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岸,1923年11月22日生,江蘇常州人。1942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學鐵道管理系。1946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9年在上海市文藝處從事戲曲改革工作。后奉調華東軍政委員會文化部,任華東《戲曲報》編輯。1951年,屠岸與章妙英結為夫妻。上世紀五十年代至“文革”前,他在中國戲劇家協會工作,先后任《劇本》月刊和《戲劇報》編輯、常務編委,戲劇研究室副主任等。“文革”期間,屠岸先生受到巨大沖擊,1969年下放文化部“五七干校”。1973年奉調至人民文學出版社工作,先后任現代文學編輯部副主任、主任,人民文學出版社黨委委員。1979年任人民文學出版社副總編輯。1981年4月,任人民文學出版社常務副總編輯。1983年10月,任人民文學出版社總編輯、黨委書記。屠岸曾任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名譽委員、中國翻譯家協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副會長、中國出版集團公司內容建設委員會委員、人民文學出版社專家委員會副主任、《當代詩壇》主編、《當代》雜志顧問。
屠岸先生畢身致力于詩歌創作、詩歌翻譯、文藝評論和文學出版事業。他從上世紀四十年代起開始詩歌創作和詩歌翻譯,歷經七十多年歷程,創作活力長盛不衰。其創作的主要詩歌和散文作品有:《萱蔭閣詩抄》、《屠岸十四行詩》、《啞歌人的自白——屠岸詩選》、《詩愛者的自白——屠岸的散文和散文詩》、《深秋有如初春——屠岸詩選》、《夜燈紅處課兒詩——屠岸詩選》等。在文藝評論、隨筆等方面屠岸先生著有《傾聽人類靈魂的聲音》、《詩論·文論·劇論》、《霜降文存》等作品。此外,他還出版了自述《生正逢時——屠岸自述》 (李晉西、何啟治采寫)。2016年出版了《屠岸詩文集》 (八卷本)。
屠岸先生于1948年翻譯出版了美國詩人惠特曼的《鼓聲》,1950年翻譯出版《莎士比亞十四行詩集》,這是中國出版的首部莎士比亞十四行詩中文全集。他的其他重要翻譯作品還有《濟慈詩選》、《英國歷代詩歌選》 (上下卷)、《一個孩子的詩園》 (斯蒂文森著)、《我知道他存在——狄金森詩選》、《莎士比亞詩歌全編》等。
屠岸先生翻譯的《濟慈詩選》獲2001年第二屆魯迅文學獎文學翻譯彩虹獎。2010年他榮獲中國翻譯家協會頒發的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2011年獲國家版權局頒發的2011年中國版權產業風云人物獎。2012年被中國出版集團公司推為首批編輯名家。2017年獲中坤國際詩歌獎詩歌翻譯獎。屠岸先生三次擔任國家新聞出版總署主辦的國家圖書獎評委,兩次擔任中國作協魯迅文學獎評委、翻譯獎副主任委員、詩歌獎主任委員。他還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常州吟誦傳承人。
屠岸先生在《戲劇報》、中國戲劇家協會工作期間,對中國戲劇、地方戲劇的產生、傳承和發展進行過細致的研究。他任人民文學出版社總編輯期間,組織出版了大量讀者喜愛的圖書和國家重點圖書,其中《鐘鼓樓》、《沉重的翅膀》榮獲第二屆茅盾文學獎,為我國文學出版事業的繁榮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屠岸先生一生清正勤勉,工作恪盡職守、嘔心瀝血;為人真摯誠懇、儒雅謙和、待人寬厚,無論是對待親人、友人、同事,還是對待普通的青年學子,他始終充滿著真情和深愛。他是深受廣大讀者愛戴和業界同仁尊敬的長者,是文學出版界、翻譯界和詩歌界的矯矯者。屠岸先生為中國的文學出版事業、為中國詩歌的發展、為中外文化交流和人民文學出版社事業的發展奉獻了畢生精力,做出了卓越貢獻。
詩人謝幕,詩魂永在。
屠岸先生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