀進行詳細分析,最后對江蘇省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探討,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江蘇??;農產品;冷鏈物流
2015年,江蘇省肉類、奶、水果、蔬菜、水產品類產量分別為369.43萬t、59.59萬t、914.78萬t、5 595.68萬t、522.11萬t。2015年果蔬、肉類、水產品冷鏈流通率為20%、30%、36%以上,冷鏈物流規模穩步增長。見表1與如圖1所示。
近年來,江蘇省加快了農產品產業化的進程,農產品加工業的產業規模也在不斷擴大。江蘇省農產品加工業不僅在農產品物流產業鏈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且加大了對農產品物流的需求并帶動相應農產品物流業發展。
綜上所述,江蘇省農林牧漁業以及相關的農產品加工業的快速發展不僅為江蘇經濟做出了突出貢獻,也帶動了農產品物流業的蓬勃發展。
近年來,各級政府部門為扶持和鼓勵農產品冷鏈物流的發展,相繼出臺了對應的政策和標準。2014年出臺了《江蘇省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將分地區建設水產品低溫庫、果蔬冷藏保鮮倉庫、家禽生豬冷藏冷凍冷庫。這些發展規劃的出臺,為江蘇省農產品冷鏈物流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表1 2010-2015年江蘇主要農產品產量(單位:萬t)

圖1 2010-2015年江蘇省主要農產品產量圖
國務院近幾年來也陸續出臺了相應的扶持政策:2012年《關于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的意見》,2013年《關于2013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意見》,2013年《關于2013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意見》以及2015年《關于落實發展新理念加快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若干意見》等。一系列冷鏈政策無疑給冷鏈物流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環境。
發改委2014年發布了《關于進一步促進冷鏈運輸物流企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2017年又制定《肉與肉制品冷鏈物流作業規范》、《道路運輸食品冷藏車功能選用技術規范》和《冷鏈物流從業人員職業資質》規范了食品冷藏車冷鏈物流中冷鏈作業、從業人員的職業資質等級劃分、包裝與標識、溫控與作業管理等方面的具體標準。這些規定及意見為冷鏈物流的具體運作提供了操作指南,使得冷鏈行業有標桿可選,有標準可依。
江蘇省第十三次黨代會明確要求,將大力發展“互聯網+”現代農業。隨著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對生活質量的追求以及消費模式的改變,消費者對生鮮農產品的需求快速增長,必然造成需要冷鏈運輸的農產品數量大幅增加,對農產品冷鏈物流的需求加速擴張。
生鮮農產品在城鄉居民的消費支出中的比重很大,一直呈上升趨勢。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鄉居民消費支出的恩格爾系數不斷下降,但支出金額不斷上升,說明居民更加注重對生鮮農產品質量的要求。
據2016年江蘇省統計局的統計數據,農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6 257元,人均消費支出為12 883元,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7 173元,人均消費支出為24 966元。恩格爾系數分別為28.1%,31.7%。居民食品消費結構發生了改變,首先是糧食的需求量下降;其次是果蔬、肉禽、水產品消費量的明顯增加,消費種類多樣化發展,果蔬消費的季節性差別也漸漸淡化。伴隨著城鎮居民生鮮農產品消費觀念改變,也促使生鮮農產品生產流通行業朝著優質高效的方向發展。
(1)交通設施。交通運輸是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的大動脈。到目前為止,江蘇省已經形成了多種方式相互補充的綜合運輸體系和立體化交通網絡,其中高速公路里程近5 000km,有9個民航機場,200km時速以上的快速鐵路里程1 530km。規劃指出到2030年,江蘇將形成"七縱十橫八聯"的高速公路網,總里程約6 500km。完善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為冷鏈的時效性提供了基礎保障。
(2)冷藏車數量。冷藏車的保有量是冷鏈物流基礎設施發展狀況的重要指標,2015年累計冷藏車銷售1.09萬臺,與2014年同期相比(1.13萬臺)下降2.9%,目前中國冷藏車市場總保有量達9.9萬臺。江蘇省冷藏運輸、保溫汽車共有約4 000余輛,總承載量達3萬t。冷藏車使用者主要是肉奶、冷飲和水牧產等副食品生產加工銷售企業和物資流通運輸公司。其中進出口企業自有冷藏運輸、保溫汽車的比例占15%-20%,主要用來運輸出口的肉奶類、水牧產、禽蛋類、新鮮蔬菜和水果,冷藏運輸車所占的比率很高。
(3)冷庫容量。冷庫的保有量標志著一個地區的冷鏈運作水平。根據全國30個省市冷庫容量排名的統計數據,江蘇省冷庫容量為276 870t位居全國第三。冷庫保有量為347.83t/萬人。江蘇省冷庫資源豐富,地區冷庫普及度較高。
高速發展的交通運輸業注重加強各運輸體系的有效整合,建立多種運輸方式綜合發展的全方位、立體化物流網絡體系,健全完善運輸功能,冷藏車和冷庫數量的持續增長為農產品冷鏈物流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現在冷鏈物流中涵蓋了各領域的技術,如冷鏈專業技術、冷藏信息技術等,現階段在江蘇省使用較多的物流信息管理技術主要有運輸倉儲管理系統、全球定位系統、無線射頻識別技術、物聯網技術等。
江蘇省促進冷鏈物流企業和生鮮電商合作共建冷鏈配送網絡,逐步建立冷鏈物流大數據分析中心。加快推廣RFID、GPS、GPRS等信息技術,建立可視化、一體化的生鮮農產品全程監控系統平臺。
江蘇省作為物聯網技術的先行者已經突破了一批核心關鍵的物聯網技術,例如傳感器網絡接口、傳感器與通信網融合、物聯網與云計算、大數據的結合等,有力的促進和帶動了全省的冷鏈物流信息技術的發展。
截止2015年,江蘇省有國家A級物流企業421家,其中國家4A級以上物流企業163家,數量居全國第一。物流企業運作水平不斷提高,涌現出一批專業的冷鏈物流企業如江蘇雨潤農產品集團有限公司、南京谷昌物流有限公司、南京安地物流有限公司、南通匯益食品有限公司等本地專業冷鏈物流企業。
江蘇省迅速推廣生鮮農產品直銷零售模式。不斷擴大本地生鮮電商的影響力如蘇食肉品電商、南京e鮮美、1號農場、常州萬家鮮等。推進農產品加工企業、農產品冷鏈物流中心與快遞企業的深度融合,構建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直銷平臺。
江蘇省將構建完善的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鼓勵冷鏈物流企業通過引入外資、合并兼并、參股等方式壯大企業規模和實力,培育發展一批冷鏈物流龍頭企業。同時鼓勵資金雄厚的大型零售企業如南京e鮮美、1號店等加快建設生鮮加工配送中心為社會提供專業第三方冷鏈物流服務。
一條完整的農產品冷鏈物流應該是貫穿農產品供應、運輸、倉儲、銷售全過程,目前江蘇省農產品冷鏈運作中出現了冷鏈斷鏈、冷鏈不冷的問題。具體分析如下:
首先在農產品供應環節,農民從田間地頭收獲了農產品后,由于沒有經濟實力承擔冷鏈物流設施的高投入,同時缺乏專業的知識和技術的支持,冷鏈意識不強,使得大多數農產品在產地不經預冷就以最原始的形態賣出,造成農產品的貶值。
之后在農產品運輸儲存環節中,企業在運作過程基本不執行相應的鮮活農產品儲藏、加工、運輸等相關的溫度標準,造成微生物大量滋生超標,導致生鮮農產品還未進入消費領域就發生變質,嚴重影響居民消費安全。
最后在農產品銷售環節,裝卸生鮮食品只能在常溫環境下進行,這就造成了冷凍食品的回化現象。同時零售企業沒有完善的冷柜管理制度、分類儲藏制度以及嚴格的檢查制度,存在冷藏食品堆載過多、時間過長以及不同溫控要求的食品混放等問題,影響了食品品質。
目前江蘇省大多數冷庫設備陳舊,管道嚴重腐蝕、大部分已使用超過30年,絕大多數都是平堆冷庫,利用率低于50%。目前江蘇省冷庫存在供給側矛盾,具體而言,供給的總體數量大于需求的數量,但是無效和低端的供給多,而設備先進、性能優良的冷庫供應量并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另外還存在著區域分布不均衡的問題,目前江蘇比較完善的農產品冷鏈設施基本集中在蘇南、蘇中地區,蘇北地區的相應設施還比較簡陋,運輸工具大多使用普通貨車,使用冷藏專業車輛的非常少,缺乏設備先進、規劃合理的冷藏庫,冷鏈物流技術裝備不足。
冷鏈物流的巨大商機蘊含著對冷鏈物流人才的巨大需求。農產品冷鏈物流專業人才的匱乏和人才培養的現狀遠遠滿足不了市場的需求和企業對專業人才的要求?,F在冷鏈物流企業錄用業務操作人員時,招聘條件中沒有強調具備冷鏈物流知識和經驗,由于專業的冷鏈物流人才的缺乏導致企業只能招收具有普通物流運作經驗的人員。省內高校的物流專業主要側重普通物流運作,相關課程中只有《特種貨物運輸》中會涉及到冷鏈物流運輸規范和知識,學生對生鮮農產品的特性、儲存保管的具體要求沒能掌握,冷鏈物流人才培養模式都是師傅帶徒弟邊學邊干,而沒有專業系統的培訓。人才培養涉及的一些理論知識都屬于20世紀90年代的內容,并沒有包含最新的知識,導致實際操作時不規范,造成農產品冷鏈物流效率低下,物流質量不能保證。
江蘇省冷鏈物流企業數量偏少,還處于起步階段,資源整合能力不強,且普遍規模小、實力弱,服務功能單一,經營管理粗放,整體效率與效益不高。從2015年公布的冷鏈物流企業100名名單中可以看出,只有南京谷昌物流公司進入了全國50名前列。大多數農產品冷鏈物流仍以自營物流為主,能夠提供專業化的全程監控的第三方冷鏈物流的物流公司占比低,且規模都較小。而且物流企業為了生存和占有市場還處于低級價格競爭階段,導致許多冷鏈物流企業沒有利潤來進行投資和擴大規模,第三方冷鏈物流企業發展滯后。
農產品是一種特殊的物品,在供應鏈整個體系流通中,對于時間、品質要求較高,運輸不合理,就會導致農產品腐壞變質。消費者對于農產品質量同樣也有較高要求。而農產品冷鏈物流從產地到最終消費者一系列過程中,缺乏合理有效的監督機制,只靠企業自律是遠遠不夠的。前幾年也出現過菜農追求短期利益,農藥用量過度,短期催熟的問題。解決這一問題,就要在生產、加工、倉儲、運輸、銷售企業等供應鏈成員間與政府機構、第三方機構完善食品安全質量監管體系,建立長久有效的監督機制平臺。
要解決農產品冷鏈物流斷鏈的問題首先要構建完善的冷鏈物流體系。至上而下構建包括農戶、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物流服務提供者、農產品分銷商直至最終客戶的冷鏈物流體系。在農產品冷鏈物流運作過程中利用具備進行車輛管理、倉儲管理、溫度控制、跟蹤追溯等功能的物流信息系統進行協調、控制和信息共享,最終實現合理配置農產品冷鏈物流資源,提高冷鏈物流的運作水平和效率,以滿足客戶對生鮮農產品快速、高質量的需求。同時積極推廣生鮮農產品直銷零售模式,通過社區生鮮農產品直營連鎖店、生鮮大篷車進社區、農企(校)對接直供、網上訂購電子箱配送、會員制定時、定量配送等模式,將生鮮農產品直接銷售給消費者。政府應該積極推進農產品加工企業、農產品冷鏈物流中心與快遞企業的深度融合,構建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直銷平臺。
產品冷鏈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主要集中在冷庫和冷藏車。冷庫建設方面,首先在全省范圍內合理規劃,實現與區域冷庫需求均衡配置,加強蘇北、蘇中尤其是農村地區的大型冷庫建設。其次在生鮮農產品銷售環節中,應根據區域消費特性,使批發零售冷庫實現其布局的便捷度和合理性。最后,要積極推進包括高貨架立體自動化冷庫等高端冷庫技術進入江蘇,推廣使用技術先進的制冷設備和環保經濟的制冷劑,實現綠色發展。冷藏車方面,一方面采取政策鼓勵農產品冷鏈物流專業企業加大冷藏車輛的投入;另一方面鼓勵冷藏車生產企業開發能滿足不同生鮮農產品冷藏冷凍需求的冷藏車輛,并且利用車載溫控儀、GPS冷鏈車溫度監控系統等設備通過電腦與手機遠程監管配送車輛,做到24h車輛跟蹤管理,實現對冷藏車溫度的遠程實時控制。
通過HACCP體系對冷鏈物流的全過程,進行物理、生物、化學方面的危害分析,將不同農產品的微生物標準錄入終端的物聯網系統,建立龐大的農產品信息數據庫。通過物聯網技術和控制體系有效結合也可以迅速追溯到損害產生的根源,讓損害消失在萌芽狀態,將損害產生的損失盡量降至最低程度。政府建立監控與追溯系統,將冷鏈物流運作中的核心信息和冷鏈相關企業監控中心的主要信息都上傳至該信息平臺,平臺匯總后,進行數據查詢統計和數據追溯。消費者可以根據批次碼對正在流轉的生鮮農產品進行跟蹤。
江蘇省應出臺相應扶持政策,引導、支持具備實力的物流企業和冷鏈運輸企業發展第三方冷鏈物流。一方面引進順豐冷運、京東物流等業界龍頭企業,與省內企業合作,實現供應鏈整合,利用順豐冷運和京東覆蓋全國的物流及冷鏈配送體系和專業領先的冷鮮物流配送運作模式,促進江蘇省農產品冷鏈物流業資源整合,推廣共同配送物流模式,提高物流效率,實現物暢其流,以冷鏈物流的標準化、信息化和集約化提升核心競爭力,推動供應鏈優化整合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方面積極培育本土第三方冷鏈物流專業公司,引導組建冷鏈物流聯盟。建立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聯盟,不僅可以使行業內各家企業的冷鏈物流設施通過共享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同時可以形成覆蓋面積更廣、物流能力更強的冷鏈物流網絡,并大大縮減了生鮮農產品的物流環節數量。
現在江蘇本科及高職院校開設物流管理專業很普遍,但是都主要集中培養普通物流專業學生,通常只開設《特種貨物運輸》或者《商品學》等涉及冷鏈物流運作的課程,培養的畢業生所掌握的專業技能和視角與企業需求還有較大的差距。社會上從事普通物流人才多,專業的冷鏈物流人才少,企業難以找到合適的人才。江蘇省教育廳應積極引導江蘇省高職院校通過積極調研開設專業的冷鏈物流專業,制定冷鏈物流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同時應該根據“整合、共享、拓展、開放”原則,開展校企深度合作,共建校內外冷鏈物流人才的實習實訓基地,學生在校即可掌握一線的操作技能和要求,實現學生畢業無縫對接上崗。
江蘇省農產品冷鏈物流雖然還處于起步階段,但是發展潛力巨大,希望借助相關的政策和資金支持,以及冷鏈物流企業的快速發展,共同推動江蘇省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
[1]邰英英.電子商務時代下江蘇農產品冷鏈物流模式選擇[J].物流科技,2015,38(5).
[2]林榮輝.供應鏈環境下生鮮農產品的冷鏈物流研究[D].淄博:山東理工大學,2014.
[3]孔月紅.淮安市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中的問題與對策[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4,(24).
[4]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冷鏈物流專業委員會.中國冷鏈物流發展報告(2016)[R].2016.
[5]江蘇省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2014-2020)[Z].2014.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Cold Chain Logistics Industry in Jiangsu
Ai Xiaoling
(Nanto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Technology,Nantong 226000,China)
In this paper,we first went over the concep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cold chain logistics,then analyzed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 cold chain enterprises in Jiangsu,next studied the problems exist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 cold chain logistics industry in this province and at the end propose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olutions.
Jiangsu province;agricultural product;cold chain logistics
F259.27;F762
A
1005-152X(2017)10-0017-05
10.3969/j.issn.1005-152X.2017.10.004
2017-09-06
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課題“基于農業供給側改革的江蘇省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研究”(2016SJD630105);江蘇省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江蘇省農產品冷鏈物流供給結構現狀分析及優化研究(201712684006Y)
艾小玲(1983-),女,山西長治人,南通科技職業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農產品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