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 沙
悲傷的裁縫
□ 流 沙
她做的是服裝定制生意,近十年來真的不錯,購大套房,開“大奔”,通過自己的手藝躋身于較高的社會階層。她的業務流程是這樣的:在店里展示最流行的款式,然后根據客戶需要“依葫蘆畫瓢”,復制服裝賣給客戶。她有15年的裁縫經驗,對各種體形的客戶有自己的“心傳”。
但是去了一趟上??萍拣^后,她覺得“整個人都不好了”。她說她在上海科技館里看到了服裝業的未來,也許時間不需太久,像她這樣的裁縫會被一種新技術取而代之。她很悲傷。
這種令裁縫悲傷的新技術叫“全息測量”。一個人只要站在測量儀前,幾秒鐘后就可以精準地測量身材,并且可以精準計算出衣服、褲子每個部件的大小。更為令人感嘆的是,這臺人工智能機器積累了海量的大數據,它可以在幾秒鐘內給你“制訂”出最佳的著裝方案,并可以在幾個小時內就給你生產出服裝來。
本來,一位出色的裁縫最引以為傲的東西就是“經驗”和“手藝”。但“經驗”在強大的計算機面前顯得太渺小了,一個人積累經驗,需要十年甚至二三十年歷練,“閱人無數”。但是機器不需要,只要輸入累積下來的數據,幾秒鐘后,這臺機器就具備了人類需要幾十年積累的“經驗”,而且機器的“經驗”可以比人類多出成千上萬倍。
再來說手藝。除了文學、書畫等以人腦的主觀能動性為主的行業外,在非常廣闊的領域內,人工智能機器已經遠遠超過了人類。我看到一段讓人驚訝的小視頻,拍攝于離我居住的地方只有30公里的一個名叫“云棲小鎮”的地方。在一座廠房內,幾十個通信基站構成了一個5G網,里面高速行駛著各種無人駕駛汽車,它們在里面超車、變道、避讓等,可以做到精確無誤。當我們還在為“特斯拉”汽車無人駕駛技術頻出事故而吐槽時,還應該想到,只要等待信號技術、物聯網技術升級到位,無人駕駛必然會超過人工駕駛,“特斯拉”偶發性事故將越來越少。
一位技術嫻熟的司機需要多年的實際操作,在駕駛時還需要保持高度的清醒度和判斷力,但人工智能不需要??刂破囆旭偟氖切阅軓姶蟮母鞣N感應元件和電腦中樞,人類駕車最多可以判斷100米內的情況,但智能駕駛可以通過衛星遙感技術、物聯網技術、感應技術等判斷幾公里范圍內的各種情況,并做出最合理的精準駕駛動作。
美國作家庫茲韋爾被蓋茨稱為“預測人工智能未來最權威的人”,在美國他擁有13項榮譽博士頭銜。他提出了一個奇點理論:大多數人對未來技術的預測,都低估了未來發展的力量。20世紀人類所取得的成就,等同于過去2000年發展所得到的成就。人類從狩獵時代到農業時代用了十幾萬年的時間,從農業到工業時代用了幾千年,而從工業時代1.0機器制造時代到2.0電氣時代,再到3.0自動化時代只用了200年。他認為人類文明創造技術的節奏正在加速,它會在某一個“奇點”出現后出現指數級的爆發式增長。如果我們固執地認為人工智能會像以前的新技術一樣,需要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那就大錯特錯了。他預測,在21世紀行將結束的時候,人類智能中的非生物部分將無限超越人類智能本身。
曾經擔任過美國前總統肯尼迪顧問的沃倫·本尼斯說,未來工廠只有兩名員工:一個人和一條狗。人的職責是喂狗,而狗的任務是讓人不要碰機器。因為機器可以勝任一切,不再需要人來打擾。
幾十年前,覺得這是一個笑話。而現在,你還會覺得這是一個笑話嗎?
(摘自《解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