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子淳
摘要: 地方政府對企業發展的影響和制約是比較客觀的,但是地方政府對企業發展和企業投資的干預是否會影響到企業的投資決策,還有待于進一步分析。本文以企業投資中地方政府對企業投資效率的影響方式為分析切入點,著重探究兩者之間的關聯性。
關鍵詞: 地方政府干預 企業投資效率 途徑
中圖分類號:F8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7)22-0051-01
一、地方政府干預企業投資效率的方式
地方政府對企業的干預往往借助金融貸款、財政補貼、政府采購及直接投資、行政補貼等方式來運作。以上幾種方式中,財務補貼和直接投資是政府加大對企業支持的一種方式,而行政干預則屬于為防止出現惡意投資,政府對企業進行的宏觀調控和行政干預。然而在企業對地方政府進行干預的過程中,有可能出現忽視企業投資的初衷、能力、需求、力度、關注點以及戰略規劃等,其造成的影響則是企業投資率下降、投資過度和投資不足等。
企業的發展雖然對促進當地經濟的繁榮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但是政府對企業投資和投資效率的干涉會導致企業的投資充滿強烈的政治色彩,企業的投資及投資效率的低下,不再是出于市場經濟發展規律的影響或企業自身長期發展戰略的影響,而是限于政府的主觀性干預。
二、地方政府干預下企業投資現狀
長期以來,我國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主要面臨的問題就是融資難。盡管地方政府為促進當地企業的發展紛紛提供包括資金支持在內的不同的策略,間接或者直接輔助企業發展,但是企業仍存在不愿意投資或加大投資力度、不接受地方政府干預的情況。究其原因和影響因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經濟風險約束企業投資行為
在歷經金融危機的沖擊后,許多地方企業的發展信心較弱,雖然地方政府為其提供充足的資金和優惠政策,而企業也存在借助地方政府的扶助做大做強的意愿,但是畢竟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是由企業的綜合競爭實力以及企業所面對的市場所決定的,并非依賴于地方政府的干預和支持即可滿足企業與政府的期待。因此在投資的過程中,企業更為謹慎,輕易不愿意投出資金,害怕因金融危機而影響到自身的生存和發展。在供過于求的經濟發展背景下,很多同類別和同行業的企業之間競爭呈現白熱化狀態,但企業投資失誤就會對企業造成毀滅性打擊。因此,為降低自身生存和發展的威脅與隱患,很多企業寧可手握資金,也不愿改變現狀。
2.以提升GDP為目標使企業非意愿投資
很多地方政府以GDP為政績考核或晉升的標準,為解決就業壓力或財政問題,存在一些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干預當地民營企業尤其是地方明星企業的情況。畢竟此類企業的異地投資和股權轉讓等經營行為會影響到當地政府的利益乃至政績。但是此種忽視當地企業實際發展需求而只重視業績的方式,使得一些企業出現非意愿的投資。
地方政府在干預企業的過程中,僅以提升自身政績為目標,顯然會導致各類不正之風出現,比如將干預的結果作為政府升遷的標準或者助推器等,這會導致在企業投資過程中,政府會引導錯位,甚至越位。比如部分政府為留住當地明星企業,為其提供廉價的土地以及諸多承諾來拉動投資,雖然在短期內存在一定的效應,但是其長期存在會導致行業產能過剩,部分地區也存在企業不具備投資條件卻被動投資盲目投資的情況。
三、地方政府干預影響下提升企業投資效率的方式
1.強化企業內部管理建設,建立科學有效組織
建議企業不斷強化自身的管理水平,確保管理方式的有效、科學、規范,實施職業經理人制度,培養出有綜合管理能力、高水平、創新能力、投資管理經驗的人才,實施職業經理人制度,并提供對應的監管和激勵機制,從而抑制企業出現過度投資行為,提升企業投資效率。
依據可行性原則,建議企業設置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無從分解兩項目標,將目標落實到具體的個人和部門,建立考核機制和責任機制,從短期目標入手改革企業績效考核標準,貫徹國家相關政策目標,提升企業產品附加值,以保障企業在合法合理范圍內可爭取到政策優惠。
2.加快政府工作方式轉變力度,關注企業投資可行性分析
加快政府工作方式轉變力度,需要進一步明確企業的角色、財權管理范圍、事權,進一步明確政府轉型的方向和定位,出臺規范政府行為的各項措施和法律法規,調整地方官員的考核標準,繼而從源頭消除地方政府官員對當地企業投資的干預動力。
建議企業在投資之前聘請相關技術和財務等多方面的專家,著手市場調研,結合企業自身和社會環境以及當地規劃情況,可運用科學手段統計企業投資所面對的挑戰,考察企業的投資能否帶動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從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投資風險等層面來運作,來提升和保障企業的投資效率。
參考文獻:
[1]李永輝.地方政府官員晉升競爭、市場化程度與企業投資效率[D].天津大學,2015.
[2]趙靜,郝穎.政府干預、產權特征與企業投資效率[J].科研管理,2014(5):84-92.
[3]陳工,唐飛鵬.政府財政競爭對企業投資的影響——基于對地方政府效率的考慮[J].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5):22-28.
責任編輯: 于 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