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麗蘭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與經濟相連甚密的電力企業也呈現出快速發展的勢頭,電網規模不斷擴大,變電站的建設也在不斷增多。變電運維系統是我國電力正常供應的重要保障,電力系統的正常運維有利于我國電網整體安全的穩定性。然而,在變電運維過程中存在著諸多風險,若是系統運維出現故障,極容易造成整個供電網的故障,因此,采取合理措施應對變電運維的風險成為變電運維管理中的重要環節。本文根據電力系統中的變電運維進行探討,提出變電運維的隱患風險并提出相應的應對措施,為電力系統變電運維的正常運行提供保障。
關鍵詞:變電運維;隱患風險;應對措施
中圖分類號:TM73 文獻標識碼:A
隨著我國電力應用范圍逐漸廣泛,變電運維作為電力系統的重要環節,隨著社會向科技化與現代化的轉變,變電系統逐漸轉型向電子網絡化發展,傳統的變電運維體系難以與新式的變電運維相融合,又因負責變電運維的相關人員,本身所學的知識與現代化的變電運維系統間的不匹配,使得變電運維系統各種風險隱患頻發。在變電運維中,環境因素和人為因素是影響電力系統變電運維正常運行的重要因素,本文由環境與人為等兩方面因素進行探討。
1.變電運維風險防范的必要性
近幾年,福建連續發生多起高壓輸電線跳閘,甚至發生故障促使大面積停電,對于電力公司以及當地都造成巨大損失。其原因多是施工人員違章施工破壞了電力設備以及異物飄掛于輸電線而引起的,意外因素難以避免,然而,施工人員引起的停電現象卻可以避免。據統計,2012年以來,福建全省共排查出電力設施隱患4853起,其中保護區作業施工864起,違章堆放物品221起,違章建筑896起,超高樹竹2983起,其他111起,已協調解決4028起,協調解決率達83%,為電力網正常運行帶來巨大保障。由此可見,變電運維風險防范的必要性。
2.變電運維中存在的風險
在變電運維過程中,造成風險隱患的因素有外因和內因兩種,詳細數據可見表1,外因主要是不可控因素,如自然災害、突發事故等;內部因素多是指內部的人員操作不當、安全意識不強、人員良莠不齊、管理制度不嚴謹等造成的。
2.1 環境因素
外部環境因素是導致變電站運維風險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具有一定的不可預測性,相關人員對其掌握能力較弱,自然災害的發生,往往會造成大面積的停電現象,為變電運維工作帶來較大的難度。如:在多雷雨天氣,桿塔上的配電線極容易引來雷擊,造成設備損壞,影響變電的運行。
2.2 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不足
針對我國當前變電站的工作人員來講,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不足是一項亟待解決的問題。人員安全意識低使得很多本不該發生的隱患發生,使得許多可以避免的事故來臨,在曾經發生過的變電運維故障中,有一定數量都是因為工作人員的過失造成的。工作人員缺乏安全意識,從而造成變電站故障,甚至造成人員傷亡。
2.3 工作人員本身專業水平的不足
近年來,我國社會經濟都得到快速發展,卻也有一定弊端,企業內部人員的良莠不齊,老員工對新技術的了解不足,抑制企業發展速度。目前,我國多數領域的員工仍是以文化水平低的廉價勞動力為主,供電本企業內部員工仍有大部分人員對于新設備、新技術的認知不足,缺乏專業的業務水平與對設備的操作能力。由于電力企業的科學化發展,如今的變電運維管理是一項技術要求較高的工作,工作人員業務水平的不足問題,若是遇到變電運維隱患,受制于本身水平,不能及時消除故障,極容易使小隱患變大,進一步危及變電運維的正常運行以及電網的安全,嚴重時甚至導致電力系統的癱瘓,造成大面積停電現象。
3.變電運維所存在的風險的應對措施
3.1 加強制定風險方案
大自然災難是不可抗拒的,因為自然因素帶來的變電運維風險不可避免,導致許多人員對于自然因素造成的變電運維隱患并未有好的防范方法甚至忽略。自然災害帶來的隱患只是一味地事后解決卻不知避免,這給人們的生產、生活以及生命財產安全帶來影響。不可避免卻不代表不可減緩,制定風險緊急預案,對危險的來臨進行及時處理與控制,對變電搶修人員進行合理分配,最大限度地降低危害與損失,確保事故發生時能及時恢復工作。
3.2 加強變電站人員的管理與培訓
變電運維工作的正常運行與運維工作人員本身的專業水平及素質息息相關,因此,加強變電站人員的培訓與管理是減少運維風險的重要一環。其一,企業應加強對變電運維人員的安全教育,增強人員本身的安全意識,以便工作人員對本身工作的危險性具有正確認知,并嚴格落實運維操作的規章制度。其二,企業應加強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識培養以及操作能力培訓,以便工作人員能夠順利解決變電運維過程中所遇到的風險,從而減少大型事故的發生。其三,企業應加強公司的管理制度,將責任落實到個人身上,從而促進員工的積極性,保證運維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我國電力系統的正常可靠運行,更好地發揮變電運維作用,更好地滿足我國社會經濟增長需求。
3.3 優化變電運維模式
我國變電站運維模式經過多年的完善已經形成一套完善的制度,然而,隨著時代發展、設備的更新,原有的模式已經不適合現代社會發展,優化整理變電運維模式成為必然。如今,我國變電管理模式相較于西方發達國家仍有許多不足之處,其主要表現在運維模式缺乏合理性、科學性。優化變電運維模式,結合現代化變電運維管理模式,對原有的模式進行整合,使其適合現代化變電運維發展,如:變電運維的精細化管理等。
3.4 建立變電運維一體化管理模式
變電運維的一體化管理,將變電運行與變電檢修部門相整合,實現組織機構人員的一體化,縮短操作時間,提高變電站的工作效率,實現經濟的最大化。具體來講,可以根據變電站的實際情況和變電運維的基本要求進行分組值班制度,使運維工作能按程序有效進行;優化運維操作的流程和巡檢制度,提升變電運維的工作效率;引進先進的信息處理技術,減小運維人員的工作量。
結語
隨著電力企業在我國地位越來越高,供電企業的安全隱患也被人們廣泛關注。變電站運行過程中,變電運維系統的安全隱患直接影響到電力供應的質量和供應的速度,給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不利影響,因此,采取合理措施應對變電運維的風險成為變電運維管理的重要環節。綜上所述,在電網運行過程中,影響變電運維的因素多體現為人為操作不當、內部管理不嚴謹、安全意識不足、以及自然因素等,對于這些因素,供電企業應多加注意,提高變電運維管理水平,降低變電站運維的隱患,促進電力企業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萬鵬.水電工程項目風險管理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3(6):28-30.
[2]孫興,王孜航,牛明珠,等.變電運維安全隱患及其解決方案探討[J].電子技術應用,2015(12):141-143+14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