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繁榮昌盛的光輝歲月


金秋十月,舉世觸目的“十九大”即將在首都北京隆重召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一個令人振奮的時代已經到來!
在這個時代,黨領導億萬人民創造了驚天動地的偉業,涌現了萬萬千千令人敬仰的英雄,誕生了無數可歌可泣的故事,一首首前無古人的史詩讓歷史從這里重新開始,讓文藝由此而興盛。960多萬平方公里廣袤土地上的嶄新風景,5000多年中華民族漫長奮斗積累的文化養分,13億多中國人聚合的磅礴之力,為當今文藝發展提供了無比廣闊的舞臺。偉大時代成就偉大文藝。漢有文景之治,國力強盛,散體大賦,義豐文繁;唐有貞觀之治,國運昌盛,律詩歌行,氣象萬千;清有康乾盛世,市井繁華,戲曲小說,沾溉綿延。當今時代,因為中國共產黨領導和全體人民艱苦奮斗,中華民族面貌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中華民族正以嶄新的姿態屹立于世界的東方,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當今中國,全體中華兒女勠力同心,團結一致,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成為時代主旋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成為時代最強音;社會主義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成為時代的壯麗風景。正如習近平同志所指出的那樣:“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如此偉大的時代,精彩絕倫的故事,氣貫長虹的豪情,為文藝的創造發展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為文藝由高原向高峰邁進提供了絕無僅有的機遇。國運興,文藝興;民族強,文藝強。投身于時代,為時代放歌,把創作使命落實在改革開放的恢宏大業,傾情中國史詩,書寫復興華章,鑄造黃鐘大呂,是新時代文藝發展的必由之路。
大道行,文藝興。習近平文藝思想就是新時代文藝發展之大道。以這個思想為引領,我們的文藝就有了方向,有了主題,有了動力。文藝家本是時代驕子,是時代風氣的先覺者、先行者、先倡者。發時代之先聲、開社會之先風、啟智慧之先河,推動時代變遷和社會變革,是文藝的使命和榮耀,是文藝家的擔當和價值。有了這樣的責任擔當,帶著使命前行,文藝家才能跳出方寸天地,告別狹仄淺薄,遠離輕佻浮華,進而創作出格局開闊、氣象宏偉、深刻雋永的優秀作品。為文從藝作為思想性活動,固然要鐫刻鮮明的個人風格,但是,放在歷史變遷的長河中考量,所謂風格、所謂個性,本質乃為時代之光的投射,而非純粹的私人創造。在時代進步的宏偉藍圖中,文藝家應當找準坐標,明晰使命,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立足當代中國現實,結合時代條件變化,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藝,在實踐創造中進行文藝創造,在社會變革中推動文藝變革,在歷史進步中實現文藝進步,在民族復興中鑄就文藝復興,書寫無愧于偉大時代的華美篇章。
一個譜寫新時代復興史詩、讓主旋律唱響世界、繁榮昌盛的光輝歲月到來了!我們正在滿懷信心、滿懷激情、滿懷真正的能量迎接和踐行這樣一個美好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