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王柄根
宏達電子:凈利潤劇烈波動產能充裕仍擴張
本刊記者 王柄根
株洲宏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宏達電子")于2017年10月27日獲得證監會的IPO批文,即將登陸創業板.據了解,宏達電子是一家主要專注于鉭電容器等軍用電子元器件的研發、生產、銷售及相關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
宏達電子此次上市募集資金的用途為新型低ESR有機高分子聚合物電容器生產線建設項目、高能鉭混合電容器生產線擴展建設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信息化建設項目及補充營運資金,總共投資4.80億元.
股市動態分析周刊記者經過認真研讀宏達電子的招股說明書,發現其現有產能利用率不是很充分的情況下,依然進行產能的擴張.另外宏達電子不僅凈利潤波動劇烈,而且諸多子公司出現虧損.而大手筆分紅5.40億元,比募集資金之和還要多6000萬元,宏達電子難逃圈錢嫌疑.
宏達電子的主要產品為鉭電容器及陶瓷電容器,占公司總營業收入的95%左右,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和利潤來源.2014年-2016年及2017年1-6月,宏達電子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29億元、3.95億元、4.49億元和2.4億元,同期凈利潤分別為1.44億元、0.76億元、1.97億元、0.91億元,合計5.04億元.從2014-2016年三個完整財年來看,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速分別為20%、14%;而凈利潤增速則為-48%、160%.營業收入增速持續走低背后,凈利潤卻出現時而腰斬、時而大增的不穩定走勢.穩定的業績才能夠帶給股東穩定的回報,在這一點上,宏達電子過去三年的表現顯然不理想,未來是否能止住營收增速下滑的頹勢,能否將凈利潤維持在穩定的增速上,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在業績表現不穩定的背后,是多達七成的子公司出現虧損.從2014年擁有第一家子公司開始,到招股書簽署之日,宏達電子總共設立了10家子公司.2017年上半年,宏達陶電、宏達微電子、天微技術、聯恒科技、宏達恒芯、華毅微波、宏達電通這七家子公司都出現了虧損,金額分別為97.03萬元、198.53萬元、82.15萬元、55.89萬元、107.89萬元、59.07萬元、11.74萬元.
這當中,天微技術不僅僅2017年上半年虧損.招股書披露,該子公司2015年資產總額為2005.49萬元,營收為0元,利潤總額為-77.09萬元,2016年虧損450.36萬元.2015年10月30日,公司與株洲特焊簽訂協議,約定公司將所持天微技術35%股權以700萬元的價格轉讓給株洲特焊,定價依據為公司的初始出資額;2016年11月24日,公司與株洲特焊簽署協議,約定株洲特焊將所持天微技術51%股權以1020萬元的價格轉讓給公司.天微技術股權在一年之內轉出又轉回,宏達電子為何要收購一家連續虧損的企業,讓人百思不得其解.記者就此問題以提綱的形式發送給宏達電子,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如果說宏達電子業績波動和子公司的虧損讓人看不懂,那么原本利用率就不高的產能在上市后將進一步增加,將導致其產能利用率進一步降低,這步棋,更讓人費解.
宏達電子此次IPO擬公開發行普通股4000萬股,募集資金4.80億元,在這當中,2.10億元用于新型低ESR有機高分子聚合物電容器生產線建設項目,1.20億元用于高能鉭混合電容器生產線擴展建設項目.
不過據招股書披露的數據顯示,宏達電子目前主營產品的產能利用率并不高.2017年上半年,宏達電子的主要產品產能利用率除鉭外殼封裝高能鉭為92.31%,較2016年增加2.18個百分點外,其他設備的產能利用率均比2016年呈不同比例的減少,且不超過90%,軍品其他CA的利用率更是低至12.54%.此次上市成功后,隨著新增生產線產能的釋放,宏達電子的產能利用率將會更低.
宏達電子讓人不解的募投行為,或從其上市前突擊大手筆分紅能窺探一二.
前文我們已經列示了宏達電子2014年-2017年上半年凈利潤合計為5.04億元,募資總額則為4.80億元.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宏達電子卻有兩筆累計金額達到近5.40億元的分紅,這兩筆分紅分別是2015年分配股利4.99億元和2017年分配4032萬元,不僅大于報告期內的累計凈利潤,還超過此次募集資金6000萬元.

巧合的是,宏達電子首次向證監會提交招股說明書申報稿的時間是在2016年,這就讓2015年的這次巨額分紅顯得格外突兀,因為其第一版招股說明書中擬募集資金和募投項目并沒有與最新版有何不同,募資總額也是4.80億元,僅僅2015年度的分紅就大于募資總額,這樣的突擊分紅意欲何為?
從受益人的角度看,大部分分紅款,還是流入了曾繼疆、曾琛和鐘若農一家的口袋.曾繼疆、鐘若農為夫妻關系,曾琛為二人之女,三人為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宏達電子80%的股份,為宏達電子的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以5.40億元的分紅總額計算,80%的股權能夠分得4.32億元.其實從諸多上市公司的做法看,每當準備申請上市前,將原來多年累積的未分配利潤分配給股東的做法并不違規,而且也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做法,畢竟上市有原有的未分配利潤是要與新股東共享的,像宏達電子實控人面對這樣的巨額利益的情形,誰愿意上市后與新股東共享呢!
不過,像宏達電子這樣分紅資金超過所需募集資金的情況還是很少見.這么分析下來,宏達電子完全不缺錢,那來上市的目的是什么?回到前文所提的產能利用率問題,在產能利用率不高的情況下仍然執意要擴產,或許就是為了給上市找個理由,這種行為,不是圈錢那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