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用
[摘 要] 看病難、看病貴成為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看病貴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高回扣”導致“高藥價”。應對“高回扣下的高藥價”,一方面,要拿出反“四風”的力度和反腐敗的決心,依法依規處理涉事人員,使醫生不敢收受回扣;另一方面,要完善藥品采購制度,堵住漏洞,斬斷醫生收受藥品回扣的空間;應對“高回扣下的高藥價”,公立醫院的醫生還應擺正位置、認清身份,消除“謀利”觀念。
[關鍵詞] 應對;高回扣;高藥價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21. 083
[中圖分類號] D924.35;R197.3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7)21- 0199- 02
0 引 言
中央電視臺播出的《高回扣下的高藥價》曝光了醫藥代表排隊給醫生送回扣的“份子錢”,這不是一個新問題,也不是節目曝光的個別醫生的行為,更不是上海、湖南兩地存在的地區問題。應對“高回扣下的高藥價”,不能只對曝光的人員處理了事,而要系統診治,多管齊下。
1 依法依規處理涉事人員
我國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條規定:“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的,是受賄罪。國家工作人員在經濟往來中,違反國家規定,收受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歸個人所有的,以受賄論處。”醫生收受回扣是否屬于受賄,目前還有爭議,爭議的焦點是醫生是否屬于國家工作人員。我國公立醫療機構是提供公益性醫療服務的事業單位,公立醫院的醫生承擔著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公益性醫療服務的職責,他們理應屬于國家工作人員。對于公立醫療機構醫生收受回扣涉嫌違法的,應以受賄罪定罪量刑。私營醫療機構的醫生因為身份不同,如收受回扣涉嫌違法,應依據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條“公司、企業人員受賄罪”定罪量刑。我國《藥品管理法》第九十一條規定:“醫療機構的負責人、藥品采購人員、醫師等有關人員收受藥品生產企業、藥品經營企業或者其代理人給予的財物或者其他利益的,由衛生行政部門或者本單位給予處分、沒收違法所得;對違法行為情節嚴重的執業醫師,由衛生行政部門吊銷其執業證書。”2013年12月26日,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制定了《加強醫療衛生行風建設“九不準”》,明確規定醫生“不準開單提成、不準收受回扣”。對于收受回扣的,由所在單位或有關衛生計生行政部門給予相應的組織處理、黨紀政紀處分或行政處罰;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醫生收受回扣違反了我國法律法規,加重了群眾看病負擔,必須依法依規嚴厲懲處。我國法律法規對“醫生收受回扣”行為做出了明確的禁止性規定和相應的處罰措施,關鍵是要貫徹落實好這些規定。十八大以來,中央堅決打擊“四風”,鐵腕反腐,取得了顯著的成效。醫生收受回扣,損害了人民的切身利益,比“四風”危害更大,比官員腐敗的社會影響更惡劣。針對“醫生收受回扣”這一頑疾,各地、各部門必須拿出反“四風”的力度和反腐敗的決心,集中整治、嚴肅查處,依法依規給予當事人黨紀政紀處分、行政處罰、刑事制裁,使某些別有用心的醫生不敢收受回扣。
2 完善藥品采購制度
按照正常的招標采購程序進入公立醫院的藥品,為什么醫生還能拿高額回扣呢?問題出現在藥品的中標價上,進入醫院的藥品中標價往往比正常市場價高出幾倍甚至幾十倍。一位從業30余年的科室主任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藥品回扣問題并非只是醫生、醫藥代表這么簡單。醫生拿回扣只是整個藥品銷售回扣鏈中的一小部分。一個藥品從藥廠到患者手中,涉及的鏈條很長:藥廠、醫藥經銷商、醫藥代表、物價局、衛生局、藥監局、招標辦、醫院銷售、患者。”這么多的環節和鏈條都是利益鏈,完善藥品采購制度,切掉這些非法利益鏈,才能使藥價降下來。
藥品集中招標采購,理應比市場價要便宜,但事實上恰恰相反,我們不得不反思現行的藥品招標采購制度。藥品招標采購不能僅是走個程序,不管中標藥品的質量和價格。完善藥品采購制度,需要增加中標藥品的質量鑒定和價格調查環節。藥品的質量和價格關系到群眾的健康乃至生命,對于中標藥品,既要請專業機構進行質量鑒定,又要進行市場價格調查。市場價格調查既要調查藥品的出廠價,又要調查批發價和零售價。市場價格調查除了必要的實地查詢外,更多的要利用現代通信手段,通過網絡、電話、傳真等可以快速方便地獲取所需藥品的價格信息。大批量集中采購的藥品價格比同樣藥品的一般市場批發價應該相對便宜,通過市場價格調查,如果發現中標藥品價格比市場批發價甚至零售價還要高,那肯定有貓膩,這樣的藥品就不能進入公立醫院。通過市場價格調查,杜絕集中采購藥品的中標價比市場價還高的不正常現象,斬斷醫生收受藥品回扣的空間。
3 消除公立醫院醫生的“謀利”觀念
公立醫院姓“公”,公立醫院的醫生屬于國家公職人員,為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保駕護航是醫生的天職。醫生收受的高額回扣實際上是到醫院就醫的患者的救命錢,于心何忍呀!公立醫院是公益性事業單位,“謀利”絕不是公立醫院的醫生應該做的。如果想“謀利”,就不用進公立醫院,可以到其他私立醫院或自辦醫療機構,但在私立醫院或自辦醫療機構也面臨著收益不穩甚至虧損的風險。作為公立醫院的醫生,一定要增強“公”的意識,消除“謀利”觀念,在為人民群眾消除病痛中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當然,公立醫院的醫生也不是沒有“利”。公立醫院的醫生享受著國家規定的工資福利待遇,特別是大醫院的醫生收入十分可觀。公立醫院的醫生如果不能擺正位置、認清身份,在公家的崗位上一心謀取私利,收受回扣等違紀違法行為就無法避免。公立醫院的醫生消除“謀利”觀念,才能一心一意地為患者服務,才不至于迷失方向,走向背離人民群眾的邪路。
應對“高回扣下的高藥價”,需標本兼治,既要堅決整治醫院亂象,依法依規處理涉事人員,使醫生不敢收受回扣;又要完善藥品采購制度,消除醫生收受藥品回扣的空間,使醫生不能收受回扣;還要使公立醫院的醫生認清身份,消除“謀利”觀念,使醫生不想收受回扣。
主要參考文獻
[1]朱萍.治療醫藥回扣頑疾 醫生收入結構應轉變[N].21世紀經濟報道,2016-12-27.
[2]朱萍.醫藥回扣門背后:招標體系再受拷問 行政化體制待改革[N].21世紀經濟報道,2016-12-27.
[3]舒強,等. 斬斷醫藥購銷回扣“黑鏈”[N].中國紀檢監察報,2014-04-08.
[4]陳瑾瑜,徐軍明.淺淡利用處方權收受醫藥回扣的法律認定及整治——依達拉奉案例的反思[J].世界臨床藥物,2013,34(3):189-192.
[5]陳璐玭.醫藥回扣的經濟社會學分析——一種嵌入性視角[J].法制與社會,2012(22):96-99.
[6]徐松竹.遏制醫藥回扣須用重典[J].中國發展觀察,2011(1):3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