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靜+白川
【摘要】目的 分析在CARTO指導對房顫射頻消融術患者實施圍手術期護理工作。方法 對2015年1月~2017年2月期間本院收治的108例患者作為調查主體,都是在CARTO指導下完成的房顫射頻消融術,分析其相關的護理干預工作。結果 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97.22%;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8.14%。結論 在CARTO指導下對房顫射頻消融術患者實施圍手術期護理工作具有重要的價值,需要得到足夠的重視。
【關鍵字】CARTO;指導;房顫射頻消融術;圍手術期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13..02
研究相關調查文獻得到,CARTO指導實施房顫射頻消融術可以取得非常顯著的治療效果,可以從根本上提高房顫消融成功率。本次研究為了分析在CARTO指導對房顫射頻消融術患者實施圍手術期護理工作的效果,選取108例患者作為調查主體,分析其圍手術其護理效果,詳細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收治的在CARTO指導下完成房顫射頻消融術的108例患者作為調查主體,均為2015年1月~2017年2月期間的患者。分析患者的一般資料情況得到,男性患者跟女性患者比例為78:30。最小年齡跟最大年齡分別為44歲、80歲,統計得到患者的平均年齡大小為(57.20±3.14)歲。分析患者的實際情況得到:持續性房顫14例、陣發性房顫94例。同時,其中有68例患者并發存在中度高血壓。
1.2 方法分析
在清醒狀態下,對患者進行電生理相關的檢查,也就是需要在右頸內靜脈于冠狀竇內置入多級標測導管1根,在上述的基礎上將患者右心房以及冠狀竇的實際電活動進行有的記錄[1]。在操作的過程中,如果到肺靜脈前庭和肺靜脈內電位環形標測導管不能記錄那么就是完全阻滯。在結束消融的過程中,可以選擇使用環形的標測導管完成再次廣泛標測所有源個肺靜脈前庭,上述操作主要檢測的目的是,是不是存在肺靜脈電位殘留的情況,如果存在那么就需要實現殘存電位的進一步消融以及進一步的消除。在上述的基礎上進行持續性房顫術畢靜脈注射安定后進行200J的雙向同步直流電復律。在完成手術之后進行一系列床旁超聲檢查工作,對患者進行幾小時的觀察分析,如果不存在不適后,之后就可以再回病房進行下一步操作。
1.3 護理方法
1.3.1 手術前
首先,在手術進行前,醫護人員要與患者進行人性化溝通,并且始終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對患者進行耐心、熱情對待,與其進行心靈上的交流與溝通,將患者不同需求作為依據,為其制定針對性的護理方案。若患者出現了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便要及時與其進行溝通,對其心理進行了解,幫助其將恐懼心理有效克服。其次,向患者講解手術與疾病的相關知識,包括疾病發病機制、手術治療方案、術中相關注意事項、手術優點以及預后等,以此來幫助其對手術進行全面認識,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最后,護理過程中要秉承“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將患者作為整個護理服務的中心,從患者實際出發,不僅要關注患者疾病本身,而且要對其心理需求進行高度重視,站在患者角度思考問題,對患者隱私進行嚴密保護,最大程度上提高護理質量[2]。
1.3.2 手術中
注意術中各項操作動作的輕柔性,對患者身體與心理變化情況進行密切觀察,做好各個方面的細節護理。給予患者麻醉之前,醫護人員要和患者進行充分的交流與溝通,將其注意力分散,促使其恐懼感減輕。與此同時,要注意密切觀察患者各項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對于術中出現的意外情況,要進行冷靜處理,并且給予患者合理解釋,對其進行安撫,防止其過度恐慌。護理人員要對與手術操作和護理服務相關的規章制度進行嚴格執行,禁止和其它護理人員或者手術操作者討論和手術無關的事項。
1.3.3 手術后
完成手術后,要為患者提供一個人性化的病房環境,定期消毒處理病房,注意病房通風性。將患者的實際需求作為依據,合理調節病房溫度與濕度,認真分析可能會引發并發癥出現的各種不良因素,加強自我檢查,確保能夠達到預期術后效果;及時告知患者手術結果,告知其術后恢復治療方法與重要性,將其配合度提高,對其康復進行更好更快促進。
1.4 評價指標
分析患者的治療效果以及護理效果。其中,治療效果分為成功、有效以及無效。成功指的是在完成手術三個月之后,不再使用抗心律失常藥物,也不存在房顫發生。有效指的是在手術完成之后不再使用抗心律失常藥物,存在一定的房顫發生次數,但是發作次數明顯減少。無效指的是需要服用抗心律失常藥物,房顫發生次數無變化且增加。護理效果則包括:非常滿意、滿意以及不滿意。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n),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在完成治療以及護理干預之后,分析患者的治療效果以及護理效果得到:
3 討 論
在臨床治療過程中,最為常見的一種心律失常就是房顫,房顫的存在會導致患者出現心力衰竭以及腦卒中等非常嚴重的并發癥。同時還存在非常高的致殘率以及致死率,并且藥物很難有效的被控制,如果長期的服用,就會導致患者出現非常嚴重的不良反應。隨著社會的發展,房顫射頻消融治療效果逐漸顯著,其創傷較非常的小,取得的治療效果非常顯著,所以逐漸發展成為治療房顫最為主要的一個方法。CARTO實質上是三維標測系統的一種,在射頻消融治療房顫的過程中,采用CARTO指導,可以成功治療[3]。
本次研究選取108例患者作為調查主體,分析之后得到非常顯著的的治療效果以及護理效果。
綜上所述,作為護理工作人員,需要從根本上了解房顫發病治療以及消融治療的相關基本原理,并且從根本上掌握整個手術基礎流程,對于患者的反應需要密切的觀察,且分析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在上述的基礎上醫師就可以得到準確的信息,促使房顫射頻消融手術順利完成。
參考文獻
[1] 劉俊嵐,黃金定.Carto三維標測系統指導下射頻消融房顫術的圍手術期護理體會[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8(18):5-6.
[2] 李吾枝,常玉霞,楊 旭.心房顫動患者射頻消融圍術期護理現狀[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16):59-61.
[3] 洪 農,陳 媛,吳林靜.CARTO引導下房顫射頻消融術94例皮膚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5,21(04):84-85.
本文編輯:李 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