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董美珍
全科治療心力衰竭患者40例的臨床療效
王敏1董美珍2
目的研究分析對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全科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接收的80例心力衰竭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對照組為40例,采用常規西醫治療措施,觀察組為40例,予以全科治療手段,比較兩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統計數據并分析,觀察組總有效率為(82.50%),優于對照組總有效率(62.5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全科治療手段,具有極佳的治療作用。
全科治療;心力衰竭;治療效果
心力衰竭通常是由于患者的心臟收縮與舒張功能出現障礙,導致靜脈系統血液淤積,動脈系統血液灌注不足,從而引起心臟循環障礙的癥候群,臨床十分常見[1]。現階段多位臨床學者[2-6]研究表明,我國心衰患者的病因存在明顯差異,因此各級別醫院在心衰藥物治療方面規范化不高,NHYA Ⅲ/Ⅳ級的心衰患者1年生存率普遍偏低,但加強電話隨訪等全科治療手段,提高患者的疾病管理知識及自我護理能力,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的病情及預后。基于此,選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80例心力衰竭患者進行為期1年的治療觀察,現總結報告如下。
選取我院急診科2014年1月—2015年12月接收的80例NHYA Ⅲ/Ⅳ級的心衰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對照組為40例,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齡51~79歲,平均年齡(68.74±1.26)歲;觀察組為40例,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齡52~81歲,平均年齡(69.81±1.83)歲,比較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有可比性。
1.2.1 急診治療期 急診治療期兩組患者均采用常規西醫治療手段,給予制動休養、8 L/min的氧療等一般處理,根據患者具體情況給予袢利尿劑、硝酸酯類及嗎啡等藥物對癥治療。經過1~2周規范治療后,患者腦尿鈉肽(BNP)<400 pg/ml病情好轉出院。
1.2.2 全科治療期 兩組患者經專科醫生與全科醫生對接,均給予口服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等藥物對癥治療,并每季度隨訪監測BNP值1次。其中觀察組對“心肺氣虛”“氣陰兩虛”“心腎陽虛”三類病機的患者分別給予柏子養心丸、速效救心丸、復方丹參滴丸等藥物聯合治療,并增加每月隨訪指導用藥1次。
統計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再住院率及死亡率。顯效:患者復查BNP值均小于400 pg/ml,未出現心力衰竭癥狀;有效:患者復查BNP值僅1次大于400 pg/ml,觀察期內出現心力衰竭癥狀,但未住院治療;無效:患者復查BNP值至少2次大于400 pg/ml,出現心力衰竭癥狀,需住院治療或死亡。
數據均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臨床治療效果)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
研究期內觀察組NHYA Ⅲ級患者再住院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NHYA Ⅳ級患者再住院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總再住院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研究期內觀察組NHYA Ⅲ級患者死亡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NHYA Ⅳ級患者死亡率及兩組患者總體死亡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1 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比較[n(%)]

表2 兩組患者再住院率比較

表3 兩組NHYA Ⅲ/Ⅳ級患者死亡率比較
此次實驗結果顯示,采用中西醫結合全科模式治療的臨床效果較高(82.50%),優于常規西醫治療手段(P<0.05);患者的再住院率明顯下降(12.50%),P<0.05;但總死亡率下降不明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分析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1)心力衰竭病因復雜多樣,中醫以人為整體的思維模式,辨證施治的治療觀念,符合心衰治療中的個體化治療要求,制定出更具有針對性的個性化治療措施[7]。(2)川芎嗪等中藥在抗血小板、抗缺血再灌注損傷、抗氧化應激、保護血管內皮、治療心力衰竭方面具有顯著的療效,改善預后作用明顯[8-10]。(3)由于中藥作用起效慢、作用和緩,因此中西醫結合全科治療方式在NHYA Ⅲ級及以下患者的日常調養中,療效更為顯著;(4)中西醫結合全科治療在心力衰竭治療中尚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辨證施治要求高,需要專業中醫師的參與;其次中藥重在調養的屬性,使其不適宜心力衰竭NHYA Ⅳ級患者的緊急救治,療效不理想[11]。
綜上所述,在社區對NHYA Ⅲ級及以下心力衰竭患者的日常臨床治療過程中,采用中西醫結合全科治療模式效果更佳。如何能夠對心力衰竭患者進行簡便辨證分類判斷,選用適宜中成藥聯合治療,是社區全科醫生需要進一步思考解決的問題。
[1] 顧東風,黃廣勇,何江,等. 中國心力衰竭流行病學調查及其患病率 [J].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3,31(1):3-6.
[2] 曹雅旻,胡大一,王宏宇,等. 我國基層醫院慢性心力衰竭藥物治療現狀調查[J]. 中華內科雜志,2006,45(11):907-909.
[3] 任紹蘭. 基層醫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情況的調查分析[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0,19(24):3131-3132.
[4] 劉少帥,于麗天,譚慧瓊,等. 我國不同級別醫院心力衰竭患者臨床特征、治療現狀及預后分析[J]. 中國分子心臟病學雜志,2017(2):2012-2016.
[5] 徐寶華,吳有華,李楠,等. 重組人腦利鈉肽治療瓣膜性與非瓣膜性心臟病心力衰竭的療效比較[J]. 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21):5304-5306.
[6] 劉玥,馬曉昌,陳可冀. 心力衰竭防治領域的進展與思考[J]. 醫學研究雜志,2015,44(8):6-8.
[7] 陳涵坤. 慢性心力衰竭的臨床研究[J].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26):83-84.
[8] 蔣躍絨,陳可冀. 川芎嗪的心腦血管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研究進展 [J]. 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13,33(5):707-711.
[9] 孫世仁,黃熙,張莉. 速效救心丸的藥動—藥效學及臨床研究進展 [J]. 中草藥,2002,33(1):89-91.
[10] 黃興,寇冠軍,王保和. 復方丹參滴丸的臨床研究進展[J]. 時珍國醫國藥,2016,27(5):1187-1190.
[11] 姜勝偉,陸長亮. 心內科常見病心力衰竭的診斷與治療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7(23):90-91.
Clinical Efficacy of General Treatment in 40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WANG Min1DONG Meizhen21 Department of General Practice, Tong'an Road Community Service Center of Qingdao City, Qingdao Shandong 266011,China; 2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Qilu Hospit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Qingdao District), Qingdao Shandong 266000, China
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general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MethodsA total of 80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who receivedour department from January 2014 to December 2015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mong them,40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and 40 cases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general treatment,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was compared in two groups.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2.50%),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62.50%),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ConclusionOn the heart failure patients with general treatment, has excellent therapeutic effect.
general treatment; heart failure; treatment effect
R541
A
1674-9316(2017)23-0055-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7.23.026
1山東省青島市市北區同安路街道社區服務中心全科診室,山東 青島266011;2山東省青島市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院區)急診科,山東 青島 266000