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奚
摘要: 2013年國家提出“一帶一路”發展倡議,開創對外開放的新局面。在“一帶一路”倡議和新一輪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背景下,面對國際國內市場和資源,為沿線地區在經濟轉型發展方面提供了機遇。吉林省的對外開放正向高層次、寬領域、縱深化的方向發展。一帶一路的倡議是吉林省服務業發展的一個很好的橋梁,可以把吉林省的服務業發展推上新的層次。
關鍵詞: “一帶一路”倡議 產業聯動 對外開放
中圖分類號:F1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7)22-0028-02
一、吉林省服務業對外開放現狀及趨勢
(一)吉林省服務業外資規模及外資行業結構
吉林省2014 年直接利用外資1966 億美元,投在第一產業3792 萬美元,占193%; 第二產業167009萬美元,占8493%; 第三產業25842 萬美元, 占1314%。其中主要分布在房地產、批發、零售業和交通運輸、倉儲和金融業等領域。吉林省服務貿易發展迅速,但是其結構不合理,不同行業之間收支差異大。吉林省服務出口行業以運輸等傳統服務業為主,知識與資本密集程度高的服務行業較少。
(二)吉林省服務貿易現狀
吉林省服務貿易結構不合理,服務出口主要偏向于運輸和旅游等傳統服務,知識與資本密集程度較高的服務行業比重較低。近年勞動力成本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吉林省服務外包產業快速崛起,承接服務外包協議金額獲得了提高。
長春市、吉林市和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是吉林省服務外包主要承接三個地區。其中,長春承接服務外包業務量2013年的比重達到了70%以上。長春市人才儲備充足,基礎設施完善,第三產業發展水平相對較高,服務外包承接能力也較高。主要外包行業涉及汽車、金融等行業,面向美、日、俄等國家和地區;吉林市的服務外包涉及石化、電力和政府部門在岸信息技術服務外包,主要面向日本和歐洲;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因與韓國在語言、文化、地理位置上的接近,承接韓國企業轉移勞動密集型產業占據很大優勢。
(三)吉林省服務業對外開放趨勢
同其他省份相比,吉林省服務業利用外資的規模較小,傳統服務業貿易占出口的主要部分,資本、知識密集型服務出口競爭力較弱。吉林省服務業的發展需要依靠外商投資帶動。吉林省服務業對外開放的發展趨勢要在適應市場需求的基礎上,提高外資利用的規模和質量,結合本省的資源優勢,推動服務企業和外資合作,提升吉林省服務產業的對外開放水平。
二、吉林省與“一帶一路”倡議的關系
(一)吉林省在“一帶一路”倡議中的定位
吉林省地理位置鄰近邊疆近海,長吉圖位于東北亞幾何中心,與朝、俄交接,與日本隔海相對。“一帶一路”倡議對于吉林省不但是對外開放的良好機遇,也是前所未有的挑戰。吉林省現有13個國家級邊境口岸,我國從海路到朝鮮東岸、日本西岸、俄羅斯、北歐的最近點便是從琿春沿圖們江15公里到達日本海處,周圍圍繞朝、俄10個港口;與此同時,吉林、遼寧與俄遠東地區陸海聯運合作,建設向北開放的重要窗口。在“一帶一路”建設布局中,吉林省區位優勢明顯、定位明確、任重道遠。吉林省抓住這次外開放的機會,可以借“海上絲綢之路”的大船出海,打開吉林省對外開放發展的新局面。
(二)找尋“一帶一路”倡議吉林省對外開放“契合點”
琿春作為“北絲綢之路”的起點,途徑滿洲里延伸至歐洲和俄羅斯。吉林省要尋找“一帶一路”倡議中自身的契合點,在對內向西拓展的同時打通向東出海口,構建吉林省開發開放新格局。
1.對內向西拓展對外打通向東出海口
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正是吉林省積極打造的“一帶一路”支撐區。支撐區要以各類開放平臺為載體,以國際物流大通道建設為重點,深化國際合作,吸引生產要素集聚,為創建開放型經濟發展打好基礎。
琿春向東通過朝鮮的羅津港和俄羅斯的扎魯比諾港進入日本海,構建東北亞海上絲綢之路,是“一帶一路”的東方節點;向西連接蒙古國草原之路,形成新的亞歐大陸橋,構建東北亞“陸上絲綢之路”。以上正與長吉一體化發展戰略一致,是推動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協調發展的重點環節。重點推進長吉南、中、北三線三條產業帶建設,加快跨地區服務業整合,加快形成長吉經濟圈,實現長吉兩區優勢互補,提高長吉腹地的支撐作用。
2.對內加快服務業結構調整
吉林省處于產業結構轉型的關鍵時期,服務經濟時代,服務業進一步對外開放是吉林省產業結構轉型的突破端口。吉林省位于“一帶一路”經濟帶上的節點,要把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同時搞好。因此,要突破傳統的“農業-工業-服務業”的線性升級模式,迅速實現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改變“一業獨大”的產業結構,要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一是要重視生產性服務業發展。要積極推進東北老工業基地裝備制造業與服務業融合發展。二是創建服務業集聚區。要認真做好服務業集聚區的統籌規劃,積極打造現代物流和金融業,全面實施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建設。三要打造“一帶一路”吉林旅游線,推進吉林省旅游業“東延西拓,北聯南發”新格局。
三、服務業對外開放對吉林省的積極效應
隨著服務業開放領域逐步擴大,利用外資水平也逐漸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近年來,吉林省服務業引進和利用外資的能力明顯增強,服務業中外資的進入對服務業的發展產生了積極的推動效應,提高了服務業的發展水平,增加了就業量,促進了經濟增長。
(一)增加就業機會
加快服務業的對外開放能夠為吉林省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服務業是解決就業問題的重要部門。服務業外資公司可以雇傭大量員工從事IT、會計、市場與客戶服務,為吉林省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由于服務業的帶動性較大,可以通過關聯產業就業進一步緩解地區的就業壓力。
(二)提高服務業發展水平endprint
在對外開放的過程中吸納外商投資,充分利用外商服務業優勢資源,獲得外國企業中高附加值的部分,在引進和利用外資的同時,可以接觸到國外服務業的服務模式,學習國外最新的服務管理方法,提高吉林省服務業的技術水平,進一步提高吉林省服務業的整體發展水平。
(三)促進經濟水平提升
在對外開放的過程中,外商投資是以利潤最大化為目的,會給吉林省帶來經濟效應。服務業利用外資可以提升吉林省服務業規模和層次,發揮和利用自身優勢,擴大服務業出口額促進對外貿易增長水平提升,推動吉林省經濟的良性發展,促進經濟增長水平的進一步提升。
四、“一帶一路”倡議下吉林省服務業對外開放的對策建議
吉林省抓住“一帶一路”發展機遇,開創服務業對外開放新局面,成為吉林省進行產業結構升級與優化的重要途徑。加快服務業對外開放應重點創建服務型政府,創造有利的招商引資環境,加快服務業外資開放程度;建立更為廣泛的國際合作,在“一帶一路”倡議新的起點上推進區域國際合作;建立“一帶一路”東北大平臺,建立健全合作機制,為對外開放提供產業發展基礎,形成高質量的區域合作新格局。
(一)積極推進中韓合作
東北三省要結合推進中韓自貿區的合作,將東北亞經濟合作中心的地區優勢充分發揮出來。積極促成東北三省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的共同開放。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加深區域服務業合作,將中韓貿易投資自由推上新的發展臺階。
(二)探索建設跨區域合作
充分借鑒廣東特別合作區的體制飛地經驗,創建全新的東北三省對外開放體制和管理模式。引入正規市場機制,與東北三省北向空間的相互融合,探索建設“遼滬特別合作區”“吉浙特別合作區”“黑蘇特別合作區”等,協同打造省級對外開放的新平臺,推進向北開放窗口的快速建設。
(三)創新發展跨境合作園區
結合自貿區建設標準,推動境外合作園區建設。積極支持黑龍江綏芬河—東寧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和圖們江跨境經濟合作區建設,充分利用中、韓、俄、蒙合作基礎,尋找跨境經濟合作區共贏運營模式與跨境協調管理機制。推動建立境外產能和裝備制造業合作集聚區,與邊境經濟合作區協作建立跨國產業鏈。
(四)建設完善投資軟環境
吉林省要借對外開放的機遇,充分鉆研國內外服務業發展先進地區的法律體系和運行機制,為吉林省承接國際服務業轉移做好準備,為服務業外資引進提供基本保障。引導良性外資向帶動性強的現代服務業注入,平衡服務業結構,促進服務業的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杜柏權.吉林省承接國際服務業轉移戰略研究[J]. 長春工業大學學報,2014(9): 26-28.
[2]金梅,何莉. 一帶一路背景下服務業對外開放對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影響——以西北五省區為例[J].蘭州大學學報,2016(5):155-160.
[3]王慧梅.抓住“一帶一路”戰略機遇——促進吉林經濟快速發展[J].新長征,2015(9): 30-31.
[4]張魯東.吉林省服務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D].吉林大學,2016.
[5]鄧巧麗.我國服務業對外開放對其對內開放的影響研究[D].湖南大學,2010.
[6]張建軍.關于吉林省服務貿易的現狀、問題及對策探究[J].中國外資,2012.
[7]郭天寶,孫暢.吉林省服務業利用外資的效應分析[J].現代商業,2015.
[8]遲福林.“一帶一路”東北開放的大格局[J].商,2016.
[9]積極融入“一帶一路”戰略理論講壇[EB/OL].http://theory.gmw.cn.
責任編輯: 孫 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