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結南
摘 要 對建筑業相關企業而言,營改增政策的落實,不僅為建筑、裝飾、安裝等各類企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也降低了稅務風險。企業通過做好稅收籌劃工作,可以有效減輕稅負,也有助于提升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對促進建筑、安裝等企業的健康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在簡要分析營改增與稅收籌劃具備的意義的基礎上,具體探討了基于營改增的建安業稅收籌劃。
關鍵詞 營改增 企業 意義 稅收籌劃
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建筑行業的發展速度也在不斷加快。傳統稅收政策下,建筑、安裝等建筑行業相關企業的管理較為粗放,稅收管理基礎較為薄弱,導致企業出現稅務風險。隨著營改增政策的出臺和落實,建安業及其他建筑業相關企業也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在經濟發展新形勢下,基于營改增政策的落實,建筑、安裝等建筑業相關企業應該結合自身經營發展的實際狀況,依據稅制改革的推進,做好企業稅收籌劃工作,以便減輕企業稅負,降低企業稅務風險,從而為建筑業可持續發展的實現提供支持。本文基于營改增政策的落實,著重探討了建筑、安裝等建筑業相關企業的稅收籌劃。
一、營改增與稅收籌劃的意義
(一)營改增的意義
營業稅主要是針對勞務或商品的稅種,需要在流通環節對勞務或商品進行征收,屬于價內稅;而增值稅主要是針對商品增值額征收的流轉稅,屬于價外稅。從稅收制度來看,我國的稅收制度是同時征收增值稅和營業稅。就目前而言,針對建筑業相關企業征收的稅率是營業稅3%,沒有抵扣稅額,導致企業稅負較重。對于營業稅與增值稅在部分建筑工程施工項目中的同時征收,主管部門并未明確制定稅收征收的標準,導致建筑行業相關企業的稅收管理較為混亂,也會對稅收制度的改革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
營改增政策的出臺和落實,推動了我國稅收制度的改革。然而,在稅制改革初期,建筑行業并未納入營改增政策的執行范圍,導致建筑業相關企業的稅收負擔相對較重,并影響到建筑行業及其相關企業的發展。鑒于此,相關部門應該將建筑行業納入營改增政策的執行范圍,即向建筑業相關企業征收11%的增值稅。這樣不僅有助于完善建筑行業的產業結構,也能夠使建筑行業的產業分工更加明確,對健全我國建筑行業的稅收制度極為有利。
(二)稅收籌劃的意義
稅收籌劃,是指基于國家相關稅收法律法規,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開展之前對活動進行科學計劃和全面籌劃。通過實施全面、準確的稅收籌劃,有助于企業獲得更大的經濟利益,而這也體現出稅收籌劃具備目的性、合法性等特征。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開展,決定著企業的經濟效益,也會對企業的發展造成很大影響。鑒于此,為推動企業的健康持續發展,企業應做好稅收籌劃工作,以便為企業經濟行為的選擇和執行提供科學依據,促進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而這對推動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基于營改增的建安業稅收籌劃
基于我國稅收制度的改革及營改增政策的落實,為推動我國建筑行業的健康持續發展,要求建筑業相關企業做好針對生產經營活動的稅收籌劃工作,加強建筑行業稅收制度的完善,合理籌劃進項稅額,以便為建筑業相關企業的發展提供保障。
(一)完善行業稅收制度,為稅收籌劃奠定基礎
傳統稅收政策下,建筑行業相關企業的經營和管理較為粗放,與營改增政策的相關要求不符,導致在稅制改革初期,建筑行業沒有被納入營改增政策的執行范圍,從而導致建筑業相關企業的稅收負擔并未得到減輕,不利于建筑行業及其相關企業的發展。鑒于此,為確保建筑行業能夠更快地適應營改增政策,促進建筑、安裝等建筑業相關企業的健康持續發展,企業財務人員應該認真學習和解讀國家稅收法規及相關新政策,熟悉營改增政策的相關要求,做好營改增政策落實下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稅收籌劃,加強企業稅收管理,為企業決策提供科學依據,以便推動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二)進項稅額的稅收籌劃
隨著稅制改革進程的加快,營改增政策在建筑行業的落實也逐漸受到重視,對建筑行業的未來發展具有重要影響。針對建筑業相關企業普遍存在的稅收負擔重問題,在落實營改增政策過程中,建筑企業應該做好稅收籌劃,以便為建筑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開展提供科學依據。在現行的稅收政策環境下,建筑業相關企業難以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導致企業進項稅額抵扣難,建筑業相關企業的稅負過重,進而影響建筑行業的發展。建筑業相關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具有一定的地區特性,工程項目建設涉及的施工材料的采購來源于多個供應商,涉及多個小規模納稅人,導致建筑業相關企業難以獲取增值稅專用發票,造成企業進項稅額無法抵扣。
基于營改增政策的出臺和落實,為減輕建筑、安裝等建筑業相關企業的稅收負擔,企業應該改變施工材料的獲取渠道,選擇能夠提供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納稅人作為材料供應商,為工程項目的建設提供施工材料,借助施工材料采購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實現對企業進項稅額的有效抵扣,充分做好進項稅額的稅收籌劃,以便確保企業能夠最大限度地獲取經濟利益。基于此,針對工程項目的建設需求,建筑、安裝等建筑業相關企業應該加強與大型材料供應商的合作,提高企業生產經營的管理水平,提高進項稅額抵扣率,最大限度地減輕企業稅負,促進建筑企業的健康持續發展,從而推動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三)基于信息化手段建立財務共享中心
針對傳統政策環境下,建筑、安裝等建筑業相關企業粗放式管理導致的稅務風險大問題,有效地降低企業的稅務風險,減輕建筑業相關企業的稅收負擔,在落實營改增政策的基礎上,建筑企業應該加強對信息化手段的使用,借助信息化技術,建設科學的財務共享中心,集中管理財務票據,加強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涉及資金使用情況的審核,以便提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相關財務信息的真實性,促進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時,企業管理人員應該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強對企業進項、銷項等生產經營活動的管理和監控,借助財務共享中心的建設,為企業生產經營相關財務工作的開展提供科學依據,實現納稅申報的半自動化,以便全面、集中地管控企業的財務、稅務等信息,保障企業稅收籌劃工作的開展,以便推動建筑行業相關企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三、結語
營改增政策在建筑行業的落實問題,是影響我國稅收體系完善的重要因素。針對傳統政策環境下,建筑企業稅負重、稅收風險大等問題,在落實營改增政策的基礎上,建筑企業應該健全行業稅收制度,借助信息化手段,建立科學、適宜的財務共享中心,以便為企業稅收籌劃提供科學依據,降低企業稅收風險,減輕企業稅負,從而保障建筑行業長遠、健康地發展。
(作者單位為中山市污水處理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 盧華.施工企業“營改增”后稅負影響及對策研究[J].中國經貿,2014(24):192-193.
[2] 吳剛妹.建筑行業“營改增”后的納稅籌劃探析[J].財經界,2016(3):269.
[3] 左莉.建筑行業“營改增”后的納稅籌劃[J].財經界,2016(32):309+3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