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茹(吉林建筑大學城建學院,吉林 長春 130114)
隨著電影技術的不斷發展和藝術展現方式的遞增,電影敘事結構發展出了多種類型,按照李顯杰老師的電影敘事理論,可被具體分為以下幾種模式:回環式套層結構、戳合式團塊結構、復調結構、線性結構以及對照結構。其中回環式套層結構的特征明顯,對導演的執導要求也極高,如何通過對多個故事的并線敘事,講清楚導演所要表述的藝術主題而不混亂,復雜的剪輯和劇本的穿插改編都是難點和重點。一般電影在使用這種敘事結構時,基本選取三個故事作為主題,這樣既可以保證故事的完整性,也可以更好地把控電影結構,但是《云圖》采用了六個不同時空背景下的故事,甚至每個故事的類型和風格都截然不同,如何駕馭如此宏大的電影故事,是電影改編的難點,然而近三個小時的電影卻脈絡清晰,表達結構穩定,情感上跌宕起伏,為所有觀眾獻上了一部藝術水平極高,且充滿了豐富想象力的電影。《云圖》作為回環式電影結構的解剖對象可謂是非常恰當的,且目前研究領域涉及這部電影的理論研究較少,筆者希望提出自己的理論和分析,與更多觀察研究者進行分享。
《云圖》電影改編自大衛·米切爾的同名小說,基本延續了原小說中的敘事構造主體,按照時間順序講述了六個故事:第一個故事發生于1849年的太平洋島嶼,航行探險類,講述了原本信仰追求模糊的律師亞當·尤因在航行回家的路途中,幫助黑人奴隸逃脫“偷渡”之罪并與其成為朋友,并且戰勝了謀財害命的亨利醫生,在航行過程中他不斷反思個體的自由、同情黑人被奴役的命運,最終建立了自己的信仰,為黑奴解放而戰斗;第二個故事發生于1936年的劍橋,情感類故事,羅伯特·佛羅比舍因為自己是同性戀而被家族剝奪了繼承權,他為了追求名利而為才華喪失的音樂家維維安·艾瑞斯做抄寫員,在不斷釋放自己才華的過程中創作了《云圖六重奏》,并逃離維維安的威脅和掌控,最后自殺;第三個故事發生于1973年的舊金山,懸疑探案類,路易莎與斯科史密斯偶遇后,發現了石油公司的密謀并且惹上殺身之禍,但是最后在父親朋友的幫助下戰勝殺手并且將真相公之于眾;第四個故事發生于2012年的倫敦,情景喜劇,德蒙特將批評諷刺他新書的評論家推下樓致死,而卡文迪什的出版社因而大賺一筆,卻不幸被黑幫敲詐而四處籌錢,走投無路的他被親弟弟騙進監禁管控的養老院,最后和三個養老院的老伙計合作逃離養老院;第五個故事發生于2144年的新首爾,科幻類,講述了在未來世界里,克隆人成為社會中沒有自我意識和人格尊嚴的機器,被人類從生到死地循環利用,在育娜-939因為反擊侮辱她的人類而死亡,克隆人星美-451在反抗組織成員張海柱的幫助下覺醒并反抗;最后一個故事發生于末日后第106個冬季的夏威夷群島山谷,科幻類和探險類的結合,講述了人類世界回歸原始并被分為山谷人、食人族和先知,山谷人扎克里在與自己的心魔做斗爭的同時,幫助先知梅羅內到達紅山頂峰的文明遺跡,并向外星殖民發送出地球已經不適宜居住的信號,最后扎克里殺死食人族首領并離開山谷和梅羅內在一起。
在《云圖》的小說中,六個故事敘述是分割獨立的,因此與電影相比較,故事的細節更加飽滿、復雜且完整,而電影使用了回環式套層結構,將六個故事的進程打碎剪輯在一起,六個故事的起始、過程和高潮齊頭并進,將觀眾從原先的情節參與者轉變為觀察者,失去了長期浸入同一個故事的情緒中的觀眾,能夠更好地審視故事本身的走向。[1]從另一個角度而言,這對導演和觀眾的要求都同步提升,《云圖》不是一部草草看一遍就可以結束的電影,其中的細節和內涵都需要經過觀眾的仔細觀賞和分析,以下,筆者將根據情節的進程將《云圖》分為三部分剖析。
第一部分,電影前40分鐘,六個故事的起因、背景交代、人物介紹和相遇。
第二部分,40分鐘到1小時15分左右,故事的發展,同時穿插了六個故事之間的內在聯系,時間繼承性和命運的交織、生命的循環往復。
第三部分,電影后半部分,進入高潮階段,六個時空環境下的主人公分別進入命運的反抗階段,沖破世俗的阻礙和內心掙扎,主題鮮明。
這里需要重點解讀的是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在第一部分簡單交代了六個主人公的身世背景之后,第二部分對他們自身進行了較為細致的刻畫,同時通過各種細節和情節交代了各個人物之間的聯系。佛羅比舍在艾瑞斯家中找到的半本航海日記,就是第一個故事中尤因先生所寫,電影特意交代了佛羅比舍對這本日記很感興趣;蒂莫西在火車上重新看了一本書,這本書正是前一個故事中正直勇敢的路易莎記者的個人分析;路易莎在電梯中遇到的物理教授斯科史密斯,正是年輕作曲家羅伯特·佛羅比舍的情人;星美-451后來成為革命領導人和反抗的符號,她最后留下的那段反抗的話語,后來成為末日后山谷人的啟示錄;扎克里在夢中看到了其他故事中的主人公的經歷片段并驚醒,也暗示了六個主人公之間命運的聯系。[2]
第三部分,電影進入到全片的高潮,由于采用的是回環式的敘事結構,加上故事基數大,全片同步進入到最后的反抗壓迫的高潮階段,與一般敘事性電影相比較,更加高潮迭起,人們從各個層面進行反抗斗爭,充滿戲劇性和層次性。故事一中的律師尤因先生和黑人奧圖阿合作聯手,最終打敗了醫生,最重要的是,律師在見證了黑人的跌宕命運后,意識覺醒,走上了廢除黑奴種族制度的道路;故事二中佛羅比舍為了完成自己的作曲創作,不被維維安威脅和壓迫,最后頂著巨大的世俗壓力完成樂章,在生命走上高潮的同時,開槍自盡;故事三中路易莎和父親的朋友聯手,揭露了石油公司的陰謀,保護了重要的核能信息資源,也保護了數萬人的性命;故事四有情節也有喜劇性,卡文迪什和養老院的老伙計們,在并不周密的策劃下,逃脫了養老院的控制,并且在播放足球賽的小酒館中打敗了敵對勢力;故事五中星美-451的個人意識最終被喚醒,有了自己的思想、欲望和情緒,在革命領導人的指導下,她終于看到了克隆人的最終命運——被殘忍殺害并被循環使用,或用于持續克隆,她的話語成為革命的勇氣和旗幟,星美最后犧牲;故事六的探險性和科幻感并重,扎克里最終戰勝心魔,幫助先知實現目標,并且殺死了食人族的首領,最后到達一片新的土地。[3]所有的壓迫在同一時刻被反抗,通過影像空間的全景式展示,使得情緒的表達更加飽滿,劇情的承接更加完整。
此外,彗星胎記是電影中的一個重要記號,黑奴時代的航海律師的胎記位于胸口,代表人類的良知;創作了《云圖六重奏》的年輕作曲家佛羅比舍的胎記位于臀部,暗示了性;年輕女記者路易莎的胎記位于肩部,代表了人類的責任和重任;出版商卡文迪什的胎記在腿上,意味著人生來自由;星美的胎記在脖子上,意味著人性;扎克里的胎記在脖子后面,意味著個人的精神信仰。彗星標識既標示了主人公之間的關系,同時從各個方面代表了人們的自由追求,從外部世界的壓力,到個人身體上的束縛,再到人內心深處的捆綁。電影中反復出現的一句話“I will not subjugated to criminal abuse”,意為永不向暴力犯罪屈服,六個故事中的主人公在不同程度和層面上遭受著迫害和綁架,而自由則是永恒的主題。我們不斷在生命中追求真正的意義,從反抗外界壓迫,到戰勝自己的心魔,這是一個由內而外的進步,也是逐漸逼近本心的追問,從身體上的自由,到心靈上的通達,人類社會繁衍發展的不同階段,總是面臨著各種不平等和被迫害,我們生而為人,便不分三六九等,無論是膚色差別,還是生命來源,只要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便應當擁有同等的價值和獲得自由的權利。
電影為了展示人物之間命運的交織和聯系,特意采用了一人分飾多角的方式進行拍攝,同一個演員在不同的時空環境下,有不同的身份角色,從而營造出了強烈的命運輪回、因果循環的哲學氛圍,如湯姆·漢克斯飾演了故事一中想對律師謀財害命的亨利醫生;故事二中幫助作曲家逃避警察搜查后實行敲詐的旅店老板;故事三中幫助包庇路易莎的科學家,后被滅口;故事四中將評論家推下高樓致死的作家;故事六中的男主角扎克里,始終與惡魔老喬治斗爭,最后殺死了食人族首領,并與先知相愛離開了島嶼。而哈利·貝瑞飾演了故事一中的女性黑奴;故事二中老作曲家的夫人,后與佛羅比舍有了肉體關系;故事三中的女主,勇敢堅毅的記者路易莎;故事四中的派對賓客之一;故事五中幫助星美除掉項圈的醫生;故事六中從外界來到島嶼尋找文明遺跡的先知。[4]此外,該電影的其他主演如吉姆·斯特吉斯、雨果·維文、本·威爾肖、周迅等人也在不同的時間段飾演不同的角色。這種選角和拍攝方式,絕對不是為了省事,因為人物的角色切換絕沒有在同一時代中出現兩次,而是在生命的輪回中不斷重復出現,但是人物的轉變并不總是同一種性格甚至性別,這種角色的設計方式,除了加強了六個故事中的聯系,同樣增強了角色命運的輪回往復,富有哲理性。世界持續不斷地發展進步,人物的命運截然不同,但是世界有自己的運行方式,生命自有因果報應,命運循環往復。
根據電影《云圖》發展的整個時間脈絡,我們也可以從中發現作者對于人類發展歷程的反思,故事一發生在第一次工業革命后的世界,邪惡的“三角貿易”將非洲黑人運往美洲進行奴役和迫害,這是人類歷史上,對于自己同胞的一次巨大的殘害;故事三則是在現代社會中,由于能源危機產生的陰謀;故事五是在未來世界中,人類使用科學技術制造克隆人,工業生產和人類的倫理道德之間產生了巨大的沖突和矛盾。人種歧視、同性戀迫害、政治陰謀、人口老齡化、克隆技術引發的道德危機、心理斗爭,在人類技術不斷進步的背景下,人類獲得了權利和優勢,在對環境、自然進行傷害的同時,為了私利人類同樣對于自己的族群展開巨大的傷害,最終導致了末日來臨,文明隕落,人類回到了史前文明,叢林法則再次上演。[5]在對人類的發展提出批評的同時,電影同樣贊頌了人類對于自由的追求和奮斗,從個人的解放,到族群的解放,到心靈的解放,是一個逐漸深入的過程,彰顯了人性內心深處對于真善美的追求。
《云圖》是一部偉大的作品,通過不同的時空角度講述了六個故事,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人們為了自由不懈奮斗,從過去到未來,人們始終堅持本心。導演通過回環式套層結構的使用,讓電影保持了較快的節奏,觀眾也從更加客觀的角度,審視故事的發生以及人物的斗爭,對文明發展的反思和追問,讓電影的主題從個人角度拔高到對整個人類民族和世界的高度。六個故事的風格截然不同,卻因相同的內涵主題被架構在一起,這是一部值得重復欣賞和思考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