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珂
摘要: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和諧持續的發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重工業、交通運輸業的大力發展,與此同時排放到城市大氣中的CO、顆粒粉塵等有害物質也逐步增長,造成城市大氣嚴重污染,給居民的生活和環境帶來了危害。針對大氣污染的特點,并提出了有效的大氣污染治理方法。
關鍵詞:大氣污染;城市;治理;措施
“霧霾天”對于我們來說已經不是一個新鮮詞匯了,幾乎在我國大部分城市都出現過,這樣的天氣現象既是近代以來工業現代化衡量標志,更是大氣環境惡化的影射。人口的過度增長決定了各種能源的大量消耗,當煤炭、石油、天然氣在為現代人生產生活提供便利之時也蘊含著隱患:它們燃燒所產生的有害物質,如廢氣、煙塵等排放到空氣中后,給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存環境帶來了巨大的負面影響。大氣問題引起了社會學家的廣泛關注,他們力圖從呼吁公眾提高環保意識、節約資源角度來解決大氣污染問題。作為一名高中生在學習過程中我不斷加強環保理念,努力將所學、所見、所想應用于有效解決大氣污染這一現實問題的研究上來。
一、城市大氣污染的危害
當前,對城市大氣污染的劃分主要包括微觀和宏觀,微觀污染是城市建筑物環境的大氣污染給城市居民生活帶來的危害。如,城市居民家中的家具和室內外裝飾裝潢所使用的材料中含有甲醛、乙烯等有害物質,這些有害物質在無形中危害著城市居民的身體和生命,造成極其嚴重的環境污染。宏觀污染就是整個城市大氣污染對整個城市生態環境及氣候環境的影響及危害。城市大氣污染會改變城市上空的氣壓、大氣的穩定性和分布情況。近年來,很多城市因大氣污染嚴重,霧霾天氣增多,城市能見度持續下降,還有一些頻發性的酸雨、暴雨等氣候現象,給城市經濟和城市居民生活帶來許多不可預測的危害因素。
二、導致城市大氣污染的原因分析
導致城市大氣污染的因素很多,除了城市自身的地形地貌因素的影響,更重要的是城市建設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在城市的發展進程中,采取錯誤的發展建設方法導致對城市環境的破壞、對資源的浪費等問題,這是影響城市大氣污染最根本的因素。
根據城市大氣環境公報的數據統計和分析顯示,我國大部分城市的大氣污染源分為以下幾方面。
1、城市工業發展中燃料的燃燒產生的懸浮顆粒及有害氣體。在我國部分城市,天然氣等干凈能源還不能得到大范圍的普及使用,煤仍然是城市建設和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能源燃料。由于我國目前的燃煤多以高硫煤為主要燃料,而高硫煤的燃燒導致SO2的大量排放,這不僅使我國城市環境的大氣質量明顯降低,同時也對城市大氣環境造成了直接的威脅。
2、城市工業生產過程中排放的污染性的氣體。化學工業、煤炭工業、機械制造工業等部門是社會建設中的關鍵部門,它們的發展關系到國民經濟的發展速度,但是化工、煤炭等工業部門的生產活動每年直接或間接向空氣中排放的懸浮顆粒和污染性氣體等給城市大氣環境造成的污染也是十分嚴峻的。
3、交通運輸廢氣的排放,近些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私人汽車的數量不斷增多。私家車輛的增加,在方便了人們的生活的同時也給城市交通的發展帶來了沉重的環境問題。汽車的尾氣中含有大量的CO、NOX等,這不僅對城市環境造成了較大的危害,更為嚴峻的后果是這些汽車尾氣中含有的大量有毒氣體和可吸入性顆粒物對人們的身體健康也產生了極大的危害。
三、城市大氣污染的治理措施分析
1、通過完善管理體制機制治理大氣污染。治理大氣污染是一項系統的工程,應該協調各有關部門,動員全社會的力量來完成這項巨大的工程。第一,環保部門應統一監督,嚴格管理和治理;第二,建設部分要加強基礎設施的規劃和建設,提升城市綜合治污能力和水平;第三,發改委等相關部門做好項目規劃和審批工作,切實抓好大氣環境污染治理工作。總而言之,各部門要相互協助,齊抓共管,努力做好大氣環境治理工作。
2、通過科技進步淘汰落后工藝和產能治理大氣污染。防治工業廢氣污染,淘汰落后的工藝和設備,采用新工藝和清潔能源,最大幅度的減少能源和能源浪費。從根源上減少污染物的產生和排放,減少不必要的資金投入。禁止在擴建、改建、新建中使用落后的生產工藝和設備,對超過年限的生產工藝和設備進行取締。要進一步加強大氣污染防治技術的應用和推廣,采用大氣污染紡織的使用新能源、新技術、新材料。改良人們能源消費結構,提高使用液化氣、電力以及燃氣等清潔能源的消費比例。
3、引導改革汽車行業。對于當前存在的較為嚴重的汽車尾氣的污染情況,可以學習西方發達國家的經驗,對汽車行業進行改革,制定出多種環境行業的準則。基于現存的環境保護措施,從技術上對產業措施進行更新,改變機動車的原始設計,改變其燃油結構。制定出屬于汽車行業的環境保護制度,創建相關的行業環保宣傳的模式,逐步引起相關部門、公民、企業等全社會的關注,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不僅如此還要借助網絡、廣播、電視等技術手段,大力宣傳“低碳出行”生態環保理念,讓人們盡量選擇公共的交通方式,降低對氮氧化合物的排放量。
總之,大氣污染按影響范圍可分為局部污染、地區性污染、廣域污染。地區性污染和廣域污染是多種污染源造成的,并受該地區的地形、氣象、綠化面積、能源結構、工業結構、工業布局、建筑布局、交通管理、人口密度等多種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的影響。大氣污染物又不可能集中起來進行統一處理,因此只靠單項治理措施解決不了區域性的大氣污染問題。實踐證明,只有從整個區域大氣污染狀況出發,統一規劃并綜合運用各種防治措施,才可能有效地控制大氣污染。
參考文獻
[1] 王繼華.大氣污染的防治措施研究[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 2009(20).
[2] 王力.大氣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探析[J].科技創新導報,2008(26).
[3] 申莉.談談大氣污染來源與影響及控制措施[J].民營科技,2009(6).
[4] 向敏,韓永翔,鄧祖琴.2007年我國城市大氣污染時空分布特征[J].環境監測管理與技術,2009,(3).
[5] 方麗娟,姬菊枝.哈爾濱沙塵天氣成因及其對城市大氣污染的影響[J].東北農業大學學報,2008,(7).
[6] 錢斌.淺論城市大氣污染防治措施[J].神州(中旬刊),2011,(1).
[7] 鄔恒東.淺議影響城市大氣污染質量的氣象因素[J].科技致富向導,201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