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芬
(河南師范大學新聯(lián)學院,河南 鄭州 451400)
在美國動畫電影產(chǎn)生發(fā)展的早期階段,影片中的角色形象設置始終遵循二元對立的模式,即正派形象擁有善良、勇敢等絕對完美的品質(zhì),而反派形象則是具有陰險、兇狠品質(zhì)的絕對惡人,在好壞分明、善惡純粹的敘事中,“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成為影片必然的結局。[1]雖然早期二元對立的美國動畫電影具有較強的寓教于樂的作用,但其中的人物形象設置過于單一扁平。隨著人們審美水平的日益提升,這種扁平化的角色設置逐漸被淘汰,尤其是在動畫電影中反派形象的設置方面,不再單純地以“壞”來定義,而是呈現(xiàn)出多元化、豐富化的發(fā)展趨勢。本文將在概述美國動畫電影中反派形象發(fā)展趨勢的基礎上,以《白雪公主》《獅子王》《花木蘭》《冰雪奇緣》《瘋狂動物城》《埃及王子》《料理鼠王》等不同時期美國動畫電影中的代表之作為范本,重點從性格塑造和造型設計兩個方面解讀美國動畫電影中的反派形象,并探析反派形象在推進動畫電影故事情節(jié)等方面的獨特價值。
20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藝術的發(fā)展呈現(xiàn)出多元化的趨勢,作為大眾藝術的電影自然也融入了這一發(fā)展趨勢之中,美國動畫電影曾經(jīng)被認為是美夢的代言,歌頌善良、正義。懲治罪惡的敘事雖然一度吸引了大量的觀眾,卻在多元化的藝術發(fā)展趨勢中逐漸被淘汰。正如托爾斯泰的名句所言:“壞人各不相同,好人卻總是相同?!痹诿绹鴦赢嬰娪敖巧茉於嘣l(fā)展的過程中,變化最為鮮明的正是那些反派形象。[2]在反派形象的發(fā)展中,無論是在角色外形方面,還是在角色性格方面都具有重大的變化,總的來說,當今美國動畫電影中反派形象的“惡”性更加細化,并隨著劇情的變化而不斷變化。從精神分析的角度而言,由于存在于無意識領域中的能夠引發(fā)罪惡的“暗影”的存在,罪惡能夠留給人更加深刻的印象,所以反派形象不再是簡單的模型化的陪襯,已經(jīng)成為當今美國動畫電影形象塑造的重點。
角色設置對于任何一部電影而言都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動畫電影中,影片角色形象塑造的優(yōu)劣直接影響到整部影片的成敗。早在西方戲劇藝術發(fā)展階段的文藝理論研究中,就對戲劇中的角色形象進行了分類,現(xiàn)當代的美國動畫電影也在延續(xù)傳統(tǒng)的基礎上,重點從影片人物形象性格方面入手對其進行了更為詳盡的分類。按照現(xiàn)行的通說觀點,動畫電影中的角色主要分為開朗、溫柔、勤勞、勇敢、憨厚及狂暴、憂郁、奸詐、懶惰、怯懦等類型,其中“暴”“懦”“奸”是當代美國動畫電影中反派形象較為核心的性格特質(zhì)。[3]
“暴”主要是指具有狂暴、兇惡、狠毒性格的反派形象,這類反派形象常常存在于早期美國動畫電影的二元對立敘事之中,他們善于使用殘暴的方式來達到自己黑暗的目的,從始至終都顯現(xiàn)著兇惡的性格。在美國早期著名動畫影片《白雪公主》中,白雪公主的繼母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反派人物?!栋籽┕鳌肥?0世紀30年代美國迪士尼公司根據(jù)童話故事改編的動畫電影,講述了善良美麗的白雪公主為躲避繼母的追殺而走進森林,與七個小矮人共同生活的故事,影片以公主被王子所救、繼母墜崖身亡為結局。這部影片中的繼母是一位擁有強大法力的王后,憑借著無與倫比的法力和權力,多次企圖將白雪公主置于死地,而最終的結局也彰顯了早期美國動畫電影的主流價值觀念,即善良戰(zhàn)勝邪惡,邪惡反襯善良之美。作為美國動畫電影中最早出現(xiàn)的反派形象類型,殘暴兇惡的反派形象一直延續(xù)到當代。在20世紀末的美國動畫電影《獅子王》中,主角辛巴曾是一位養(yǎng)尊處優(yōu)的王子,身為獅子王的父親穆法沙十分疼愛辛巴,然而辛巴的叔叔刀疤卻始終覬覦王位,在多次謀殺辛巴失敗后將屠刀指向了自己的哥哥穆法沙。在父親穆法沙死后,辛巴被迫出逃,最終在一群森林朋友的幫助下重返家園,打敗了刀疤,成為新的獅子王。在《獅子王》中,刀疤就是一個典型的殘暴兇狠的形象,他為了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而殺死了親哥哥,還對年幼的辛巴圍追堵截,最終在辛巴成年后重返家園的正義之戰(zhàn)中敗北,成為反襯老獅子王穆法沙和小獅子王辛巴勇敢、正義、善良品質(zhì)的重要反派形象。在上述兩部影片之外,美國動畫電影中還有許多性格暴虐兇狠的反派形象,如《灰姑娘》中的肥貓、《睡美人》中的巫婆、《仙履奇緣》中的繼母、《花木蘭》中的匈奴首領等,這些反派形象雖然并沒有獲得超高的出鏡率,卻在很大程度上輔助體現(xiàn)了美國動畫電影中善良戰(zhàn)勝邪惡這一不變的價值觀。
“懦”主要是指缺乏道德觀念和處事原則的懦弱形象,在不同時期的美國動畫電影中均有體現(xiàn),比如在20世紀末以中國歷史人物為原型進行創(chuàng)作的美國動畫電影《花木蘭》中,就有這樣一位懦弱的反派形象,即師爺。為了使年邁的父親能夠在家休養(yǎng),花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雖然在訓練和戰(zhàn)斗中都有英勇的表現(xiàn),但其隱瞞女性身份參軍的行為卻違反了軍法。在一次受傷后,花木蘭的女性身份暴露,盡管所在部隊的將軍和士兵都十分同情木蘭,但隨軍的師爺卻指責花木蘭違反軍紀、欺瞞君主,要求對她予以嚴懲。事實上,這位師爺并不是一個獎罰分明、遵守原則的督軍形象,而是在要求他人遵規(guī)守紀的同時,自己卻是一個貪生怕死、毫無忠君愛國之行的懦弱之徒,懦弱膽小的他只能憑借對權貴的依附而生。此類具有懦弱性格的反派形象在美國動畫電影中經(jīng)常承擔著現(xiàn)實批判價值,成為現(xiàn)實生活中自私自利、唯唯諾諾的小人的寫實。
正如上文所述,當代美國動畫電影中的反派形象逐漸朝向多元化發(fā)展,不再以一眼定善惡的形象示人,而是具有鮮明的偽善特點,這類反派形象常??此粕屏?,實則陰險狡詐,而其真實的面貌也會隨著影片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逐漸呈現(xiàn)。動畫影片《冰雪奇緣》上映于2013年,被認為是史上最難改編的動畫電影,這部改編自安徒生童話的影片講述了發(fā)生在阿倫黛爾小國的故事。在阿倫黛爾國,國王和王后孕育了兩位聰明、善良、美麗的公主,即艾莎和安娜,在長公主艾莎繼承王位后,因反對妹妹安娜與偽善的漢斯王子的結合而情緒失控,天賦操控冰雪的能力也隨之失去了控制,將阿倫黛爾國變成了一片冰雪之地,羞憤之中的艾莎也獨自離開了故土。為了拯救王國,安娜深入森林之中尋找艾莎并不幸遭遇意外,面對生命垂危的妹妹,艾莎隨即回到王國尋求漢斯王子的幫助,希望漢斯王子能夠通過“真愛之吻”來拯救安娜。然而漢斯王子卻殘忍地拒絕了艾莎的請求,撕下了偽善的面具。原來,漢斯王子對安娜的貼心照料都是為了得到王權的偽裝,與安娜的婚姻也是他霸占阿倫黛爾國的手段,為了達到邪惡的目的,漢斯王子不顧戀人安娜的生死,并開始追殺艾莎,希望在兩姐妹葬身雪海后登上王位,最終漢斯王子的“夢想”在姐妹二人的真摯親情和協(xié)同共進中化為泡影。在《冰雪奇緣》中,雖然善良戰(zhàn)勝邪惡的敘事模式?jīng)]有改變,但其中的反派形象漢斯王子卻展現(xiàn)出了更加豐富的性格,從偽善到邪惡的轉(zhuǎn)變不僅推動了影片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還通過反轉(zhuǎn)的方式使影片故事情節(jié)更加曲折,戲劇效果更加凸顯。
與《冰雪奇緣》中的漢斯王子具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反派形象還有《瘋狂動物城》中的羊副市長?!动偪駝游锍恰繁徽J為是美國最優(yōu)秀的動畫電影之一,其原因不僅在于影片以新穎的方式呈現(xiàn)善與夢,還在于其中出人意料的反轉(zhuǎn),而這一情節(jié)反轉(zhuǎn)就得益于《瘋狂動物城》中陰險狡詐的反派形象羊副市長的性格塑造。在《瘋狂動物城》中,羊副市長始終以樂善好施、任勞任怨的形象示人,長期忍受著性情急躁的獅子市長的訓斥,承擔著動物城中大量的工作,還對初來乍到的兔子朱迪施以援手。在影片故事的前半部分,羊副市長不僅是動物城中小動物們的利益代表,還幫助主人公兔子朱迪走上夢想之路。成為警察的兔子朱迪自告奮勇地參與調(diào)查哺乳動物失蹤案件,在案件的偵破過程中,兔子朱迪在狐貍尼克的幫助下逐漸發(fā)現(xiàn)了失蹤哺乳動物都中了一種能令動物發(fā)狂的植物“午夜嚎叫”的毒,而這一切的幕后黑手便是羊副市長。為了成為市長,羊副市長向食肉動物注射“午夜嚎叫”,并大肆宣揚食肉動物嗜血殺戮的本性,以獲得動物城居民對食草動物的支持,由此逼迫身為食肉動物的獅子市長下臺,再營造力挽狂瀾的假象后成為動物城的實際掌控者。不僅如此,在兔子朱迪發(fā)現(xiàn)“午夜嚎叫”的秘密后,羊副市長派遣公羊圍捕朱迪和尼克,并企圖向尼克發(fā)射“午夜嚎叫”,使朱迪和尼克自相殘殺,至此羊副市長陰險、狡詐的本質(zhì)展露無遺??偟膩碚f,陰險狡詐的偽善型反派形象更貼近現(xiàn)實生活,摘掉偽善面具的反派形象也會帶給觀眾恍然大悟的觀影體驗。
與反派形象的性格特征一樣,在美國動畫電影發(fā)展早期,反派形象的造型設計具有臉譜化的特征,觀眾能夠通過造型設計而很容易地區(qū)分出正派形象和反派形象。在臉譜化的造型中,反派形象常常采用硬線條來進行塑造,比如三角眼、鷹鉤鼻、直線構成的面部輪廓,同時瞳孔小而亮,體現(xiàn)出目光的兇惡。比如在《白雪公主》中,繼母的面部輪廓棱角分明,眉眼緊湊,眼睛呈狹長的三角狀,嘴唇線條缺乏柔和感,嘴角下垂,身形消瘦,濃妝華服,這些特征都成為繼母殘暴、兇惡性格的外部投射。再比如《睡美人》中的反派形象女巫,面部特征也是棱角分明,高聳的顴骨、尖尖的下巴、漆黑極小的瞳孔等都透露出了女巫反派形象的性格特質(zhì)。
隨著美國動畫電影反派形象性格的多元化發(fā)展,反派形象的造型也走出了臉譜化的局限,在許多當代美國動畫電影中,反派形象不再使用凸顯其反派特質(zhì)的元素,而是具有與主人公相似風格的造型,使觀眾難辨善惡的造型也為故事情節(jié)的反轉(zhuǎn)奠定了必要的基礎。比如在《冰雪奇緣》中,反派形象漢斯王子寬厚的下巴以及濃眉大眼都是傳統(tǒng)觀念中忠厚、老實、善良的象征,但事實上這只是漢斯王子偽善的面具。在面部形象設計之外,當今美國影片中的反派形象的服裝設計也能夠體現(xiàn)出由偽善到真惡的轉(zhuǎn)變,比如在1998年夢工廠出品的動畫電影《埃及王子》中,少年時期的蘭姆西斯身著白衣,是典型的埃及青年裝束,十分素雅,而在其成為法老后,逐漸華美的服裝不僅體現(xiàn)其身份地位的變化,還襯托了蘭姆西斯在血腥殺戮中逐漸暴虐的性格。在《料理鼠王》中,史老板在呈現(xiàn)其真實面目之前,始終身著普通的廚師服,但當其兇惡本性暴露后,史老板則脫去廚師服轉(zhuǎn)而換成了風衣、墨鏡,透露出其陰險狡詐的本質(zhì)。
對于當今美國動畫電影中的反派形象而言,無論是性格的多元化呈現(xiàn),還是造型的多變化展示,都體現(xiàn)出一種打破二元對立敘事的傾向,一方面,告別模式化和臉譜化的反派形象設置能夠在影片中制造更多的戲劇矛盾,推動動畫電影的故事情節(jié)曲折回環(huán)地向前推進,帶給觀眾更加新鮮的觀影體驗;[4]另一方面,當曾經(jīng)看似善良的反派形象揭下偽善的面具時,其對主人公正面形象的反襯效果得到增強,觀眾將在更貼近現(xiàn)實生活的觀影體驗中進一步深刻感知善良終將戰(zhàn)勝邪惡的影片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