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靈
現在許多學校都注重和家長的溝通,除了開家長會之外,平時也會通過各種群跟家長溝通學生的情況、推送各種通知,還會給家長留一些其它的家庭作業。有很多家長表示不理解,給孩子留作業就行了,為什么還要給家長留作業?前段時間,浙江某小學叫停了讓家長給孩子檢查作業,很多人為此拍手叫好。但是,對于學校給家長留作業的行為,不能一棍子打死,應該深刻理解這一行為的教育價值。
給家長留育人作業順應了立德樹人的要求。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乃至社會、家庭都逐漸認識到,立德樹人是個系統工程,需要學校、家庭,乃至社會共同完成。而開放多元的社會環境,要求家長必須承擔起更多的教育責任。那種孩子上了學,家長就可以當甩手掌柜的想法已經不現實了。因此,家校之間的協同合作顯得格外重要,學校給家長留這樣的育人作業也就不足為奇了。
給家長留育人作業喚起了家長的教育責任。雖然確實給家長增加了些壓力,但這恰恰能夠喚起家長的教育責任,讓家長不僅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更關注孩子成長過程中各種良好習慣的養成、閱讀興趣的培養、親子關系的互動等。例如,現代教育改革提倡讓孩子走到社會中去實踐和體驗,學校教學和課程計劃會有制度性的安排,但是學生在校的學習時間是有限的,不可能安排大量的時間組織集體實踐。所以,家長應主動創造條件,利用課外、周末或者假期的時間帶領孩子去參加社會實踐和職業體驗,滿足每個孩子成長的個性化需求。
給家長留育人作業也是一種家校間的溝通。學校給家長留的育人作業一般都是比較有針對性的,如對于一年級剛入學的新生,讓家長陪著孩子練習站姿和坐姿;對于二年級的孩子,讓家長陪孩子讀繪本;到了中學,可能是讓家長給十四歲的孩子寫封信或送上十八歲的成人禮等。每個節點,學校都會給孩子和家長布置家庭作業。在這個過程中,家長了解到孩子最需要哪些方面的發展,了解了學校的教育目標和教育任務。而如果沒有這個作業,許多家長可能不會知道學校的教育目標和孩子成長的階段性特點、任務。這些作業恰恰是學校和家長之間的教育溝通,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
給家長布置育人作業,不僅是時刻督促家長承擔教育責任,更是時刻提醒家長,家庭是重要的學習、成長和教育的場所,家長要做好孩子的榜樣。當然,我們反對學校把本應老師做的工作,通過給家長布置家庭作業的形式轉嫁給家長。但是對于能夠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衛生習慣、閱讀習慣、安全意識等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家庭作業,學校不妨適當給家長留一點兒。
編輯 _ 付江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