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麗
摘 要:批注式閱讀教學是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的常用方式,這一教學方式可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對文言文中蘊含的情感和文化進行細細體會,但由于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影響,使得這一教學模式實施形式比較單一,文言文教學效果不甚理想,基于此,筆者就高中語文文言文批注式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和教學問題進行分析,并闡述解決對策。
關鍵詞:高中;語文;文言文;批注式教學
前言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在高中文言文閱讀教學方面也提出相關新的教學要求。文言文是我國古代文學重要組成部位,其蘊含的文學知識和傳統(tǒng)文化對于中學生語文素養(yǎng)和道德品質的提升意義重大[1]。但因為我國高考機制的問題,教師在教學中對培養(yǎng)學生興趣和意境感受能力的不重視和對知識傳授的重視,使得學生在對文言文進行學習的時候或多或少的帶有功利色彩,導致課堂氛圍較差,學生學習興趣低下,極不利于教學質量的提升?;诖?,筆者就高中語文文言文批注式閱讀教學進行探究分析,對其教學方法進行闡述。
一、高中語文文言文批注式閱讀教學現(xiàn)狀及存在問題
(一)教學模式陳舊單一
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很多語文老師在開展高中語文文言文批注式閱讀教學活動時,依舊沿用的是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學生依照教師講解的批注在文中進行標識,這導致學生缺乏對文章進行獨立思考和感悟的時間,使得其未能對文言文中蘊含的文學知識進行感受,長期對學生執(zhí)行這一教學模式會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漸下降,使得教學質量無法提升。且單一的教學模式不能很好的對文言文的內容進行拓展,使得學生學習深度停留在字面上的意思,而不能對文言文深層的意思進行學習和理解。
(二)教學內容缺乏內涵
文言文是我國古代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寫作形式為書面體,但因而現(xiàn)在的詞匯用法和語言環(huán)境發(fā)生了變化,因而文言文的詞匯用法和語言環(huán)境與現(xiàn)在存在顯著的差異,學生在進行理解的時候較為困難。而因高考制度的影響,大部分的高中生在學習文言文時,主要是通過對知識進行死記硬背來理解文言文,加上教師在實行批注式閱讀教學模式進行文言文教學時,重心放在對字詞句的解釋和翻譯上,沒有將自己對文章的理解和看法進行分享,沒有體現(xiàn)出文言文的內涵,導致教學內容的內涵缺乏,從而很難激發(fā)出學生對文言文主動思考和學習的興趣。
(三)師生之間溝通交流較少
批注式閱讀教學并非放養(yǎng)式閱讀教學法,而是一種引導式閱讀教學法,教師應在展開批注式閱讀教學時對學生進行引導,當其發(fā)表自己對文言文見解時應給予適當?shù)谋頁P和鼓勵,而當其對文言文的見解較為偏激且存在錯誤觀點時,教師應對其錯處指出,并通過辯證的方式讓學生對觀點的對錯進行分析。而就目前的教學現(xiàn)狀來看,高中語文教師在展開文言文批注式閱讀教學時并未對學生的想法進行關注,教學時多為教師講學生聽,這就使得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交流自然而言的減少了,使得教師在教學中的引導作用不大,久而久之學生的學習興趣也逐漸下降。
二、高中語文文言文批注式閱讀教學存在問題的解決對策
(一)比較批注法
比較批注法是在對新課文進行學習時,為了讓學生對文言文之間的關系更深層次的進行理解和認識,選取一篇曾學習過且與新課文相似的文章進行比較教學,通過引導學生對兩篇類似的文言文的寫作手法、感情表達、藝術風格等進行比較分析,使得學生對文章的領悟更加深刻,可讓學生對文言文的深層意思進行充分的理解和學習[2]。例如在學習《念奴嬌·赤壁懷古》這一文章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將其與《雨霖鈴·寒蟬凄切》進行比較批注教學,讓學生在對念奴嬌批注的過程中將寫作手法、感情表達、藝術風格等與雨霖鈴對比批注,引導學生對這兩篇的表達的感情和景物描寫進行批注,然后對其異同進行比較分析,讓其對文章的深層意思進行理解。
(二)聯(lián)想批注法
聯(lián)想批注法是學生在對文言文進行閱讀學習時,可將其閱讀過程中的想法在相應的內容旁邊進行批注,使得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得到增強,同時可使得學生將文言文的內涵挖掘出來,結合自己之前所學的知識對文言文進行拓展,使得其思維得到培養(yǎng)[3]。例如在進行《赤壁賦》這一課教學時,教師可讓學生先自主的對全文進行閱讀,然后讓其在閱讀過程中將自己對句子的想法和理解進行批注,將其聯(lián)想到的內容及時記錄下來。
(三)提問批注法
提問批注法是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在閱讀文言文時將想到的問題在對應內容旁邊進行批注,然后當學生閱讀結束后讓其對自己的問題進行提問,教師在進行引導辯證,讓學生對問題進行解決,從而使得其對文章內容了解程度得到加深,使得師生之間得到充分的交流的同時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審美能力進行培養(yǎng)[4]。例如在進行《陳情表》這一課教學時,教師讓學生邊閱讀邊在文章旁邊批注自己的問題,然后讓學生均也讀結束后抽取部分學生進行提問和答疑,然后抽取結束后詢問學生是否有不同的問題,讓其提出后引導其辯證分析,從而使得文章學習的深度和廣度得到拓展。
三、小結
目前批注式閱讀教學存在的教學模式陳舊單一、教學內容缺乏內涵和師生之間溝通交流較少等問題均是因為受到傳統(tǒng)教學的影響,因此想要提升批注式閱讀教學的教學質量就要先對其教學觀念進行轉變,然后利用比較批注法、聯(lián)想批注法及提問批注法等教學方式對教學質量進行提升。
參考文獻:
[1] 駱燕.淺談高中語文古詩文的批注式閱讀教學[J].教育現(xiàn)代化:電子版,2016,3(06):21-22.
[2] 符文靜.基于批注式閱讀在高中人物類文言文教學中的實踐——追因溯果讓人物活起來[J].新課程(中),2016,7(06):14.
[3] 符文靜,李世龍.“批注式閱讀”在高中文言文教學中的實踐反思[J].教師,2017,5(10):25.
[4] 朱海燕.文言文“批注式閱讀”課堂教學探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 2017,3(0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