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麗娜
(海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海南 海口 571158)
在現代人們的認知中,很少有人將電影當作藝術來細心雕刻、仔細琢磨,更少有觀眾把電影當作藝術品來評價、來鑒賞,即使是在電影最為興盛的美國,它也只是作為人們休閑娛樂的工具,而電影導演和制作人等也大都從商業的角度進行電影的創作。傳統的觀念使得電影的思想價值很少被人們所關注,而在現代電影的創作中,更是很少有人用“偉大”來形容電影制作者,伍迪·艾倫就是這為數不多的藝術家之一,他獨具幽默性的創作風格,開創了屬于自己的新時代。
伍迪·艾倫,1935年出生在美國紐約的一個貧苦的猶太人家中,是美國當代最為著名的電影導演之一,同時他在戲劇和電視劇的創作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詣,對于爵士樂單簧管的演奏也深受大家的歡迎,不少人評價他為全能的藝術家。
伍迪·艾倫從小對創作就有獨特的天賦,從高中時期就開始給廣播站投稿,為電視臺編排節目,后來憑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紐約大學。但是天才的世界并不是每個人都能理解,進入大學以后的伍迪·艾倫與周圍的一切都顯得格格不入,他不時冒出的想法和觀點也不被學校的老師和同學所接納,因此在大一那年他毅然決然地選擇了輟學,并開始自學大學的基礎課程。1961年的美國電影市場已逐漸顯示其發展的局限性,整個電影行業都呈現一片死氣沉沉的景象,而此時的伍迪·艾倫對電影新穎的創作技巧給當時美國的電影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當年他在紐約的一個咖啡廳創作的節目一經表演,就引起了業內外的廣泛關注,這也為其后續的電影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伍迪·艾倫的第一部電影是在1965年創作成功的,這部影片名叫《風流紳士》,伍迪·艾倫本人也參與到影片的拍攝中,影片主要諷刺了上流社會的男男女女;隨后,在1969年,他又自編自導自演了《傻瓜入獄記》,這是一部講述強盜中的英雄的故事,在學生中引起了廣泛關注。隨著影片的不斷拍攝,伍迪·艾倫獨特的風格逐漸被更多的觀眾所喜愛,也收獲了越來越多的影迷,隨后他就以平均每年一部電影的產量來不斷反饋觀眾,從而奠定了其在美國甚至世界電影界的地位。
從小的生活環境為伍迪·艾倫的創作提供了不少素材,他所創作的主題大都與死亡和不道德行為有關,通常利用幽默諷刺的手段將其表現出來。他在創作時喜歡借用無聲片喜劇的手法,再配上自身所具備的地方特色,在知識分子中受到廣泛關注。要想更好地理解伍迪·艾倫的作品,首先需要了解美國的政治社會背景,弄清楚影片中的故事發生的社會背景和人物環境,否則無法體會影片的深刻內涵。
伍迪·艾倫藝術造詣頗深,創作的電影達到40多部,每一部都可以稱為電影界的經典之作,而不同電影所包含的藝術特色也不完全相同,再加上藝術本身的多義性,伍迪·艾倫電影里所包含的藝術特色更是不勝枚舉,總的來說主要有以下幾點:
1.話癆臺詞式的幽默。伍迪·艾倫的電影創作大都以喜劇為主,利用“知識分子式幽默”進行情感的宣泄,這也是其電影的主要特色之一。話癆式臺詞已經逐步發展成幽默喜劇必不可少的因素,主要將兩性關系、知識分子的日常生活、上層階級的精神危機以及弗洛伊德學說等利用插科打諢與批評自諷的形式表現出來。
2.電影語言幽默。伍迪·艾倫電影創造的獨特之處主要在于他對電影語言幽默的仔細琢磨,能將其段子手的才能應用在臺詞的寫作中,并能利用電影的形式將其藝術地表現出來。在伍迪·艾倫的電影中經常會看到類似電視訪談的旁白和自白,這種表達方式打破了傳統敘事性故事的封閉性,形成了獨特的電影幽默語言。
3.“可悲的”與“可怕的”。伍迪·艾倫經常會利用黑色幽默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在影片中經常加入一些讓人壓抑的場景,傳達出一種看似悲觀的情緒。對伍迪·艾倫的作品進行研究可以發現,悲觀主義只是其創作影片的“保護色”,如果深入剖析就會發現隱含在影片里的正能量,而“可悲”與“可怕”只不過是伍迪·艾倫傳遞情感的手段。
喜劇,作為人們日常生活中表達情感較為常見的方式,也是電影最基本的類型,它強調的是幽默,能夠引人發笑。在《電影藝術詞典》中對喜劇電影進行了詳細的描述:喜劇電影是以產生笑為最終結果的故事片。它首先要有完整的故事情節,能夠將所想要傳達的情感以更加幽默的方式表現出來,從而達到引人發笑的效果。
喜劇電影通常有兩種情感寄托:一方面是傳遞社會中的正能量,將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夸張化,以笑的效果來弘揚美好的事物或理想;而另一方面則是以諷刺的幽默來批判社會中的丑惡現象,鞭撻邪惡勢力,最終引發觀眾對人生的思考。無論是哪種表達方式,最終都是要弘揚社會正義和積極向上的人生理想。
根據表達情感的不同,可以將喜劇電影分為不同的種類,有以譏諷人性為主題的諷刺喜劇片,有以弘揚理想為主題的抒情喜劇片,也有以逗人開心為目的的鬧劇片等。喜劇也可以與其他類型的電影相結合,例如,喜劇與武打動作相結合的武打喜劇電影,與恐怖片相結合的滑稽恐怖片,與科技相結合的科幻喜劇等。將喜劇與不同的題材結合在一起,可以增加表達幽默的方式,從而使影片更加耐人尋味。
一般事物的形成發展都會經歷不同的時期,經過不斷的深入摸索,最終由稚嫩走向成熟。伍迪·艾倫的電影也不例外,這種獨特的喜劇風格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經過不斷的失敗與總結,反復打磨而形成的成果。通過對伍迪·艾倫電影喜劇風格的研究可以發現,這套成熟的表演形式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
實驗摸索階段是從伍迪·艾倫初次創作開始,一直持續到1975年。在此階段伍迪·艾倫主要是不斷總結創作經驗,從曾經的幕后創作與表演中吸取教訓并摸索出屬于自己的表演形式。
1.雜耍式喜劇的延續與突破。美國電影在最初形成時,主要以無聲電影為主,在那時比較有名的藝術家是卓別林。“卓式幽默”成為轟動一時的表演方式,其夸張的表現手法對于現代電影的創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鑒作用。直至20世紀30年代,有聲電影逐漸走進人們的視野,各大媒體緊隨這一潮流,大量挖掘喜劇人才,采取多種形式的表達進行喜劇的創作。而這一時代背景給伍迪·艾倫帶來了新的機遇,此時的伍迪·艾倫正處在從演員向導演轉型的階段,前期對創作和表演經驗的積累使其具有扎實的喜劇創作的功底,同期的菲爾德等演員棍棒鬧劇的表演形式也對他的創作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經過對雜耍式喜劇的研究,伍迪·艾倫逐漸摸索出屬于自己的一套表演風格,在最初的創作中,伍迪·艾倫的作品仍延續了雜耍喜劇的基本特點,利用呆傻的人物形象,配合夸張滑稽的動作,達到喜劇的目的。由于剛接觸喜劇電影,伍迪·艾倫最初創作的人物形象并不十分完整,對人物性格的塑造也較為粗糙,但這不妨礙對人物情感的渲染,他以中產階級作為影片人物的原型,利用鏡頭語言剖析人物心理,從而使人物的形象更加人性化。
2.偽紀實與第三者敘事。紀實片主張利用寫實的手法對人性進行描述,不需要對社會中的矛盾和問題加以修飾,主張影片能夠反映真實的社會現象。伍迪·艾倫看到這一表現形式的優越性,認為紀實是喜劇電影最好的載體,所以他的影片一般都會采用紀實的手法,通過第三者的旁白,敘述真實的人物形象,營造影片的真實感。
另外,伍迪·艾倫在對電影的敘述上經常采用后現代的表達方式,即以荒誕、幽默的方式對正經的程式和風格進行模仿,對看上去十分嚴肅的話題采取無厘頭的刻畫。喜劇電影本身所包含的故事內容十分簡單,讓原本枯燥乏味的人物形象更加鮮活成為喜劇導演需要精心編排的內容,這與舞臺劇有著很大的不同,伍迪·艾倫主要利用“抗拒敘事”的手法,為原本簡單的事件增添戲劇性因素,從而吸引觀眾的目光。
3.社會批判與反思性。伍迪·艾倫在對電影的刻畫上,更多地增添了人性化的因素,能夠直面社會不良現象,敢于抨擊社會熱點問題,而對貧困民眾的刻畫更多地流露出同情、關懷的情感,在電影中能將現實的壓迫刻畫得淋漓盡致,這種壓迫包括生存和精神兩個方面。
伍迪·艾倫從小的生活條件較為貧苦,這種獨特的經歷讓他對權威有著本能的抵抗,底層的出身讓他將視野更多地放在基層百姓身上,在其電影的創作中也更多地反映在官僚資產階級壓迫下的貧苦大眾的生活狀態。雖然他所刻畫的電影形象一般都較為荒誕不經,但是通過對電影背景的了解,不難發現電影背后所反映的社會動態。
正式進入模仿創造階段是從電影《愛與死》開始的,在這一階段,伍迪·艾倫電影所反映的主題以及表現形式都發生了改變。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對人生的思考越來越多,所以他的電影也逐漸從批判性的幽默向對人生的感悟過渡。在敘事的表達上,也不僅僅利用夸張的手法,而更加注重敘事的連貫性。在這一時期,伍迪·艾倫對電影人物的刻畫更加鮮活,此時的滑稽搞笑則更多地起到調味品的作用,其喜劇電影整體的風格相對更加柔和,也更加耐人尋味。
《安妮·霍爾》可以說是伍迪·艾倫電影生涯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作品,也是其喜劇風格得到深化的重要代表。這部作品在故事的開始定型以及故事的走向等各個方面都在意料之中,但出現的卻是出人意料的結局,打破其傳統的荒誕的喜劇風格,更多地融合了辯證批判的觀點,對于人物的解析更加透徹,刻畫也更加精巧。同時,故事主角也從原來以逗笑為主的丑角形象轉移到中產階級知識分子身上,關于死亡和信仰的作品也更多。在這一時期,他逐漸在電影中加入戲仿的表現形式,開創了戲仿在電影中使用的先河,同時利用顛覆性的手法引發人們對人生、對愛情的思考。
伍迪·艾倫的電影創作經歷了從無意識到有意識的轉變過程,在最初的創作中,他主要根據自己多年的經驗積累與個人的情感傾向被動地進行創作,這種創作只能說是迎合了自身的需求。而隨著其電影風格的不斷成熟,伍迪·艾倫在創作電影時更多的是進行有意識的呈現,利用辯證思考的方法把與人生相關的主題運用到電影里面,在敘事手法上也更加嚴謹。
在后期創作中,伍迪·艾倫的電影逐漸趨于成熟,表現形式也不像原來那么單一,敢于打破已有的風格,不斷尋求新的突破。在伍迪·艾倫喜劇電影的完善時期,他看待事物的眼光在不斷發生改變,對于情感的表達也更加深沉,在電影創作中注重故事情節的開展,敘述也更加成熟圓滑,能夠將美國電影的商業特性和歐洲電影的藝術性很好地融合,在世界電影史上開創了一個新的時期。
在這一階段,伍迪·艾倫的創作地點也發生了轉移,在他后期的電影中,更多的是將英國倫敦作為創作的背景,而作品中對歐洲文化的反映也越來越多,給觀眾帶來了不一樣的異域風情,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伍迪·艾倫作為電影史上殿堂級的人物,推動了世界電影的變革。他的電影所表現出的敘事風格,融合喜劇性的特點,引發人們對生活、對人生的思考,開創了獨屬于他自己的電影風格,而這也成為電影史上重要的文化印記,對于現代電影的創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