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海珍
發展旅游業對轉方式、調結構具有重要作用,對促進東營區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具有重要意義。如何充分發揮東營區自然和經濟優勢,促進東營區旅游業經濟在全區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促進東營區旅游業又好又快發展?筆者認為應大力整合旅游資源,將全區旅游業融入“黃藍”兩大國家戰略中審視和謀劃,科學制定發展規劃,積極出臺扶持引導政策,大力實施“大項目帶動”戰略,著力推動旅游業與三次產業融合互動、一體發展。
一、東營區旅游業的基本情況
2006年7月,東營區正式成立旅游局,將旅游業納入行業管理范圍。多年來,東營區按照“四城一鄉”的總體定位和“一帶一軸三組團”的空間布局,大力發展生態旅游業,形成了西部以龍居黃河展區生態園為主的黃河文化旅游,中部以攬翠湖旅游度假區高爾夫、溫泉、假日酒店為主的高端生態旅游,東部以勝利天鵝湖風景區、金泥灣陽光浴場等為主的濱海旅游的三大旅游產品集群,成為東營地區集食、住、行、游、購、娛為一體的區域性旅游中心。全區旅行社達到115家,擁有山東省黃河口國際旅行社、山東毓龍航空國際旅行社等全國百強社,以及藍海國際大飯店、東盛大廈星級飯店等星級飯店家群。目前,全區已建成A級景區26家,其中國家4A級景區3家,3A級景區8家;全區旅行社(分社)發展到75家,其中出境組團社7家;全區星級飯店發展到25家,其中五星級飯店2家、四星級飯店4家;涉足旅游商品的企業101家,旅游商品達212余種。
二、東營區旅游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是資源短缺,先天不足。全市自然、人文資源主要分布在墾利、廣饒、河口等縣區,東營區各項資源相對不足,缺乏旅游的核心吸引力。二是體制不順,管理分散。東營區是市政府、勝利油田局機關、東營軍分區所在地,但由于土地利用權屬分散,油、地、軍各控一域,給旅游產業的統一規劃、開發帶來了一定的難度,難以有效整合旅游資源。三是交通單一,區位一般。東營區瀕臨渤海,但距海尚有一定的距離,而且港口建設滯后,尚未形成海上客貨運輸能力;鐵路亦屬單向終端客站,缺乏四通八達的樞紐功能;客貨運輸主要依靠公路,航空運輸規模較小,交通區位類似于邊境地區;與省內著名旅游地距離較遠,難以有效融入精品旅游線路,區位的潛在優勢尚待提升。四是資源疏散,不易組合。旅游資源種類相對較少且分布疏散,組合性差;地貌類型相對單一,缺乏視覺變化和資源組合設計的空間;景區之間距離過大,為旅游景區的通達性增加了難度。
三、發展東營區旅游業的主要措施
第一,堅決貫徹既定規劃,根據實際調整充實。按照《東營區旅游產業發展總體規劃》《東營區“十二五”旅游規劃》和《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中心城區旅游規劃》的發展格局和藍圖,總體定位于“四城一鄉”,即黃河水城、商務新城、魅力油城、生態名城、呂劇故鄉;空間布局是“一帶一軸三組團”,即南二路旅游觀光產業帶,廣利河水城發展軸,東部濱海旅游組團、中部休閑旅游組團和西部黃河風情旅游組團;主題形象是“黃河入海流,逍遙東營游”。
第二,政府主導,搭建發展平臺。為帶動市場開發的良性開展,把旅游業作為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群眾增收的主導產業來培育,引領旅游業市場做大做強。
第三,政策引導,激發發展活力。制定出臺《關于加快推進服務業跨越發展的若干政策》《東營區鼓勵旅游業發展暫行辦法》等相關新政策,通過政策杠桿撬動旅游業發展,極大地調動旅游企業的積極性,在全區營造發展旅游業的良好氛圍。
第四,加大宣傳,強化品牌促銷。堅持“整體策劃、分步宣傳、重點推介”的原則,綜合運用各種宣傳手段傾力塑造“暖心之旅”公益旅游品牌。作為國內公益旅游的新興代表,三進一步舉辦“暖心之旅”大型公益旅游活動,成功塑造“暖心之旅”服務品牌,用“暖心之旅”將旅游與社會管理、公益事業相融合。開通“暖心之旅”專線車,規劃設計“暖心之旅”線路,向社會發出“放下私家車,低碳慢生活”的綠色呼喚,催生南二路旅游觀光產業帶的繽紛整合,初步形成一條集中各類旅游資源、功能齊備、特色鮮明的“旅游路”。
第五,優化環境,提高服務水平。一是成立中心城區旅游協會,進一步吸納會員。依托協會舉辦導游大賽、協會年會和酒店經理、導游培訓班,有力地促進全行業協作自律和服務水平的提升。二是加強行業管理,引導旅游行業誠信經營,自覺抵制欺客宰客、惡性競爭等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共同維護良好的旅游市場秩序。三是狠抓安全生產,開展拉網式安全生產活動,建立工作臺賬制度,防患于未然,確保旅游市場健康有序運行。
第六,充分利用兩個平臺。一是進一步完善東營水城旅游投資公司現有的兩個子公司的運營管理,適時成立旅游商品公司和文化傳媒公司,延伸旅游產業鏈條。充分發揮好公司平臺的作用,做好項目策劃、招商等工作,努力引進一批高水平的旅游項目,以此實現旅游業的快速發展。二是進一步壯大中心城區旅游協會,繼續精選和吸納協會會員,整合區域內旅游企業資源,推動安全生產、導游培訓、宣傳推介等行業管理和發展水平的不斷提升。
第七,建設三大組團。一是東部濱海旅游組團。重點推進天鵝湖風景區改造升級和金泥灣陽光浴場實施,配合廣利港的建設,著力打造旅游港,力爭“童話王國”主題公園等大型旅游項目。二是中部休閑旅游組團。深入開發攬翠湖旅游度假區,著力建設濕地高爾夫球場、溫泉養生中心、塞納河度假小鎮等項目。三是西部黃河風情旅游組團。著力打造黃河風情民居,確保規劃村居中旅游元素的融合。
第八,做優“水綠”文章。加大“黃河水城”建設力度,充分發揮河海交匯的資源優勢,著力做好“水綠”文章,突出生態旅游特色。通過廣利河的開發改造,理水造綠,親水近綠,水綠結合,形成河海之間水脈相連,九橫十縱,循環貫通,寬闊宜人,大氣自然的城市碧水系統,讓中心區更加魅力無限、風光旖旎,不斷提升城市旅游的吸引力和競爭力。
東營區以“黃藍”兩大國家戰略為契機,圍繞“在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建設中爭當排頭兵”這一總目標,按照“轉化一產、提升三產”的要求,加速產業與旅游、旅游與文化的有機融合,才能推動全區經濟社會轉型升級,著力打造大旅游、大產業,促進東營區旅游業又好又快發展。
(作者單位為東營市東營區村居改造與市政工程服務中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