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俊梅
摘 要:公共圖書館農村分館建設對于提升農村文化建設至關重要,而且還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當前農民的綜合素質,然而從目前情況反饋可知,當前公共圖書館農村分館的建設還存在諸多的弊端,必須對其弊端予以有效的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擬定積極有效的應對措施,文章針對于此展開全面的分析與討論,然后在此基礎上予以合理化的建議。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 農村分館建設 重要性
為了更好的推進新農村建設,公共圖書館農村分館的建設也引起極大的關注度,有助于提升農民的綜合素養及知識水平,轉變他們的思想觀念,這樣才能從整體上改善農村經濟發展水平。公共圖書館作為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發揮其職能是現階段應當思考的問題,繼而推進新農村建設大道預期的目標。
一、公共圖書館農村分館建設的具體措施
(一)了解讀者的需求,完善圖書館職能
農村相較于城市的發展相對比較落后,所以公共圖書館農村分館的選址非常關鍵,最好是選擇接近農民居住的區域,這樣才能為農民的閱讀提供便利,如此彰顯圖書館的功能。建設數量方面,在投資建設之前可以事先進行相應的調研,比如農村地理位置、人口分布等等,將這些數據作為參考。圖書館建設過程中,必須要對農民對知識的需求有所掌握,然后整理相關數據,在此基礎上延伸出更多更廣的知識面,農民才會有極大的閱讀興趣。通常來說,我們不僅要全面掌握農民的閱讀需求,此外,更關鍵的是還需要合理布置文藝、科技以及農業等方面的數據,要讓農民從內心要想去了解新知識,滿足他們的實際需求。從另一個角度分析,圖書館建設過程中,要了解當地的經濟發展趨勢,要讓農民積極主動的走入圖書館,以最大限度發揮圖書館的實用功能,避免出現資源浪費的情況。
(二)實施區域集群管理,加大資金投入力度
在圖書館運營過程中,實施區域集群管理能夠達到最佳的管理效果,這樣不僅能夠讓管理人員合理分配,也能讓資金得以合理利用,從而避免出現浪費的情況,借助信息資源共享的方法,實現統一管理目標,無需投入過多的人對分館予以管理。此外,在日常管理過程中,管理人員需要合理利用網絡資源,達到資源共享目標,如此能夠節約資金,確保數據完整,及時更新圖書,從而滿足農民對知識的需求。農村分館建設中,政府部門予以資金主導,保障場所,可以聯合企業冠名投資,增加資金儲備,尤其是計算機制造企業可以具有極好的發展前景。伴隨農村改革的發展,計算機設備的需求可謂是日益增多,農村有很大潛在的客戶資源,通過這種形式讓企業中不斷提升品牌效應。
二、公共圖書館農村分館建設的重要性
(一)推進新農村建設效果
從長遠角度來說,農業產業化發展已然是趨勢,這在某種程度上對居民的技能水平提升也會有更高的要求。而對于產業化結構來說,兼具區域性與特色性,因而在技能上的要求各異,按照區域特色,以技能水平及聯合支持的模式,也就開展本地區特色的技能培訓,如此能夠讓農民可以快速掌握一技之長,培養出具有高技能的人才,并且能夠在該地區農村發展過程中起到良好的帶頭作用。針對公共圖書館來說,其在本質上屬于信息資源共享中心,肩負社會教育的重要職能,農村分館可以根據該地區的實際情況,實施圖書館知識培訓、計算機培訓等等,為圖書館儲備技術人才。很多農民對于圖書館的認知基本上為零,因而必然得開展圖書館知識的培訓活動,這直接影響到農村分館的實際運營情況。
(二)實現資源整合及服務
從公共圖書館農村分館的整體建設層面分析,其服務地方社會已經發揮了非常關鍵性的功效,這其中主體現在以下方面:信息集成、信息開發、信息支持、資源共享。對于信息集成功能來說,需要建立相對應的數據庫,這樣才能使圖書館信息服務功能更為健全,對于服務客體來說減少了信息篩選時間。而信息開發功能,是需要基于客體的實際需求,給予綜合信息產品,同時提供專題信息產品。信息支持相對而言比較簡單,主要是指參考咨詢服務。資源共享則需要整合多項資源,比如學科優勢、文獻資源優勢、企業資金優勢及政府政策優勢等,將資源的有效利用發揮至最大值,實現產出最優化。農村分館圖書館的框架設計需要從實際需求角度分析,其服務社會的具體流程如下:從地方圖書館角度分析,需確定四方面的內容:分別是資源建設平臺、調研用戶需求、確定服務方式、組建服務團隊,針對前兩項建設而言,必須實施數據挖掘及深加工,而對于后兩項來說,需要調配人員,繼而完成服務合約,從用戶角度分析,其需要的產品類型分別是信息類產品、服務類產品,其與公共圖書館農村分館需要進行需求表達,完成產品反饋。
公共圖書館農村分館服務模式需要運行機制的科學配置才能真正發揮效應,建設工作才會更為圓滿。公共圖書館農村分館在向社會服務客體開放時需借助以下方面內容:組織決策、信息研發、利益平衡、績效機制,上述機制相互配合,共同協調發展。其中,組織決策在整個過程中起到基礎性的作用,信心研發屬于關鍵性的環節,利益平衡屬于基本保障,而績效機制起到的是動力。公共圖書館農村分館基于自身的實際狀況,擬定科學的服務方案;信心研發機構發揮自身的職能作用,控制產品品質;利益平衡機制,借助規制政策,通過市場調節手段,以此平衡各方之間的關系,包括權利義務、成本收益等諸多方面,繼而實現雙贏;績效評價機制,通過檢驗模式運行狀態,揪出問題,促進其實現可持續發展。
結 語
總體來說,公共圖書館農村分館的建設至關重要,這直接關系到農村經濟的增長及農民綜合素質的提升,提升新農村建設效果。文章中簡要闡述了公共圖書館農村分館建設的具體措施及其重要性,從根本上提升農村分館建設的最終成效,優化農村文化建設內涵。
參考文獻:
[1] 程陽,李欣業,魏冬梅.論公共圖書館農村分館建設的重要性[J].黑龍江史志,2013,(23):211-212.
[2] 王宏鑫,仝亞偉,周云顏, 等.走向農村公共圖書館服務的整體化平臺——河南信陽“平橋模式”研究[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3,(4):4-15.
[3] 萬真真.見微知著 ——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制下微型圖書館的建設研究[J].魅力中國,2018,(14):84-85.
[4] 冷稼祥.構建城鄉一體化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靖江市圖書館實施總分館制的實踐與探索[J].新世紀圖書館,2012,(9):88-91.
[5] 高芙利.關于如何有效建設縣域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制的探究[J].藝術科技,2017,(10):312,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