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志遠
曾經有一個病人,他清晨4點多出門上班,結果被對面來車撞上,送到醫院時已經休克,初步診斷是脾臟撕裂傷合并內出血。值夜班的我馬上幫他手術,順利止血,病人也得以康復出院。
出院后的第一次復診,好幾個壯漢陪他一起進到診室,他們一人背了一袋東西,陣仗之大,讓我一度以為自己與人結怨。“傅醫生,很感謝您救了我的命。我是在市場里做雞肉生意的,他們都是我市場里的朋友。這點小小意思,希望您不要嫌棄。”說著他們卸下一袋袋的東西,里面有雞肉、青菜、香菇,甚至還有一袋米。
等他們離開后,我看著滿滿如農產品展銷會現場般的診室,一方面很感動,另一方面也只能苦笑,這些東西要如何處理。或許在市場里買菜花不了多少錢,但我知道這份禮物代表的心意,這份感謝抵得過千金萬金。
有位警察大哥在值勤時,被酒駕的肇事者撞倒在地并碾過,下半身嚴重出血且伴有開放性骨折。他被送到就近的醫院接受治療,反復開過不少次刀,出血與骨折雖然暫時得到治療,但伴隨而來的卻是因休克與感染造成的敗血癥和多重器官衰竭。眼看著病情急轉直下,只好將他轉診到醫學中心。剛接到這位病人時,我們也覺得相當棘手,恐怕接下來在重癥監護病房有一場硬仗要打。
住院的這段時間,他的病情始終時好時壞,每次探望時間來的只有他的妻子與讀小學的女兒。“醫生,拜托你們一定要救他,他是我們家的支柱,你是我們最后的希望了。”“我們一定會盡力。”面對家屬這樣的托付,我感到有點沉重。他的妻子點點頭,又鞠了一個躬。每次重癥監護病房的探病時間結束后,她總是帶著女兒對我們鞠個躬才離開。
通過社工人員,我才知道他們是一家3口的小家庭,丈夫受傷臥床,妻子就得挑起照顧孩子及負擔經濟來源的重擔。他們幾乎沒有其他的親戚,自然也沒有經濟援助。剛受傷時,病人的單位領導與社區代表探視過幾次,送來了慰問金,但依舊杯水車薪。聽完他們的遭遇,我雖然同情,但也幫不了什么。
最后,病人仍然不敵敗血癥引發的多重器官衰竭。他去世的那一夜,重癥監護病房的醫療人員一直急救到最后一分鐘,依然無法挽回。我只能遺憾地告訴她們,大家盡力了。辦完手續,太平間的同事將他的遺體接走,他的妻子與女兒跟在遺體后面離開。走出重癥監護病房前,她們母女突然轉身,對醫護人員深深鞠了一躬。
(余長生摘自《拼命:只有醫生知道的生死一刻》 中信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