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梅生,江西省興國縣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
患病員工,這樣維護自身權益
(顏梅生,江西省興國縣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
Q員工因病請假,公司不能用工資抵扣“替班費”
案例:劉麗麗所在的車間實行的是流水線作業,員工是“一個蘿卜一個坑”,少了誰都不行。2016年7月1日,因為被診斷患有嚴重肝炎,醫生建議劉麗麗休息一個月并開具了相關證明。劉麗麗依此向公司辦理了請假手續。可當劉麗麗病假期滿回來上班后,發現公司扣發了其7月份的全部工資,理由為:劉麗麗因自身原因不能上班,公司為了不耽誤生產,只能另找他人頂替其崗位,根據按勞付酬原則,該份工資只能發給替崗者,劉麗麗沒有付出勞動也就無權獲取。
A說法:公司的做法是錯誤的。一方面,休病假是員工的法定權利。《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第三條規定:“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需要停止工作醫療時,根據本人實際參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給予三個月到二十四個月的醫療期……”即哪怕不是出于工傷,勞動者也至少享有三個月的醫療期病假。另一方面,公司無權扣發劉麗麗的全部工資。《關于貫徹執行〈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五十九條規定:“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治療期間,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由企業按有關規定支付其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可以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資標準的80%。”雖然劉麗麗沒有上班會耽誤公司的生產,但公司仍需支付工資,無權一扣到底。
Q員工因病休假,用人單位不得索要違約金
案例:趙鵬媛所在的公司曾出資六萬元送其參加專項技術培訓,并與其簽訂了三年內不得離職的合同。誰知合同履行一年后,趙鵬媛查出患有肝癌,醫生建議她停止工作,住院治療。公司知道趙鵬媛的病情會越來越嚴重,甚至不得不面對死亡,遂想趁趙鵬媛在世解除勞動合同,并讓其承擔四萬元違約金。而趙鵬媛基于“一切都只能怪自己的身體不爭氣,不能完全埋怨公司無情”,竟然答應了。
A說法:其實,趙鵬媛根本無需承擔違約責任。《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即用人單位可以向勞動者索要違約金的前提,只限于“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而勞動合同違約是指勞動合同的一方當事人故意或過失違反勞動合同,致使勞動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的行為。與之對應,可以發現趙鵬媛的行為并不違約:其無法上班是因為遭遇疾病,趙鵬媛并不希望自己由于疾病影響上班,所以不存在故意或過失。
Q員工因病離職,公司必須做職業健康檢查
案例:鑒于自己從事的是水泥包裝工作,平時需要接觸粉塵等有毒、有害物質,而自己連續兩個月來又總覺得肺部存在不適,懷疑患上了塵肺病,為有充足時間進一步確診,也為更換環境更好地加以治療,賈璐萍遂于2016年9月19日,向所在公司提交了書面辭呈,表示不管收入如何高,都將在30日后離職。公司雖然同意賈璐萍走人,但卻拒絕出錢為其進行一次離職前的健康檢查,理由是賈璐萍日后已經不是公司的人了,公司自然沒有了相關義務。
A說法:賈璐萍有權要求公司安排并出資為其進行離職前的健康檢查。《職業病防治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組織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并將檢查結果書面告知勞動者。職業健康檢查費用由用人單位承擔。用人單位不得安排未經上崗前職業健康檢查的勞動者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不得安排有職業禁忌的勞動者從事其所禁忌的作業;對在職業健康檢查中發現有與所從事的職業相關的健康損害的勞動者,應當調離原工作崗位,并妥善安置;對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的勞動者不得解除或者終止與其訂立的勞動合同。”對勞動者進行離崗時職業健康檢查是用人單位的法定義務,不管是誰提出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都不得規避。
編輯 吳忞忞mwum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