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偉
摘 要 近些年我國的經濟改革有了進一步深化,這對我國的證券市場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一系列政策的實施,促進了證券投資市場的規范化發展。證券市場的走勢應當和經濟走勢基本保持一致,機構投資者對價格的影響力進一步加強,對投資行為帶來的市場影響也就更為復雜。本文首先就證券投資和套利行為的特點進行簡要闡述,然后對證券投資中套利的優勢和類型加以闡明,并就證券投資中合理套利空間形成以及非理性套利形成的原因作詳細分析,最后就我國證券投資中不規范形成的套利應對策略進行探究。
關鍵詞 證券投資 套利行為 原因
一、引言
套利是兩個相關市場之間投資者利用同一資產價格短暫差異,在不同市場同時買賣同一資產獲利的交易行為。這種低風險、高收益就是套利投資方式的顯著特征?;谶@一特征,比較重視資金安全問題的機構投資者就可能對證券投資基金實施套利。通過從理論上對證券投資中的套利行為的研究分析,能夠深化對其的理解,為解決其中的發展問題提供相應的參考。
二、證券投資和套利行為的特點
(一)證券投資的特點
“證券投資”是人們耳熟能詳的一個詞,其概念在我國還屬于新興的概念。證券投資是投資者的子概念,也是投資者群體的組成部分。我國已經通過投資者權益保護法對證券投資進行了闡述。金融投資交易的特殊性決定了投資消費者相對于普通消費者在交易地位上有其特殊性。證券投資權益保護法中對證券者概念是否能適應各類金融服務接受者存在分歧。我國金融領域的發展主要是重視金融秩序以及機構,對服務對象立法傳統沒有重視,這就造成了證券服務接受者不能從法律中獲得保護。[1]證券投資在發展中也形成了幾個鮮明的特征,證券投資市場影響效應比較大,其具有不確定性,是一種有價證券,必不可省的活動就是投資和投機。
(二)套利行為的特點體現
套利所包含的內容中,存在價差以及同時性和等額性是比較重要的。從套利行為的特征方面就能夠了解,相同或者相關的產品是套利顯著的特征,套利產品之間存在一定的關聯性,這一關聯性是一直存在的,并且存在方式不變動。而存在相對差價的特征方面,這是對于市場產品而言的,兩個產品間存在一定的不一致,這種不一致是能夠被掌控的,而非波動的。[2]再有就是買入和賣出雙向操作的特征,套利多進行買入和賣出雙向對沖操作,倘若是大概率事件,就有明顯的估值錯誤,這可單方面作業。產生無風險收益的特征也比較突出,無風險收益就是基本偏差穩定,收益沒有風險。而真正進行控制存在很大的難度,交易產生的費用和具體何時交易,這些都會影響利潤。
三、證券投資中套利的優勢和類型
(一)證券投資中套利的優勢
證券投資中套利有其優勢,對于證券市場而言,一直存在套利和投機,這兩者的聯系比較突出。要考慮兩種方式對資金的需求情況,套利就是不依賴最初資金量,不需資金幫助。在比較好的經濟狀況下,如果買方存在,賣方也存在,這時候的套利不用資金也可正常進行,并能因此獲得相應的利潤。[3]但是在實際中會受到環境因素的限制,對套利而言就要相應的初始投資,對投機者來說選擇哪一種方式都要有資金幫助。對于投機來說,擁有資金量大影響力就越大。
證券投資中的套利優勢,從風險因素層面而言,套利擁有的很少,風險可被忽略,在套利雙方順利實施的過程中,套利沒有風險或者說風險相對比較小。套利雙方能同時進行,對套利來說沒有風險,具體套利行為在實際中不是順利進行,可能會被延時,此時對于套利來說就會存在相應的風險,即便風險比較小。[4]對于投機者而言,情況就有所不同,投資者是對以往情況的分析,然后對未來情況進行判斷,投機不小心就會出現判斷失誤的情況,這時候擁有的風險就會不斷擴大。
(二)證券投資中套利的類型
證券投資過程當中的套利有多種類型,其中定價差異套利就是一種。確定產品價格有多種方式,可按照理論方式或者自身具體經驗確定產品價格。我國當前的金融市場發展不完善,產品比較復雜多變,采用任何一種方式給產品定價都存在一定的困難。諸多投資者選擇用產品具體價格以及價值間出現的并不完全對等實施套利投資。
再者,證券投資中的套利類型中,市場間套利類型也是比較常見的,在資本市場的進一步發展下,資本市場制度改革對國際資本市場開放等因素會使得未來市場間套利成為常態,同時產生諸多套利模式。
另外,證券投資中套利類型中的價值突變套利和事件性套利也是重要的類型。多數證券的價值變換程度比較大,對于價格和價值來說,采用哪種方式分析估量都存有難點。由于獲得信息能力差異大,具體技術運用也有著諸多問題,市場價格此時是波動狀態的,對于投資者而言,可在隨時獲得套利機遇,價值就會在企業并購以及破產等系列事件發生后產生。[5]其套利的主要方法就是構建健全的信息系統、事件性套利模型系統以及領先交易技術系統等。
四、證券投資中合理套利空間形成以及非理性套利形成的原因
(一)證券投資中合理套利空間形成
證券投資中有合理的套利,基于有效市場理論下的套利即合理套利空間。這一理論假設下資本市場理論有多種模型和理論,無套利是把金融學分支進行了統一的基礎性概念,在資產定價出現錯誤以及發生市場無效行為的時候,套利就會發生,市場迅速恢復有效的時候套利機會消失。市場理論下套利主要發生在單個資產以及組合資產定價錯誤時,資產組合自身也能產生套利,并可作為資產,在幾個套利間也可產生套利以及套利組合。[6]有效市場套利無摩擦,套利機會少時,套利獲得市場收益,制度的缺失以及交易機制等問題出現時,套利就會受到限制。
(二)證券投資中非理性套利形成的原因
證券投資當中的非理性套利形成是多種因素造成的,其中制度的缺失是比較重要的原因,缺乏科學完善的制度,必然會產生非理性套利,這就會給股民帶來很大的損失。再有就是市場結構層面的缺陷,融資結構出現了問題,證券市場最重要的作用是為企業提供相應的資金,合理配置市場資源。我國的證券市場最主要的業務是融資,市場處在不平衡的發展狀態。債券市場沒有趕上股票市場,其中比較重要的原因是金融市場政策的因素。債券融資硬性約束下,需要到期還本付息。很多企業債券對投資者缺少吸引力,企業債券到期不能兌付的違約行為時有發生,這破壞了企業的形象。再有就是監管結構存在問題,行政監管的色彩比較濃厚,結構性的矛盾比較突出,沒有形成完善的監管機構。endprint
另外,受到證券投資者行為偏差的影響,股票的漲和跌與政府有關,這是人們的思維定式。還有就是信息披露的失范,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不規范、不及時等,是很多投資者套利行為產生的重要原因。信息的不對稱問題比較突出,對融資人而言,股票市場信息不對稱會造成稀缺資金流向低質企業,信用質量越差的融資人就越有可能獲得資金,這就造成了資金低效配置。
五、我國證券投資中不規范形成的套利應對策略
要想解決我國證券投資中出現的不規范形成的套利問題,就要注重方法的多樣化。筆者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如下:
對于證券投資當中不規范所形成的套利要分別對待,對其正、負兩方面對經濟產生的影響要有深入的了解。從其對經濟正面的影響來看,短時間內套利交易會加速股票市場價格的波動程度,套利存在的同時會對證券市場的完善起到推動作用,為證券市場的進一步規范發展提供保障。套利對增加股票市場的流動性,以及對擴大股市交易的規模有著積極的作用。套利流動性高的特征比較顯著,交易活動在期貨交易和現貨交易市場同時進行,把期貨市場交易傳遞給現貨市場就能在很大程度上促進現貨市場流動,從整體上提高現貨市場的效益,也將極大地擴大其規模。而其負面影響方面,主要就是加劇了金融系統的風險和降低了監管制度的有效性。為有效控制不規范形成的套利空間,就要制定科學的措施。
通過實施捕食交易策略,來解釋機構對開放式基金套利的過程。持股集中度高,流動性沖擊和相關財富縮水所帶來的價格逆向變動的幅度就比較大,基金管理要充分重視風險的有效控制。在信息披露方面,陽光交易會由于其他投資者對資產搶購行為推高資產價格,開放式基金構建合理風險管理策略就要建立壓力測試,從而能夠考察組合在流動性沖擊中面臨的風險。[7]在加強風險管理的過程中,基金管理者要從全局視角出發,對自身面臨的風險予以重視,并關注其他投資者的資產情況。
信息沖擊影響投資者決策,信息傳遞存在摩擦市場中,機構投資者在資金以及信息上有其自身的優勢。機構投資者和證券投資基金在信息披露義務上是不對等的,這就使得機構投資者憑借信息壟斷與資金優勢在股票價格迅速拉升以及快速打壓中獲得大利潤,而信息劣勢的證券投資基金只能是被動追漲殺跌。這就需要加強證券市場的監管工作,證券機構的主要職責是制定有效的法律法規以及交易規則,積極促進整體市場的健康發展,維護市場的“三公”原則。要建立公開、公正、公平的信息披露制度,最大化地減少機構投資者行為套利,避免其操縱市場。
充分重視制約機構頻繁對開放式基金的波段操作,監管機構需要充分考慮提高套利機構投資者短期申贖開放式基金手續費,要使得該部分資金確實計入基金資產和彌補期持有人損失。加強對證券投資基金正反饋交易行為的理論分析,基金經理激勵機制轉變就要著手減輕基金管理人的短期業績壓力,采用科學的方式反映基金管理人的整體投資研究以及管理方法。
六、結語
對于證券投資當中的套利行為的理論研究分析,旨在能更為深入地了解其發展的積極性和不足之處,從而為優化證券投資市場提供參考依據。希望能通過此次對證券投資的套利行為的研究分析,對實際市場的健康發展有所裨益。
(作者單位為廈門大學)
參考文獻
[1] 匡舒璠.證券投資基金財務報表分析性復核的運用[J].金融經濟,2017(08).
[2] 熊巧麗,鄧靜,曹呈楠.證券投資風險分析與控制措施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7(12).
[3] 任璐瑤.淺談證券投資基金面臨的困境與對策[J].經貿實踐,2016(16).
[4] 霍然.證券投資中的資產配置決策探討[J].企業導報,2016(15).
[5] 潘揚.淺析我國證券投資的發展現狀及完善對策[J].現代經濟信息,2014(24).
[6] 王穎娟.我國證券投資面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4
(03).
[7] 張璐.淺議證券投資基金的風險及其防范[J].技術與市場,2016(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