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土地實行的是私有制,受到憲法和法律的絕對保護,沒有人敢侵犯土地的私有權,包括政府。因此,對于一個家族來說,如何傳承自己祖傳的土地和財產,是頭等大事。也就是說,保護和傳承這些土地和家業的歷史重任,要遠遠超過土地本身的價值。
高橋先生有四個兄弟姐妹,他的上面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姐姐,下面是一個妹妹。當初父母親年老而無力再種地的時候,家里開了一個家族會議,把家里的所有財產攤開來,總共有大半座山,還有6萬平方米大約是90畝的稻田。
這一個家族會議的結果,是四個兄弟姐妹中,包括高橋在內的三個都表示愿意放棄財產的繼承權,把所有的財產都交給哥哥,由哥哥一人繼承。但是,哥哥和嫂子必須承擔照顧父母和爺爺奶奶的責任。
高橋說,日本自古以來,在繼承家業的問題上,大多采取這一種辦法,也就是長兄具有繼承家業和守護家業的責任。一旦長兄繼承了家業,那么,他就成了家族中的“本家”,而其他的兄弟,則成為“分家”,這個“分家”是“分支”的意思。以后的家業,也由本家的子孫代代相傳,除非本家以后出現了沒有子孫的情況,才可以與“分家”們進行商量,由“分家”,也就是弟弟妹妹們這一家系的人推舉出新的繼承人,來繼承家業。
那么,如果把祖傳的土地財產瓜分了,會出現怎樣的結果。高橋先生給我說了一個例子。譬如像他們家,四個兄弟姐妹把父母親的土地按照四分之一的比例平均瓜分之后,每人確實可以得到一筆財產,但是,像他本人忙于經營企業,不可能會去種地,這樣一來的話,就會考慮把土地賣掉換取現金。結果,兄弟姐妹都這么想的話,祖傳的家業在一瞬間就可以消失殆盡。雖然大家都得到了現錢,獲得了利益,但是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家業和財產全部葬送在我們這一代子孫手中,我們將成為家族的罪人。因此,把所有的家業交給一個人打理,是最好的辦法。這一種財產的分配方法,與法律無關,與家族的傳承有關。
高橋的哥哥和哥嫂,加上他們的兒子夫婦,一家四口就每天默默地忙乎在這90畝的稻田里。去年,因為修建高速公路服務區,高橋家的稻田被征用了一部分,獲得了政府2億日元的補償金。他的哥哥提出來,這一筆賠償金是變賣了祖傳的土地,要不兄弟姐妹四個人平分。高橋和姐姐、妹妹商量后,認為把祖傳的土地賣了,然后分錢,這就意味著祖傳的土地面積已經大大縮水。維護家族原有的財產,比什么都重要。因此四個兄弟姐妹又湊在一起開了一個家族會議,最后決定用這2億日元的賠償金去購買新的土地,一分錢都不分。
為什么高橋一家把土地看得這么重?高橋先生給我做了這樣的解釋。
他說,“家”是一個什么概念?在日本人的心中,那是一代一代人的精神家園。因為兄長繼承了家業、繼承了祖祖輩輩傳下來的土地,你不管走到哪里,無論是在天涯海角,心中永遠有一個“家”的歸宿。
因為有家,有兄長繼承家業,兄弟姐妹很少會因為父母的遺產問題而鬧出意見。相反的,大家會感恩兄長,感恩他辛勞操持家業。
日本這個社會有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無論是學校,還是媒體,都不提“愛國主義教育”。問及原因?高橋回答得很簡單,而且不帶任何政治色彩。他說,日本人很喜歡用“國家”的“國”來問別人你的家鄉在哪里?也就是問“你的國在哪里?”這一問法看起來很奇怪,但是,日本人都很習慣,因為日本以前是由眾多的諸侯國組成的,所以,對于許多日本人來說,愛國,首先就是一個愛家鄉的概念。而家鄉之所以成為“家鄉”,是因為在那里,你的家人還在、你的家還在、祖祖輩輩留下來的東西還在,不管人在何處,根依然留在那里,你的心里,永遠有這么一個歸宿。
我覺得,高橋先生說得很有道理,如果我們的家都沒有了,那家鄉的概念又從何而來呢?所以,日本人的這一種傳承家業不瓜分祖傳遺產的做法,是一種維系家族興旺,讓家族代代相傳的最好做法。而這一種做法,不僅維護了家族的穩定,同時也維護了社會的穩定,最終也維護了國家的穩定。
(摘自“徐靜波新浪博客” 圖/亦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