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瀚軒
摘要: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升,工商管理會計開始逐漸由以往的核算型向當前的管理型轉變。核算型工商管理會計的主要工作任務是進行事后管理,通過對各種賬目的登記與記錄核算成本,來實現對工商部門的工作進行反映監督。而管理型現代型會計主要是在事前進行預測,實現對財務流向的控制以及對財務可行性的分析,從而起到監督調控的作用。本文就以工商管理會計從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轉變為研究對象,分析這一轉變的重要意義,并有的放矢地提出促進這一轉變過程的措施,希望能夠以此為工商行政行業未來更好的發展助力。
關鍵詞: 工商管理會計 核算型 管理型 轉變分析
中圖分類號:F8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7)22-0052-01
以往的會計從業人員總是以計算與核算工作為重點,強調對已完成的業務進行反映監督。管理型會計無疑使其工作內容發展到了更高的階段,不僅要求做到事后管理,還更加強調事前以及始終的管理工作,通過更具系統性、綜合性的管理方法,使資產得到更合理的配置,也使成本得到更好的控制。本文通過對兩種會計類型的深入分析,明確管理型會計所具備的優勢以及其尚且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舉措促進核算型向管理型轉變,并使其獲得進一步完善。
一、工商管理會計從核算型向管理型轉變的意義
(一)會計工作側重點的轉變
以往的核算型財務會計工作的依據是每天產生的實際業務,以此為基礎定期編制能反映經營情況的財務報表,而管理型會計工作的主要任務是為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做鋪墊,目標是調整經營狀況以實現利益最大化。
(二)會計工作主要內容的轉變
從工作的主要內容來看,核算型會計工作對于經營狀況的反映僅限于整體與表面情況,缺乏細致化的區別對待,因而難以有效反映工商管理成本的變動情況,這其實非常不利于優化工商管理的分析工作。
(三)會計工作實際效果的轉變
就工作所能取得的實際效果來看,核算型會計總是在對過去的經營成果進行總結與評價,缺乏對未來的預見性。管理型會計工作則明顯更注重對于事前的預測,因而對于行業未來的發展意義更大。
(四)會計工作遵循的原則
雖然工商管理會計的工作形式發生了一定程度的轉變,但其遵循的原則不應有別。 即工商管理會計工作的根本目標是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員工能隨時了解需要的情況。但核算型的會計工作往往難以滿足,因而需要轉變。
二、管理型會計具備的主要優點
管理型會計不僅能夠以更加深入的方式對工商行政管理單位的財務信息進行加工處理,從而鞏固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質量,還是對核算型會計的全面提升,是符合時代要求的必然之選。一方面,管理型會計能夠為相關管理人員提供重要的建議和幫助,通過它,能夠依據分析的結果發現工商管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從而及時地改善管理方式,最終將問題解決。另一方面,管理型會計能夠根據不同工作人員具有差異性的工作需求,為其提供相應的信息資料,這些具有重要價值的信息資料將為管理人員的決策選擇以及對未來發展的方案制訂,工作規劃等方面的工作帶來一定的有利影響。最后,在工作效果上來看,管理型會計能夠通過分析總結各階段的工作情況從而幫助管理人員做出對管理方案的最優選擇。并且管理型會計所受到的約束更小,工作人員可以靈活地運用多樣化的知識以及多元化、現代化的管理方案去解決問題。最后顯而易見的是,管理型會計對于員工素質的要求更高,這也就在一定程度促使其必須加強自身學習,從而使自身能力可以滿足工作需要,這對于行業整體工作質量的提升也具有十分 重要的意義。
三、工商管理會計從核算型向管理型轉變的促進措施
首先,工商管理的相關單位要確保相關的會計信息是真實而合法的,并嚴格遵循相關法規制度,以此促使會計工作更具規范性。其次,工商行政管理單位的工作人員應當自覺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學法、尊法、守法,以此讓會計工作人員更有信心嚴格按照法規制度行事。要讓會計工作人員充分意識到工商管理會計工作不僅僅是核算,更應當覆蓋計劃、預測、監控、考核等等諸多環節,要積極引導他們轉變工作觀念,在以后的工作中堅持以財務管理為主要的工作方法,以工作效益的提升為核心,通過多種方式努力提工商管理會計的質量與效率,使其更好地為經濟發展服務。
四、結語
工商管理會計從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轉變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隨著這一轉變過程,相關從業人員必須加強自身學習,使自身職業素養與技能隨之得到進一步的增強,這樣才能確保行業整體得到進一步的發展。政府應予以相應的政策扶持與引導,為工作人員創造更多的培訓學習機會,促使工商管理會計以更快的速度實現從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轉變。
參考文獻:
[1]張璠.淺談管理會計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J]. 經貿實踐, 2017(6).
[2]張意苒.當代管理會計在我國企業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J]. 全國流通經濟, 2017(2).
[3]吳杰. 淺談企業管理會計應用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山西財稅,2015(12).
責任編輯: 于 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