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學的時候,你看到許多同學晚上、周末在學校周邊擺攤,你瞧不起他們,你認為他們“有辱斯文”“有損大學生形象”“自甘墮落”。其實,當你認為當上學生會主席、畢業之后考公務員或者找一份知名企業的好工作才是“正途”,而擺攤做生意是一件“下流”“不體面”“丟人現眼”的事情,那么其實在那個時候,你已經悄悄地,走上了貧窮的道路。
上大學的時候,當你參加各種“動物保護協會”“環境保護志愿小組”的時候,當你看到窮人謀生辛苦感到鼻子發酸的時候,當你鄙視那些開豪車的大肚腩富人的時候,當你站上禮堂大聲鞭撻社會貧富懸殊的時候,當你以為彈個吉他、寫點“詩與遠方”就能泡到漂亮女孩的時候,那時的你,其實已經神不知鬼不覺地,走上了貧窮的道路。
上大學的時候,當你泡在學校圖書館,卻對經濟學一類的書籍不屑一顧的時候,當你沉迷于各種網絡游戲的時候,當你對股票、房產、黃金、貨幣、利率、通貨膨脹這些名詞完全不感興趣的時候,其實你已經義無反顧地,走上了貧窮的道路。
你畢業上班的第一年,當你在你租的房子的墻上貼滿了各種升職、加薪、跳槽的計劃的時候,當你走在一線城市的馬路上只顧著關心路邊的職業乞丐的時候,當你只顧著圍觀路人斗毆吵架而不關心身邊各種發財致富的生意機會的時候,你已經不自覺地,走上了貧窮的道路。
當你跟你的各種客戶打得火熱,心里卻始終想著怎樣跳槽的時候,當你千方百計討客戶歡心而始終沒有想到自己創業單干的時候,當你寧愿放棄80%概率的發財機會也不愿意承擔20%風險的時候,此時的你,其實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走上了貧窮的道路。
15年前,當你看到一線城市公共汽車每天上下班時間擠得像沙丁魚罐頭的時候,當你發現一線城市的商場一年比一年擁擠的時候,當你發現一線城市的各種湘菜、川菜、東北菜館開得越來越多的時候,當你發現你老家的年輕人越來越少的時候,你沒有意識到中國的城市化進程還正在火熱進行中,你沒有意識到一線城市房價必漲無疑,那么此時的你,已經無聲無息地,走上了貧窮的道路。
10年前,當你上下班乘坐公交車的時候,當你沒有發現你所在的一線城市的中心已經幾乎沒有土地可以建新樓了的時候,沒有經濟常識的你,不懂得什么叫“供求關系”,缺了“經濟常識”這塊板,于是你已經靜悄悄地,走上了貧窮的道路。
當你第一次用上淘寶,你發現購物竟然可以如此簡單,并且發現越來越多的朋友在淘寶上開店,而你沒有利用業余時間去開個網店淘金,那么,其實在這個時候,你已經悄無聲息地,走上了貧窮的道路。
世上有多少窮人,將自己的貧窮歸罪到“社會不公”,然而有多少人真正自省過:在許多情況下,正是你自己的種種疏忽,使自己淪為窮人。
(摘自“讀書人馮學榮微信公眾號” 圖/廖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