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松
潞河中學初中部全面規范初中課程,課堂上重點抓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知能拓展”“習慣養成”“行為矯正”“體魄強健”等關鍵點,發揮潞河教育優勢,大力推進初中課程改革,以培養學生健全人格為目標,促進全體學生全面、健康、可持續發展,并為其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1.注重課題高端引領
2010年學校啟動了《潞河中學初中部課程整體改革試驗》專項實踐研究,以培育合作精神為抓手,全面打造優質初中教育。學校獲得國家體制改革試點項目《基礎教育課程教材改革試驗》實驗學校資質,2011年學校制定的新十年規劃也明確把“初中課程整體改革試驗”納入首批重點推進的實驗項目。
近幾年來,學校初中部全體教師以推進“初中課程整體改革試驗”課題為抓手,以整體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為重點,整合后期介入的市區義務教育改革各項新舉措,結合學校初中教育實際,面向全體學生,以建設學習共同體為突破口,探索構建具有潞河教育特色的課程(活動)體系及教育管理對策;構建學習共同體,實現教學相長;走出去請進來,教師整體素質得到有效提升。
2.發揮優勢,銳意進取
借助“遨游計劃”促進課程改革。學校立足課堂教學,夯實學生基礎,培植學生發展的生長點,打通小升初、初升高兩個關節,逐步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義務教育課程體系,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成長,從而達到培養健全人格的目的。
通過課程融合創新培養途徑。課程融合是基于問題解決的一種學習方式,多學科參與,調動學生已有知能,通過研究性學習,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在課題組織實施過程中,學校主要通過活動和閱讀兩條主線,從學科融合、教育對象融合、時間和空間、資源供給方式四個維度展開。
課程融合突破了課堂、學科的桎梏,積極探索新課程理念下的課程融合、素質提升,引導學生多角度觀察,多要素思考、討論、探究,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以課程融合為切入點,實現德育方式的創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