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建業 牛國慶
(河南理工大學安全科學與工程學院,河南 焦作 454000)
建筑施工高處墜落事故特點的統計分析研究
宋建業 牛國慶
(河南理工大學安全科學與工程學院,河南 焦作 454000)
通過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通報的房屋市政工程生產安全事故情況和各省市安監局公布的事故快報的收集整理,統計2012年—2016年我國建筑業高處墜落事故在時間、地域、墜落高度、發生部位、傷亡人員年齡以及較大及以上事故的分布情況,分析事故的規律與特點,為新常態下建筑施工高處墜落事故的預防與控制研究奠定基礎。
高處墜落,安全事故,統計分析,建筑業
作為建筑業“五大傷害”之首的高處墜落事故,不但給個人造成生命財產的損失,延誤施工進度,而且損毀了企業聲譽,破壞了社會穩定。國內對高墜事故的研究已取得一定進展:施式亮、劉勇[1]等先后在層次分析和模糊數學的理論基礎上,對高墜事故的脆性和危險性進行評價;張涇杰等利用無線傳感網絡技術,實現對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工人的實時監控[2]。本文通過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通報的房屋市政工程生產安全事故情況和各省市安監局公布的事故快報的收集整理,統計了2012年—2016年我國建筑業高處墜落事故在時間、地域、墜落高度、發生部位、傷亡人員年齡和較大及以上事故的分布情況,分析事故的規律與特點,為新常態下建筑施工高處墜落事故的預防與控制研究奠定基礎。
2.1事故發生的時間規律
2.1.1年際規律
由表1可知,2012年—2016年我國建筑業產值持續增加,2012年—2015年產值增速逐年放緩,2016年增速明顯回升,這與事故的發生起數、死亡傷亡人數的變化情況是一致的。一方面說明我國建筑業高墜事故的發生率與建筑總產值的增速有關;另一方面說明安全防控水平增速較慢,當防控水平跟不上建筑業發展增速時,事故的發生率就會明顯增加。

表1 年際變化統計
2.1.2月際規律
由圖1可知,事故高發月份為4,5,7,8,9月,這五個月是建筑施工的黃金時期,施工量大,連續工作時間長,易出現疲勞與操作失誤,導致事故的發生。6月事故起數少于其他月份應與每年此時進行的安全大檢查有關。12月~次年2月事故數明顯少于其他月份,原因是過年開工率低。
2.1.3時刻規律

由圖2可知,事故主要發生在8:00~11:00和14:00~17:00兩個時間段,峰值在10:00~11:00和15:00~16:00。在此期間,工人已持續工作較長時間,疲勞與松懈心態出現,精神思想難以集中,操作失誤多發,較易發生事故。0:00~1:00也是事故頻發區間,存在著夜間交接班安全技術交底不徹底,夜班人員未適應新環境等問題。

2.2事故的地域分布規律
全國發生高處墜落最多的五個地區是江蘇、重慶、浙江、安徽、上海。江蘇、浙江、安徽、上海即我國的華東地區,共發生高處墜落事故420起,占全國事故總起數的30.5%。華東地區地處長江下游,是我國經濟發展最快速的地區,建筑業投資規模比較大,工程數量多、類型多,而作業人員絕大多數不是本地人,流動性較大,安全管理工作進展艱難。重慶市的建筑業飛速發展,過快的發展速度導致現有的安全防護措施已不能滿足生產的實際需求。這些地區需做出調整,將建筑施工安全工作的重點更多的放在高處墜落事故上來。有些地區建筑業產值不高,事故起數卻居高不下,如廣西、云南,這可能與當地安全生產建設落后有關。
2.3墜落高度的分布規律
圖3為有墜落高度記錄的122起高墜事故的統計結果。事故主要發生在二級高處作業[3]中,高度為0 m~10 m的事故占到總數的51.64%,為事故頻發高度。施工人員與安全監管機構對10 m以下的高處作業不夠重視,施工人員經常不佩戴安全帶,安全防護設施不完善或缺失的情況較多。

2.4事故發生的部位規律
表2為有較詳細記錄的250起高墜事故的部位分布情況。洞口臨邊是事故發生的主要部位,電梯與吊斗、腳手架占10%以上,應重點做好這些部位的安全防護工作。
2.5傷亡人員的年齡結構分析
圖4為有傷亡人員年齡記錄的127起高墜事故的統計結果。傷亡年齡覆蓋了我國建筑工人的整個年齡結構,在25歲~30歲、50歲兩個年齡段,事故的發生次數達到峰值。在25歲~30歲,施工人員的技能熟練度普遍不高且存在冒險心理,易發生事故;在50歲左右,施工人員因身體原因較易產生疲勞,加之僥幸心理嚴重,易發生事故。所以高墜事故的安全培訓與監管工作應著重對這兩個年齡區間的工人開展。

表2 部位統計

2.6較大及以上事故統計分析
2012年—2016年,我國發生建筑施工高處墜落較大及以上事故17起,占高墜事故總數的1.23%,其中較大事故16起,重大事故1起。較大及以上事故的發生率較低,對建筑施工整體的安全形勢不構成較大威脅。發生部位:電梯吊斗事故6起,塔吊拆裝事故3起,腳手架墜落事故2起,模板崩塌墜落事故1起,井字架拆除墜落1起,其他4起。事故主要發生于電梯吊斗的載人提升降落過程和塔吊、腳手架的拆裝工程中。安全人員應加強對電梯吊斗提升機這類設備的日常維護和質量檢驗,做好安全工作。在拆裝工程中,施工人員應做好技術交底,嚴格按照安全規程操作,同時安全人員做好現場監督檢查,削除事故隱患。墜落高度:30 m以上的事故9起,占較重大事故總數的52.94%,其中高度在90 m以上的兩起。隨著作業高度的提升,安全管理及施工人員都應提高警惕。
1)高墜事故的總起數與死亡人數均為建筑業事故最高。
2)高墜事故的發生與年份沒有關系,與我國建筑業發展增速存在一定關系。事故的月際分布與建筑施工的淡旺季有關,有著較強的周期性。在一天當中,事故較易發生在10時~11時、15時~16時以及凌晨交接班期間。
3)高墜事故的發生主要集中在我國的華東地區,洞口臨邊是事故發生的主要部位,墜落高度大多在10 m以下,傷亡人員的年齡以25歲~30歲和50歲左右居多。
4)較大及以上事故的發生率低,多發生在電梯吊斗載人升降過程與拆裝工程中,墜落高度多為30 m以上,與一般事故有著較大的區別。
高處墜落事故的發生過程是復雜的,是多種因素綜合影響的結果。以上在大量事實數據的基礎上整理歸納出事故的若干規律與特點,為高處墜落事故的進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礎。
[1] 施式亮,劉 勇,李潤求,等.基于AHP-Fuzzy的高處墜落危險性評價研究[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1,7(2):132-137.
[2] 張涇杰,韓 豫,馬國鑫,等.基于BIM和RFID的建筑工人高處墜落事故智能預警系統研究[J].工程管理學報,2015,29(6):17-21.
[3] GB/T 3608—2008,高處作業分級[S].
Statisticalanalysisofthecharacteristicsoffallingaccidentinconstruction
SongJianyeNiuGuoqing
(CollegeofSafetyScienceandEngineering,HenanPolytechnicUniversity,Jiaozuo454000,China)
Through to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Housing and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Bulletin of the Housing and municipal engineering production safety accidents and the provincial and Municipal Safety Supervision Bureau issued the collection and collation of accident letters, in this paper, the time, region, location, height of fall, the age of casualtie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accidents in the high fall accident of China’s construction industry from 2012 to 2016 are analyzed, and the regularit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alling accident in high places are analyzed and explored. This paper lays a foundation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falling accidents in high places in the new normal construction.
falling injury, safety accident, statistic analysis, construction industry
1009-6825(2017)28-0246-03
2017-07-25
宋建業(1989- ),男,在讀碩士
X928.0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