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珠容
大自然教我傾聽財富
□張珠容
福建福州的小伙子肖裕長22歲時開始經營一家蔬菜出口公司,從云南省通海縣的一個村莊收購曬干的蘿卜條出口到日本。那時,他經常遇到的問題是產品衛生檢查總是不達標。肖裕長就親自跑去云南解決問題,在他看來,蘿卜絲衛生不達標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蘿卜沒洗干凈,自己到云南監督村民一段時間,就什么問題都解決了。
可真到了云南,肖裕長才發現,在那里想把蘿卜洗干凈幾乎是不可能的。原來那個村莊嚴重缺水,村民要到幾公里外的地方才能挑到水。正因如此,他們都舍不得用水,一盆清水常常要洗兩大籃蘿卜,直到盆底積滿泥沙才肯倒掉。
肖裕長理解村民們的難處,他想了一個辦法——直接給蘿卜削皮。村民們一聽說不用再挑水洗蘿卜,都很樂意。
在村里呆了一段時間后,肖裕長又發現了一個問題。村民們做蘿卜條都是先用菜刀把蘿卜切成片狀,再用小刀將蘿卜片一刀一刀劃成條,然后一片一片攤出去曬。肖裕長覺得這樣做不僅費力,而且曬出來的蘿卜條也粗細不均、大小不一。
肖裕長決定發明削蘿卜條的工具。他在一個固定木架的兩端緊密扎上七八根細小耐用的鋼絲,然后拿一根蘿卜推過去。快推到頭時,他收住手,一根蘿卜頓時變成了七八片。之后,他把蘿卜抽出來,轉90度再推一遍。因為蘿卜頭處沒推到底,肖裕長可以將整根蘿卜叉開掛在細繩上曬,不用一條一條攤開。
肖裕長搗鼓出的土科技成本低、好操作、還省力,所以村民們做出的蘿卜條既漂亮又干凈。產品品質提高之后,肖裕長又接了不少訂單,他發動整個村子的村民都跟著他做蘿卜條。很快,他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也讓村民的年收入從一兩千元提升為一兩萬元。
幾年之后,肖裕長在花卉行業開啟了一項全新的事業。他放棄了風險高、利潤率低的鮮花批發生意,而是著手搭建網絡鮮花銷售平臺。他想與全國各地的花店合作,將網上接到的訂單分配給距離最近的花店,這樣不僅能實現最短時間的配送,更免去了為鮮花保鮮的煩惱。為了實現這個目標,肖裕長帶著團隊從云南、福建一路開車到東北,挨家挨戶尋找愿意與他合作的花店。四年之后,他與幾千家花店建立了合作,網站經營步入正軌。
有一次,肖裕長在山東出差時發現了一個新的財富增長點——多肉植物。多肉植物因為外形肥厚顯得可愛,近些年很受消費者追捧。而多肉植物之所以能創造財富,靠的就是幾何式的繁殖能力。比如,一棵多肉植物的批發價是15元,只要買來這樣一棵,把葉子摘下分插到其他盆里,就能迅速繁殖。一年之后,一棵多肉植物就能變成一千棵,從15元增值到1萬多元。
多肉植物雖然繁殖快,但對生長環境的要求非常高。它喜歡干燥,更需要高強度的紫外線照射和通風環境,才能保持肉嘟嘟的狀態。一旦紫外線不足,多肉植物的花葉就會長長,狀態就不好,而狀態不好的多肉植物很難賣出好價格。
可肖裕長想都沒想就買下180萬元的多肉植物帶到了云南。原來,他在云南呆了幾年,對那里的環境早已熟悉——云南屬于高海拔地區,缺水、紫外線又強,非常適合多肉生長。果然,不久之后肖裕長就在云南種出了一大批狀態極佳、長勢喜人的多肉植物。他利用之前已經打開的網絡市場,把這些多肉植物放在網上銷售,結果非常受歡迎。
有人曾問肖裕長:“你是怎么那么快、那么準地挖到商機的?”
肖裕長說:“其實,都是大自然教我去傾聽財富的訊息。云南嚴重缺水、日照足,就逼著我去給蘿卜削皮,為蘿卜設計削條工具;云南紫外線強,我從山東引進的多肉植物才能種活、種好。很多時候,一些自然信息會引導你的發展方向,而你只要遵循大自然規律去盡力做好,它很快就會回饋給你意想不到的財富!”
編輯 吳忞忞mwum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