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曉雪
摘 要:近年來,隨著我國教育事業越來越完善,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情感態度的培養受到國家的重視。在當前實行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大家普遍提倡對學生實行素質教育。在初中語文學科的教學中,想要提高學生的多方面素養,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的教育、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是必不可少的一種教學手段。本文就目前初中語文的教學現狀,來簡要談談如何在初中語文的教學中開展有效的情感態度教學活動,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學生情感態度;培養
引言
新課程標準的提出,使得語文課程教學模式發生了變化,由以往的單一方式講解知識轉變為關注學生得全面發展,多種教學方式并存的局面。新型的教學授課模式為學生創造了一種良好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得學習主動性不斷發揮,塑造正確的價值情感,倡導一種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模式,發揮學生得創造力,提升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1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情感態度的培養的重要性
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學科,讓學生能夠在掌握科學文化知識的前提下,獲得一定的情感態度教育,培養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態度可以幫住學生更好的理解學習內容,快速融入教學情境中,實現情感教學目標,不斷激發學生得創造力,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促使學生能夠形成科學合理地學習體系。教師要通過多種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在教學實踐中不斷貫徹素質教育理念,提升初中生的語文素養。
2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情感態度的培養
2.1要善于挖掘課文深厚的情感因素
要使學生在學習中如沐春風,身臨其境,與作品中的人物同休戚、共哀樂,教師就應把精力集中在“情感”上。怎樣才能發掘出作品的內蘊?課前,教師要廣采博覽,深刻透徹地了解作者的人生經歷、思想歷程、寫作背景,這樣才能深入剖析作品進入角色,挖掘出創作時的匠心,力爭把作者創作時的全部激情重新釋放出來,反之,就達不到這樣的效果。如,教學“背影”一文時,在講爬月臺買橘子一段時,一定要分析父親的動作,抓住父親“胖”“動作笨”的特點,這樣分析才感人至深。教師要善于利用課本,把課本作為情感教育的圓心,可以圍繞這個圓心作運動,半徑可以伸縮自如,有的放矢。把生活經驗融于課文中,讓學生體會到課文離我們的現實生活是如此之近,這樣學生的興趣就提高,興趣提高,情感自然就積極起來,情感積極,其他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2.2教師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體會情感,培養正確的價值觀
思想是一切的起源,教師首先要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培養學生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我們的初中語文課堂中,不僅要開放教師的傳統思想,使其更新教育觀念,還要開放學生的思想,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另外,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打破傳統模式的束縛,對知識內容和活動進行開放,引導學生通過發現生活中的經驗來主動提出問題,然后進行探索學習,最后解決問題。這樣才能讓學生的思維得到足夠的解放,在學習的過程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促進全面發展。例如,在七年級語文上冊《爸爸的花兒落了》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課文主要講的是文中的爸爸從養花這件小事中給孩子滲透人生的哲理,教育孩子。那么從這篇課文的學習中學生肯定能夠聯想到自己,教師就可以進行一定的引導,例如向學生提問自己的父親怎樣教育自己,具體是怎樣做的,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體驗父愛的偉大,培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2.3倡導小組合作探究,鍛煉協作能力
培養初中生的情感態度,就要善于將學生放置在一個小集體中,不斷豐富學生得學習過程,促使學生能夠不斷發揮學習主動性,激發學生的創造欲望。新課標提出了小組合作式教學更加有助于學生樹立集體觀念,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在一個小組內部可以互相學習,取長補短,當遇到問題時,可以尋求小組內的幫助,取得進步,進一步強化了學生得學習水平,提升了學生參與意識。當然教師對學生進行分組要注意科學、合理、公正的原則,既可以發揮小組內部的優勢,又可以促進小組內每一位學生得成長。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探究,既可以讓教師快速發現學生之間存在的問題,又可以讓教師關注每一位學生的成長。例如,在對學生寫作素材搜集時,教師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讓學生在小組內部進行討論,讓學生在學習小組中進行實踐探索,同時教師在此過程中能夠發現學生存在問題,進行引導教育,更加能夠鍛煉學生的合作能力。可以讓學生各自分工合作,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在小組內部分享、溝通、交流,讓個人的想法最大化體現,同時可以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自信心,學會與他人進行溝通交流。提高語文知識學習效率,形成科學、完整的學習體系,促進語文水平的提升。
2.4豐富語文教學過程,培養學生情感
要想發揮情感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作用,就要教師隨時貫徹對學生得情感態度教育,讓學生的學習變得更加充實,豐富多彩。因此教師要多渠道的實際教學內容,不斷豐富學生的語文學習過程,從教學實踐中培養學生得情感。情感教學應當從教學的一點一滴做起,體現出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不僅要具有統籌的觀念,更加要貼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教學過程要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在創設教學情境的過程中要深入挖掘教材內容,從學生最熟知的內容出發,加深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不斷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發揮語文學科特點,把握住語文學習的重難點內容。當然,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時,也要綜合考慮不同年齡段學生得認知水平以及不同層次學生得接受能力,針對不同的學生,教師要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善于開發學生得智力,促進學生得健康成長。
3結語
在初中語文知識的學習中,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就要從學生的實踐生活出發,尋找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進行興趣教學,培育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促進學生健康快樂成長,在一點一滴中提升語文學習水平。
參考文獻:
[1] 馮釗.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態度教育[J].新課程學習,2016(10)
[2] 張丹峰.探討如何培養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J].教學與管理,2015(07)
[3] 尚曉霞.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J].新課程:教研,2016(7):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