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會生 馬棟和 王 銳
(1.中水東北勘測設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吉林 長春 130061; 2.水利部寒區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吉林 長春 130061)
堆石壩墊層料滲透系數合理化論證研究
韓會生1,2馬棟和1,2王 銳1,2
(1.中水東北勘測設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吉林 長春 130061; 2.水利部寒區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吉林 長春 130061)
針對某在建堆石壩墊層料實測滲透系數偏大的問題,通過計算及工程經驗比對,對該滲透系數進行論證研究,以明確墊層料的合理滲透系數值,研究成果對于工程施工及相關壩型設計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堆石壩,墊層料,滲透系數,凍脹
混凝土面板堆石壩經過多年的發展,其優勢及功能特點越發的突出。而墊層料滲透系數控制值的設計與選擇,對混凝土面板堆石壩的質量有重要影響,歷來是混凝土面板堆石壩設計與施工的重點。以往混凝土面板堆石壩墊層料及堆石料的級配設計主要采用類比法,即參照已建工程級配,主要根據工程師的經驗來確定墊層料及堆石料的級配,還停留在經驗和判斷階段,無法滿足現代工程需要。本次研究以新疆某堆石壩為依托,通過現場試驗及工程經驗類比提出其合理的墊層料滲透系數控制值,對于工程實踐具有重要的意義。
該工程在前期壩體碾壓施工過程中,采用現場滲透試驗檢測墊層料的滲透性能,其檢測結果如表1所示。在現場檢測的2組滲透試驗中,最大滲透系數為1.38×10-3cm/s,最小滲透系數為9.74×10-4cm/s,平均滲透系數為1.2×10-3cm/s,考慮到試驗時水溫的動力粘滯性(20 ℃),則在現場檢測的2組滲透試驗中,其最大滲透系數為1.90×10-3cm/s,最小滲透系數為1.34×10-3cm/s,平均滲透系數為1.6×10-3cm/s,均略大于規范中所提出的適宜范圍值(1.0×10-3cm/s~1.0×10-4cm/s)。

表1 墊層料滲透試驗檢測結果表
墊層滲透系數的增大意味著細顆粒含量的減少,而細顆粒的減少將直接影響到墊層料的防滲及排水能力,嚴重時甚至會影響上游壩坡的穩定性。由此,對于該水工程壩體墊層料滲透系數檢測值偏大問題,有必要對其合理性進行論證,以保證工程蓄水能力及壩體的穩定性。
一般認為墊層料滲透系數大于10-3cm/s,可自由排水,即墊層料以排水為主;當滲透系數小于10-4cm/s,以防滲為主。為估計墊層的防滲能力能否滿足工程需要,根據該工程設計條件進行如下墊層滲流量的計算。
計算假定(如圖1所示):
1)庫水位總水頭H為正常蓄水高度129.4 m;2)墊層料的水力坡降J=1.0;3)按無面板防滲條件計算。
并根據達西滲透原理:
vw=kdJ
(1)

(2)
Q=qL
(3)
其中,vw為滲透流速,m/h;kd為墊層滲透系數;J為水力坡降;q為壩面單寬滲流量;H為最高庫水位;m為坡率;Q為壩體總滲流量;L為壩長。

計算滲透系數依次選為:設計建議最大值1.00×10-3cm/s、實測平均值1.20×10-3cm/s、實測最大值1.38×10-3cm/s;L為壩頂長度,取475 m;坡比為1∶1.7。計算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滲透流量計算結果
通過上述計算分析可知,實際最大滲透系數產生的額外滲流量為4.32萬m3/d,僅占正常蓄水庫容的0.023%,可滿足正常蓄水要求。
關于凍脹作用問題有人認為“目前多數面板壩建在中低緯度地區,適當強調墊層區的防滲作用是有利的,但對于北方高寒地區,如新疆、東北等地,若墊層料的滲透系數過小,則易因凍脹引起面板破壞”。就土顆粒粒徑的大小而言,國內外眾多學者認為土顆粒力場對薄膜水分遷移機制有明顯影響的最大粒徑為0.1 mm。粒徑大于0.1 mm的土不易產生凍脹,粒徑為0.05 mm~0.005 mm的土最容易產生凍脹。
也正因為基于這一觀點,遼寧關門山水庫采取以排水為主的思路,最大粒徑為150 mm,小于0.1 mm的顆粒含量不大于5%。黑龍江蓮花面板壩也是采取以排水為主的思路,最大粒徑為80 mm~100 mm,小于0.1 mm的細顆粒含量小于5%。
分析該工程壩體墊層料的現場檢測級配曲線可知,其小于0.1 mm的顆粒含量不大于6%,與上述高寒地區水利工程壩體墊層料的設計級配相接近,能夠對防止壩體的凍脹起到積極的作用。
1)針對具體的堆石壩,其墊層料的合理滲透系數選取不應一概而論,應結合其壩型特征、地理位置等進行具體分析。
2)研究所選堆石壩墊層料滲透系數實測平均值為1.6×10-3cm/s,假定最不利情況下(即面板防滲失去效果)實際最大滲透系數產生的額外滲流量為4.32萬m3/d,僅占正常蓄水庫容的0.023%,可滿足正常蓄水要求。
3)該工程壩體墊層料級配中小于0.1 mm的顆粒含量不大于6%,與相關高寒地區水利工程壩體墊層料的設計級配相接近,能夠對防止壩體的凍脹起到積極的作用。
[1] 袁宏川,胡嘉琪,李慧民.混凝土面板堆石壩墊層料級配優化研究[J].人民長江,2007,38(4):93-96.
[2] 保華富,張永全,謝正明.堆石壩墊層料有關工程特性研究[J].云南水力發電,2005,21(1):31-33.
[3] 張 偉,定培中.水布埡面板堆石壩墊層料和過渡料滲透穩定性試驗研究[A].第二屆全國巖土與工程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6:252-255.
Studyonrationalizationofpermeabilitycoefficientofcushionmaterialinrockfilldam
HanHuisheng1,2MaDonghe1,2WangRui1,2
(1.ChinaWaterNortheasternInvestigation,Design&ResearchCo.,Ltd,Changchun130061,China; 2.ColdAreaEngineeringTechnologyResearchCenterofMinistryofWaterResources,Changchun130061,China)
Aiming at the problem that th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of a rockfill dam is too large, the rationality of th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is studied by calculation and engineering experience, so as to clarify the reasonabl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of the cushion material.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related dam design.
rockfill dam, cushion material,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frost heave
1009-6825(2017)28-0222-02
2017-07-27
韓會生(1969- ),男,高級工程師; 馬棟和(1986- ),男,高級工程師; 王 銳(1962- ),男,工程師
TV641.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