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映嘉
摘 要 近幾年,作為國際大宗商品代表的石油,價格持續回落,對我國原油貿易產生了重要影響。新形勢下,如何制定與低油價環境相匹配的應對策略,成為政府及相關油企關注的焦點?;诖?,本文分析了國際石油價格回落對原油貿易的影響,并提出了相應的應對策略,以期促進我國石油貿易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 國際油價 原油貿易 經濟形勢
自2014年下半年起,國際油價整體下跌,此后基本保持疲軟態勢,世界各大石油公司的利潤全部遭受重創,我國油企亦不例外。因此,積極研究國際油價新形勢,并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對我國石油企業乃至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國際石油價格回落的原因
(一)美元走強
2015年12月,美聯儲召開委員會議,宣布加息25個基點,此次利率決議對全球貨幣匯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許多國際大宗商品的價格都受到了一定沖擊。與此同時,隨著國際政治經濟格局的不斷變遷,歐盟陷入解體危機,加之歐洲部分國家與俄羅斯之間的相互制裁,導致歐元區經濟復蘇緩慢,歐元地位隨之弱化。此外,在亞太地區日本推行寬松貨幣政策,對美元走強起到了一定的支持作用。在國際大宗商品多以美元計價的背景下,美元走強必然引發這些商品價格的下跌,作為大宗商品代表的石油價格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響。
(二)全球經濟疲軟
有關研究表明,國際經濟增長形勢和石油消費之間具有一定的關聯性,在全球經濟形勢較好的情況下,石油需求也會隨之上漲,反之則會出現下跌。從近幾年的情況來看,全球經濟放緩已成不爭的事實,幾個經濟大國的經濟發展都呈疲軟狀態,尤其是包括中國在內的幾個新興經濟體的經濟增速明顯下滑,石油需求增速也大不如前。例如,2017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速將降至130萬桶/日,即全球石油需求為9740萬桶/日。在市場供求關系影響下,石油需求的疲軟必然導致石油價格的下滑。
(三)石油市場供應過剩
現階段,全球主要產油國為了爭奪原油市場份額,紛紛實行增產措施。2016年6月,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原油產量增加26.4萬桶/天,增加至3290萬桶/天,包括加蓬在內。就非OPEC組織來看也增加了不少。在國際石油需求整體疲軟的情況下,增加石油產量無疑會使國際石油市場出現供大于求的局面,導致石油供需關系惡化,而油價下跌也成為一個必然的結果。
二、國際石油價格回落對原油貿易的影響
(一)增強石油進口國話語權
對于石油出口國來說,油價下跌意味著競爭壓力的加大。而就國際角度而言,石油價格回落會給石油貿易格局帶來一系列積極影響,特別是對一些石油消費大國來說,油價回落將直接減少石油進口成本,提高買方在石油貿易中的話語權,進而提升石油進口國的貿易地位。
(二)有利于我國低價進口石油
2002年,我國原油進口總額為128億美元,到2017年1~6月,我國原油進口總額達811.2億美元,同比增長60.5%,增長幅度巨大。從整個石油的進出口數據來看,我國石油貿易已然成為當前最大的貿易逆差品種。自2014年起,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響,我國多年維持的貿易順差局面發生改變,部分已開始出現貿易逆差。在這種情況下,石油價格回落有助于我國控制石油進口成本,改變貿易逆差格局,并且預防人民幣貶值帶來的危機。研究數據顯示,當石油價格出現10美元/桶的下跌,我國將節約206億美元的進口成本。另外,從側面來看,石油價格回落也有利于我國增加石油儲備,同時還可以縮減石油儲備成本。
三、國際石油價格回落背景下我國的應對策略
(一)油價管理方面
現階段,我國正處于工業化發展的中期階段,經濟活動對能源的依存度較高,因此總體上來說,油價回落對我國是利大于弊的。2017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深化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我們應結合《意見》,完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發揮市場決定價格的作用,保留政府在價格異常波動時的調控權。同時,推進非居民用氣價格市場化,進一步完善居民用氣定價機制。依法合規加快油氣交易平臺建設,鼓勵符合資質的市場主體參與交易,通過市場競爭制定價格。最后,加強管道運輸成本和價格監管,按照準許成本加合理收益原則,科學制定管道運輸價格。此外,建議結合當前的霧霾天氣情況,分別對不同等級的油品設定不同的環境稅,如硫稅、碳稅等,督促石油煉化企業升級改造。與此同時,盡快公開石油定價的決策程序、計算公式等,明確國內油價與國際油價的聯動機制,使政府逐漸從以往的價格制定者向價格監督者轉變,打造透明、公正的油價管理體系。
(二)油企改革方面
一是優化企業資產結構。在油價持續下跌的情況下,由于資金、運營等方面的問題,許多國外的油田區塊陷入虧損狀態。對此,一些石油出口國及油企開始通過低價售賣油田區塊及企業資產的方式尋求出路,給國內油企提供了難得的油氣資產收購兼并機遇。通過參與國外油田區塊競標,以低價購入油氣資源作為戰略儲備,不但有利于維持國內油企的長期持續發展,也是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手段。因此,建議國內油企盡快剝離、淘汰自身劣質資產,將獲得的資金用于購置國際上的優質油氣資產,促進企業資產的不斷優化。與此同時,加大對新興技術及能源礦產資源的投資力度,開創油企未來發展的新前景。
二是加快商業模式創新。石油技術服務企業應對自身業務流程進行認真梳理,通過價值鏈整合、精細化管理等方式,大力發展多用戶業務,對同類業務盡量調整至相近時間予以集中批量處理;將投資重心從以往的資本性投入向智力、勞動力投入轉變,通過垂直整合規避競爭,實現業務領域的強強聯合。
三是完善國有油氣企業法人治理結構,鼓勵具備條件的油氣企業發展股權多元化和多種形式的混合所有制。推進國有油氣企業專業化重組整合,支持工程技術、工程建設和裝備制造等業務進行專業化重組,作為獨立的市場主體參與競爭。推動國有油氣企業“瘦身健體”,支持國有油氣企業采取多種方式剝離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
(三)其他方面
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石油行業是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一個行業。因此,國內能源企業應當借助“一帶一路”發展契機,結合國家政策支持,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利用技術入股、海外投資、貸款換油等途徑獲取國際油氣開發資格,在輸出國內過剩裝備及人員的同時,促進我國與沿線國家在能源領域的深度合作,帶動沿線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此外,也可以利用金融市場對沖油價風險,研究推出具有中國特色的石油期貨,吸引國內中小投資者及國際石油投資者參與中國期貨市場交易,借此在國際石油貿易中爭取更多的話語權,并為人民幣國際化創造有利條件。
四、結語
國際石油價格回落能夠增強石油進口國的話語權,同時有利于我國低價進口石油。針對當前國際油價持續回落的新形勢,政府應加快油價管理體系改革,相關油企也要設法優化資產結構,加快商業模式創新,更好地應對石油貿易的新挑戰,為國內經濟的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作者單位為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商學院)
參考文獻
[1] 鄢紅兵,李琳,成金華.低油價背景下的國際石油貿易格局與中國對策[J].中國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2).
[2] 李曉,侯佳貝.國際油價變動對中國貿易結構影響的實證研究[J].經濟經緯,2015(5).
[3] 李雪靜,楊陽.國際油價波動情況下我國的機遇與對策[J].經濟研究參考,2016
(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