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冬英+劉漢民+曾福英
[摘要]目的 探討竹夾板系統治療橈骨遠端骨折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和我區第一人民醫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420例橈骨遠端骨折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10例。觀察組采用竹夾板系統固定治療,對照組采用石膏托固定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影像學療效和臨床功能療效。結果 觀察組的影像學優良率為96.19%,高于對照組的86.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后6個月功能評分優良率為89.52%,高于對照組的73.8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于橈骨遠端骨折患者而言,采用竹夾板系統固定的方式進行治療極為安全、有效,可促進患者骨折愈合,改善患者臨床功能評分,值得推廣。
[關鍵詞]竹夾板系統;橈骨遠端骨折;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 R683.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7)10(a)-0098-03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bamboo splint system in the treatment of distal radius fractures.Methods A total of 420 patients with distal radius fractures in our hospital and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Nankang District from January 2015 to February 2017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210 cases in each group.In the observation group,bamboo splint system was used,while in the control group,plaster slab for fixed treatment was adopted.The efficacy from both imaging and clinic function were compared i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imaging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6.19%,which was higher than 86.67%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function score in 6 months after surger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89.52%,which was higher than 73.81%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distal radius fractures,bamboo splint system is extremely safe and effective.It can promote the fracture healing and improve the clinical function score,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Bamboo splint system;Distal radius fracture;Clinical efficacy
橈骨遠端骨折是多發于青少年與老年人的骨折類型之一,主要是指位于橈關節面2~3 cm范圍內的松質骨骨折,發病率約占急診骨折患者的17%[1]。目前,橈骨遠端骨折的主要治療方法為西醫治療,即采用手術、內固定鋼板、外固定石膏托等進行治療,但上述治療方法具有一定局限,風險性高,復發率高,費用較高,不宜推廣[2]。為了更好地尋找治療橈骨遠端骨折的治療方式,確定竹夾板系統固定治療方式的臨床效果,我院和我區第一人民醫院兩家醫院從2015年1月開始采用竹夾板系統固定治療的方式治療橈骨遠端骨折,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和我區第一人民醫院兩家醫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420例橈骨遠端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158例,女262例;年齡35~78歲,平均(58.5±3.8)歲。所有入選患者均符合橈骨骨折診斷標準,具體為:原始影像學證實的穩定骨折患者,關節內骨折塌陷<2 mm,且掌傾角為正直、尺偏角度<10°,橈骨縮短<3 mm者;原始影像學證實的相對穩定骨折患者,關節內骨折塌陷為2~5 mm,且掌傾角為-25°以下,尺偏角度>10°、橈骨縮短3~5 mm者;整個治療過程均在我院和我區第一人民醫院兩家醫院完成的患者;可獲得正常隨診的患者[3]。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且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開放性骨折患者;合并慢性疾病或其他重大疾病患者;其他原因所致的肢體功能障礙患者。將入選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10例。對照組中,男79例,女131例;平均年齡為(58.4±3.3)歲。觀察組中,男79例,女131例;平均年齡為(58.8±3.1)歲。兩組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石膏托固定治療,即手法復位、石膏托固定、復查、功能鍛煉。endprint
觀察組采用竹夾板系統固定治療,包括手法復位、竹夾板系統固定、復查和功能鍛煉,具體的治療方法如下。①采用拔伸牽引法、擠壓按正手法進行復位,并維持牽引治療;②根據患者骨折類型及具體病情裁剪、塑形竹夾板;③在患者橈骨骨折部位周圍及腕掌側、背側、尺側與橈側分別放置小夾板和加壓墊,并應用繃帶緊密纏繞,固定腕關節。術后拍攝X線片,了解骨折復位情況,必要時可再次進行復位調整。術后每周拍攝X線片復查,指導患者進行功能鍛煉,避免提重物。
固定3周后,可對竹夾板的固定功能進行必要調整;固定6周后,根據X線片的情況,可解除竹夾板外固定,并進行適當的腕關節屈伸訓練。
1.3療效評定標準
1.3.1影像學療效評定標準 優:關節面平整,掌傾角>10°,尺偏角>20°,橈骨長度恢復;良:關節面尚算平整,掌傾角與尺偏角均>10°,橈骨長度縮短≤3 mm;差:未達到上述標準的患者[4]。優良率=(優+良)例數/總例數×100%。
1.3.2術后6個月臨床功能評分 以Coony的相關標準為依據,90~100分為優,80~89分為良,65~79分為可,<65分為差[5]。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研究,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影像學優良率的比較
觀察組的影像學優良率為96.19%,高于對照組的86.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2.2兩組術后6個月臨床功能評分的比較
觀察組術后6個月功能評分優良率為89.52%,高于對照組的73.8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3討論
橈骨骨折是上肢骨折中較為常見的骨折,多見于青少年及老年人,對患者的危害較大,若處理不當,極易對患者的正常生活與手腕功能產生不良影響[6]。橈骨遠端骨折治療方法眾多,在臨床療效方面,尚無統一標準。臨床中多采用手術復位的方式治療橈骨遠端骨折,但該治療方法極易導致患者出現嚴重并發癥,例如創傷性關節炎、關節功能不良等[7],這些并發癥的發生是手術治療橈骨遠端骨折的主要不足,不可避免,對患者危害較大[8]。近些年來,隨著內固定鋼板、外固定支架以及關節鏡技術的發展,外科手術治療橈骨遠端骨折的有效性與安全性雖然得到了一定改善,但仍存在著手術費用昂貴、較難實現良好手術效果預期等缺點[9]。以石膏托固定為例,石膏托固定是臨床中治療橈骨遠端骨折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但由于患者橈骨遠端骨折極易發生肢體腫脹,在此種情況下進行硬性的石膏托固定,極易造成血運障礙,一旦患者的肢體腫脹消退,則可導致固定失敗[10]。
中醫是中國傳統醫學,在治療橈骨遠端骨折的臨床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經驗,采用手法復位、配合小夾板、功能鍛煉及其他療法進行治療不僅極為有效,且治療費用低廉,不易導致患者發生嚴重并發癥,是臨床中治療橈骨遠端骨折的首選方法[11]。竹夾板局部固定的方式是一種具有彈性的固定方式,可幫助橈骨骨折端與器械組成局部的外固定力學系統。在這個局部的外固定力學系統中,可通過布帶的約束力、夾板的分布力、壓墊的摩擦力等使骨折斷端處于靜止狀態,進而起到固定骨折斷端的作用[12]。黏附于竹夾板內部的陶瓷纖維不僅極為安全,且具有良好的放射性和透氣性,柔軟具有彈性,可在固定骨折斷端的同時不損傷皮膚組織,可改善患者骨折斷端的血液供應情況,加快骨痂生長,促進骨折愈合[13]。另外,采用竹夾板固定的方式治療橈骨遠端骨折還具有費用低廉的優勢,應用的彈力貼束帶僅需要調整即可,不會產生多余的繃帶、包扎費用[14]。在以往的研究中,部分橈骨遠端骨折患者可因包扎的原因導致骨折再移位,尤其是骨折的前兩周,多次調整、包扎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骨折再移位的風險;而使用竹夾板固定系統不僅極為方便,且避免了重復包扎帶來的骨折再移位風險[15]。
在本研究中,對照組采用石膏托固定的方式進行治療,觀察組采用竹夾板固定的方式進行治療,結果顯示,觀察組的影像學優良率為96.19%,高于對照組的86.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采用竹夾板系統固定的方式治療橈骨遠端骨折療效確切,患者的恢復情況較好。另外,在術后6個月功能評分方面,觀察組的優良率為89.52%,高于對照組的73.8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采用竹夾板系統固定的方式治療橈骨遠端骨折可較為明顯地改善患者功能評分情況,與石膏托固定的方式相比,竹夾板系統固定的治療方式優越性更為明顯,不僅費用低廉,且安全有效,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傅宏偉,傅利鋒,魯家賢,等.竹夾板治療橈骨遠端骨折80例臨床觀察[J].浙江中醫雜志,2014,49(8):593-594.
[2]潘美武,章之青,伍和平,等.手法復位配合竹塑夾板治療伸直型橈骨遠端骨折臨床觀察[J].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15, 36(1):37-38.
[3]王興中,何維英.手法整復竹夾板外固定治療肱骨近端骨折[J].中醫正骨,2011,23(3):13-15.
[4]葉潔,尹萌辰,夏燁,等.小夾板與石膏外固定技術對橈骨遠端骨折臨床療效的系統評價[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15,21(6):715-717.
[5]張磊,王宸,常青,等.橈骨遠端骨折的分型及治療進展[J].東南大學學報(醫學版),2015,34(3):472-475.
[6]吳宏杰,崔正默.鎖定鋼板系統內固定治療橈骨遠端骨折[J].中國實用醫藥,2010,5(32):58-59.
[7]程建,郭楊,馬勇,等.外固定支架與小夾板固定治療橈骨遠端不穩定性骨折的系統評價[J].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13,29(5):412-417.
[8]吳天泉,吳冰,單方軍.竹夾板固定結合加味桃紅四物湯治療橈骨遠端骨折89例[J].浙江中醫雜志,2017,49(8):423-424.
[9]徐文停,倪誠,喻任,等.橈骨遠端骨折手術與非手術治療的療效比較[J].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14,29(1):50-51.
[10]周三保,林望得,王新杰,等.手法復位小夾板固定治療橈骨遠端骨折臨床觀察[J].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2010, 27(5):228-230.
[11]劉勇,瞿懿,孫振中,等.影響橈骨遠端骨折治療效果的多因素分析[J].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13,28(9):834-836.
[12]楊洪佳,周長友,魏鋼,等.小夾板結合石膏外固定治療橈骨遠端骨折的療效分析[J].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13,28(9):878-879.
[13]張洪,趙國梁,楊徐松.兩種不同方法治療橈骨遠端骨折88例療效分析[J].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12,27(3):268-269.
[14]張林林,胡孔足,卜海富.橈骨遠端骨折治療進展[J].臨床骨科雜志,2012,15(2):209-213.
[15]陳海東,王培民,范競.橈骨遠端骨折外固定治療進展[J].東南大學學報(醫學版),2011,30(6):941-944.
[16]孫銘杰,孫斌,吳旭東,等.手術治療與中醫傳統小夾板非手術治療C型橈骨遠端骨折的臨床療效對比[J].中國現代醫生,2016,54(20):65-68.
[17]馮志文.手法整復杉樹皮夾板外固定結合中藥治療橈骨遠端骨折的臨床探析[J].中國醫藥科學,2017,7(10):187-189.
(收稿日期:2017-09-07 本文編輯:祁海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